語文課程標準在習作要求中提出:小學生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要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寫作素材。
現(xiàn)在的小學生見聞廣、接觸的東西很多,生活豐富多彩。可是,寫起作文來,他們又覺得無從下手。究其原因,在紛繁復雜的事物中,學生不知道該選擇什么材料來寫。為此,我在指導學生選材時,重點在“選”字上下工夫。
一、選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材料
小學生年齡小,對很多事物和景物都很好奇。但是,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教師不能讓他們把自己看見的東西都寫下來,應該引導他們對自己所看到的內容進行取舍。有一次,我?guī)W生去秋游。學生看到:金黃色的稻谷泛著波浪,火紅的楓葉“沙沙”作響,山上的野菊花絢麗多姿;河邊,牧童騎在牛背上,河里成群的鴨子正在歡快地戲水;田間,農(nóng)民正在揮汗如雨地收割。如果學生把看到的這些情景一股腦地寫下來,文章會像流水賬。為此,我告訴學生:要把自己看到的內容反復篩選,然后選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有一位學生抓住母牛呼喚小牛的場景來寫,真實感人,耐人尋味:“在長滿青草的小河邊,幾頭牛正在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味——青草。盡管這些嫩草能足夠吸引牛群,但是,一頭母牛還是不專心,不時地抬頭看著離自己不遠的地方的那頭歡蹦亂跳的小牛。過了一會兒,小牛淘氣地躲在一叢大蘆葦后面,母??床坏叫∨?,立刻顯得不安起來,它再也沒有心思吃嫩綠的青草了,只見它抬起頭,嘴里發(fā)出‘哞——哞——’的叫聲。母牛一定是在深情地呼喚自己的孩子。母愛真是無處不在呀!”
二、選自己熟悉、喜愛的題目
要讓學生愛寫作文,就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內容出發(fā),從生活入手,從興趣入手,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來寫。現(xiàn)在的語文教材,提供給學生的作文命題都比較寬泛,都能讓學生有話可寫,但因為命題寬泛,學生不能把作文寫具體,也抓不住重點。如果學生每一次作文,老師都只提供一個寫作范圍,讓學生自己命題,那么,學生的生活,諸如觀察螞蟻、捕捉蟈蟈的樂趣,學種菜、拔草、打野戰(zhàn)的經(jīng)歷都能生動地展現(xiàn)在作文中。因此,在指導作文時,我只提供一個大范圍的題目,然后讓學生根據(jù)這個大題目,自己再命一個小題目。如根據(jù)“記一次自己親身參加的活動”這個話題,學生就自己設計了《奪紅旗》《捉俘虜》《登山》《野營》等題目。這樣,學生反而能寫出精彩的文段來。如一個學生寫自己第一次在野營時做菜:“我以為多放一些味精,煮出來的菜一定會很鮮,誰知道我吃了自己煮的菜感到惡心。其實,煮菜也是很有學問的?!睅拙湓?,把一個平時不善于做家務的小學生的形象生動地寫出來了。
三、選能表達出自己真實情感的材料
從某方面來說,寫出的作文能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是看作者是不是寫出了文章的真情實感。因此,我在指導學生作文時,特別強調要選擇富有情感的材料來寫。如寫《我的×××》這個作文時,我要求學生把所想寫的人物材料進行反復過濾,再抓住能讓自己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的某一方面來寫。一位學生寫《我的奶奶》,在選材時,抓住奶奶的手來寫:“奶奶的手那么粗糙,晚上撫摸我時,我感覺像砂紙一樣,但就是奶奶這雙手,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爸爸在看報紙,媽媽在看電視,我在寫作業(yè)的時候,奶奶卻卷起袖子洗東西。有一次,奶奶的手不小心割破了,因為沒有及時處理,手指都腫了,可是她依然做家務??吹侥棠棠悄[大的手指,我心里一陣難過。我說:‘奶奶,您歇歇吧,剩下的活我來干。’奶奶笑著說:‘乖孫女,奶奶可沒有那么嬌貴,我從小在農(nóng)村干農(nóng)活,有一次,腳被玻璃刺破了一道兩寸長的口子,我只用一塊布隨便包扎了一下,照樣干了一天的農(nóng)活。還有一次,我去割稻子,手被鐮刀割破了,差點就看到骨頭了,可是我照樣堅持割了一天的稻子?!艺f:‘奶奶,您這么大年紀了,多休息一下,這些家務活讓爸爸、媽媽或者我來做吧?!棠陶f:‘乖孫女,爸爸媽媽工作也很辛苦,回到家就應該讓他們好好休息。你好好學習吧,只要你認真讀書,多學點知識,將來為奶奶爭光,奶奶苦點累點,心里也是甜的?!犃四棠痰脑挘倚睦镂逦峨s陳,想對奶奶說點什么,但是又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才好,我愣愣地站在那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有了好的素材,學生才會有寫作的欲望。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選材,有步驟地指導學生,讓學生喜愛作文,自由作文,提高作文水平。
(責編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