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100分 時間:100分鐘)
一、 基礎練兵場(28分)
1.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題目。(5分)
夏日深夜,萬籟俱寂,我翻開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徜徉在文學的海洋里。我喜歡魯迅先生的散文詩,簡潔精純,絕無半點rǒng雜,寥寥數(shù)語即引領我們汲取智者的思想,感悟人生的真諦,_____________,讓人情意qiǎn綣,青春蕩漾。
(1) 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4分)
徜_______ rǒng________ 寥_________ qiǎn_______
(2) 仿照畫線的語句,為橫線處補寫一句話:_________________(1分)
2. 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老師從小就教導我們,做人要堂堂正正,不可以做違法犯紀的事。
B. 她站著紡線,步子有進有退,手臂盡量伸直,像“白鶴亮翅”,一抽線能拉得很長很長。
C. 半夜里,在曠野中聽到了那種咯咯咯的聲音,我頓感毛骨悚然,真是引人入勝??!
D. 老牛乍到這,他的實際情況你還不了解。住久了,五臟六腑里的毛病你就看清啦。
3.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 為打防犯罪、保民平安、構建和諧警民關系做出突出業(yè)績的50名東臺市優(yōu)秀社區(qū)民警受到市級表彰。
B. 《中國好聲音》欄目因為沒有任何條件限制,所以前來報名的選手各年齡階段都有,他們帶來的表演也精彩紛呈。
C. 教育部門通過多種渠道,大力開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違法、犯法。
D. 闖不闖紅燈,是衡量一個公民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
4. 默寫。(4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______,______,他們決不粘連……是的,那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是雨的精魂。(魯迅《雪》)
5. 閱讀分享。(6分)
(1) 下列文章屬于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的一篇是( )。(2分)
A.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B. 《希望》
C. 《故鄉(xiāng)》 D. 《父親的病》
(2) 《雪》是《野草》中景物描寫最為細致生動,感情最為豐富熾烈的一篇。請根據(jù)你的閱讀體驗,在表格的空白處填寫恰當?shù)膬热?。?分)
6. 綜合性學習:初中三年,語文為伴。浸潤在校園里的是語文的馨香,充盈在校園里的是語文的智慧。為了解同學們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東臺市實驗中學九(18)班的師生們組織開展了以“我心中的語文”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包括“我談語文”和“我辯語文”兩項內容。根據(jù)活動安排,請你完成以下任務。(7分)
(1) 【我談語文】
通過三年的語文學習,同學們都吸取了豐富的文化營養(yǎng),增強了語文能力?,F(xiàn)在,語文老師將全班同學每6人分為一個小組,要求大家分工合作,認真總結語文學習的收獲。如果你是其中一個小組的組長,你認為可以通過哪些形式開展活動?請參照示例舉一例,并簡要列出活動的主要步驟。(4分)
【示例】
活動形式:主題班會。
活動步驟:①主持人開場白;②組織討論:我初中語文學習的最大收獲;③交流發(fā)言;④主持人總結發(fā)言。
活動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辯語文】
有人說,“語文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微型百科全書”,要學好語文,就離不開閱讀。為了倡導同學們好讀書,讀好書,學校在每個教室的一角都增設了“圖書角”。對這一舉措,同學們反應不一,展開了辯論。反方認為沒有必要,理由是:現(xiàn)在大家的學業(yè)負擔已經(jīng)很重了,根本沒時間閱讀,而且不是說讀幾本書就能學好語文;并且,“圖書角”的設置還擠占了活動空間。請你針對反方觀點和理由,代表正方予以反駁。(3分)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閱讀精品屋(32分)
(一) 閱讀下面這首散曲,完成7~9題。(6分)
〔雙調·落梅風〕
江天暮雪
馬致遠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選自《元散曲新選》,吳志達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 這首小令描繪了哪兩幅畫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請從語言的角度賞析“半梅花半飄柳絮”的妙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曲中“釣魚人一蓑歸去”讓我們聯(lián)想到柳宗元《江雪》詩中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一曲一詩,表現(xiàn)了兩位作者怎樣的共同情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閱讀下面這則文言短文,完成10~13題。(12分)
黃鶴樓記(節(jié)選)
閻伯理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鄂岳沔等州都團練使,河南穆公名寧,下車而亂繩皆理,發(fā)號而庶政其凝?;蝈藻仆斯虻擒囁瓦h,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極長川之浩浩,見眾山之累累。王室載懷,思仲宣①之能賦;仙蹤可揖,嘉叔偉②之芳塵。乃喟然曰:“黃鶴來時,歌城廓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紀茲貞石。
(選自《中國歷代建筑文萃》,陶振民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注釋:①仲宣:東漢文學家王粲,善詩賦。②叔偉:荀叔偉,《述異記》中的人物,相傳他曾于黃鶴樓上見到仙人駕鶴而至。
10. 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
(1) 或逶迤退公( ) (2) 游必于是( )
11. 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 下車而亂繩皆理,發(fā)號而庶政其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黃鶴來時,歌城廓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黃鶴樓曾是文人墨客吟詩作賦、相聚小憩的勝地。作者寫來此活動的歷史人物,有敘事,有議論,更有感慨。選段中,作者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此意境與崔顥《黃鶴樓》詩中的哪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選段內涵豐富,情辭并茂,請結合選文簡要分析其語言特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閱讀下文,完成14~17題。(14分)
消逝的街心花園
徐仁河
①它方圓不過一百尺,坐落在城市的最中心地帶,兩條主干道環(huán)繞著它,故被稱為“街心”。它里面種植了不少花花草草,一年四季春意盎然、花開不斷,于是人們稱它為“街心花園”。在它的左手旁是巍峨的市政大樓,右手旁則是本城最大的新華書店,往前面走一點兒,就是電影院和大百貨商店。
②街心花園其實并不大,充其量只能稱之為花壇。里面的花草也很普通,還栽了幾棵樹。讓人印象最深的是,(A)居中屹立的那棵雪松高大威猛,像一個大哥哥一樣守護著花園里的一切植物?;ú莺脱┧稍诮中牡幕▔锶杖諒P磨,間或探起頭來打量一下過往的車輛和人群。(B)路過花壇的人們,閑暇時也會偷窺一眼花草的生活,瞧那西風撩撥蟹爪菊的粉臉,瞧那青蛙向美人蕉示愛,白粉蝶在玫瑰花叢中風流快活……看到這些,誰的臉上都會不自覺地展露出一絲愜意的微笑。人們對街心旁的高樓大廈多不在意,友人相聚碰頭什么的,均不提什么大廈、什么會所,而是相約街心花園,不見不散。
③好東西總是存在于記憶當中的。如今,“街心花園”這個名詞已經(jīng)是個過去時——不久前,城市新來的主政者率眾巡視城市建設,說街心花園太過老土,有礙觀瞻。于是,市政部門連夜動手將其拆除。那天我正好路過,拆除現(xiàn)場讓人印象深刻,我稱之為血腥——(C)花園的鐵欄桿被整個拔除,那么粗暴,就像古代女犯人遭了拶指之刑;花草被抽筋剝皮般連根拔起,花草賴以生存的土壤被整車傾倒進了河溝;街道到處散落著曾經(jīng)鮮活的生命的殘骸,它們被碾落成泥,全然喪失了當初的曼妙與妖嬈。最悲劇的莫過于那棵雪松,被攔腰鋸斷,樹冠被肢解,樹根像一顆披頭散發(fā)滾落在地的巨大頭顱,垂淚而視過往的人群……世間萬物均是有靈性的,花草樹木亦是如此,只是人們無暇聆聽或者干脆漠視。
④街心花園被拆除后,遵照有關指示,鋪成了水泥地面。兩條交會的街道霎時豁然開朗,一眼能望到頭,但車禍也隨之屢屢發(fā)生,交管部門只好裝上紅綠燈、添上斑馬線來疏導車流和人群。如此似乎仍不能解決問題,于是交管部門又不得不每日派上三五個交警站在十字路口中央,擺個姿勢做稻草人狀。當初不是這樣的,街心花園未被拆除時,人車都自覺地從花壇四周環(huán)繞而行,南來北往,互不干擾,并未常常發(fā)生交通事故。
我懷念那片花草、那棵雪松。我更懷念當初街心花園的安寧和諧……
(選自《讀者》2013年第6期,有刪改)
14. 請結合文意說說題目“消逝的街心花園”的含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第②段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請從畫線的A、B、C句中任選一處,結合文章的內容、寫作手法、語言特色等,進行點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③段最后說:“世間萬物均是有靈性的,花草樹木亦是如此,只是人們無暇聆聽或者干脆漠視。”請聯(lián)系文章,并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文筆展示臺(40分)
18. 請以“我心中的陽光”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 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 不少于600字;(3) 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一、 基礎練兵場
1. (1) cháng;冗;liáo;繾;(2) 傳達人類的理想 2. C 3. D 4. 如粉;如沙;孤獨的雪;死掉的雨 5. (1) B (2) 作者對故鄉(xiāng)的依戀,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6. (1) 活動形式:問卷調查 活動步驟:①制作、發(fā)放調查問卷;②回收、整理調查問卷;③統(tǒng)計、分析調查問卷;④寫一份總結報告。 (2) 示例:我認為增設“圖書角”很有必要。閱讀本身就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設置“圖書角”便于我們充分利用機動時間進行閱讀。而且,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催化劑,增設“圖書角”能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fā)我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至于擠占活動空間的問題,只要我們有序合理地擺放,再派專人予以有效管理,完全不會影響正常的活動。
二、 閱讀精品屋
7. 描繪了“雪亂舞”的自然景象和釣魚人釣后歸去的情景。 8. 運用比喻,把紛飛的雪花比喻成盛開的梅花和飄飛的柳絮,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雪之雜亂、飛舞,表達了凄涼之感。 9. 都通過孤傲的釣魚人表現(xiàn)了自己的清高脫俗。 10. (1) 有時 (2) 在這 11. (1) 他一上任,就把政事處理得很好;一發(fā)出號令,老百姓就十分擁護。 (2) 在榮華富貴之時,人們常常一起歌詠這雄偉的黃鶴樓;而在衰敗時,一看到黃鶴樓就感到物是人非。 12. (1) 作者發(fā)出了物是人非、繁華不再的感慨。 (2)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13. 句式多變,多用對偶,整散結合,富于變化。例如:“黃鶴來時,歌城廓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14. 既指街心花園被拆除,又指喧囂浮華的城市建設破壞了城市的安寧和諧,表達了作者的不滿、憤懣、失望和無奈之情。 15. 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描繪了街心花園的優(yōu)美景色和人們擁有街心花園時的閑適、恬淡的生活圖景,與下文街心花園被無情拆除形成強烈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拆除街心花園之舉的憤慨、遺憾之情。 16. 略。 17. 萬物都有靈性。我們要愛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切不可為了眼前利益而破壞環(huán)境,否則大自然就會反過來報復我們,如海嘯、地震、泥石流等。
三、 文筆展示臺
18.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