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南北朝碑志的書人及其書寫心態(tài)辨析
      ——兼及《瘞鶴銘》署名“陶弘景”、《鄭文公碑》署名“鄭道昭”問題的探討

      2014-05-02 09:20:09逢成華
      關鍵詞:碑志墓志書寫

      逢成華

      南北朝碑志的書人及其書寫心態(tài)辨析
      ——兼及《瘞鶴銘》署名“陶弘景”、《鄭文公碑》署名“鄭道昭”問題的探討

      逢成華

      南北朝時期的碑刻和墓志,主要出自官府中擅長書寫的中下層文吏之手,書體主要是公文楷體。在南北朝社會,碑志書寫屬于“辛苦筆硯之役”,名流書家普遍“恥于碑石”。有關南北朝名流書家“題寫碑榜”的史料記載多指門桁碑石篆隸額題,而非書寫碑文。陶弘景和鄭道昭自覺自愿書寫摩崖大字的可能性不大。

      南北朝碑志 書人 書寫心態(tài)

      元湛妻薛慧命墓志

      夫蒙顯達造像記

      10多年前,邵磊先生曾撰文辨析南朝墓志的書人身份,指出南朝墓志并非出于名流書家之手,而系身份較低的官府文吏所為[1]。在邵文的基礎上,筆者擬將研究對象擴大到北朝墓志和南北朝碑刻以及摩崖文字,辨析它們的書人身份以及書寫者的心理狀態(tài),目的在于探討南北朝名流書家是否自覺自愿參與碑志以及摩崖文字的書寫問題。

      一、南北朝官府里工于書寫的中下層文吏構成了碑刻和墓志的書人主體,書碑性質屬于“為人役使”。

      六朝時期,士流貴人皆以文學為能事,恥于藝巧末技。據(jù)《陳書·后主紀》記載,“自魏正始、晉中朝以來,貴人雖有識治者,皆以文學相處,罕關庶務。朝章大典,方參議焉。文案薄領,咸委小吏。浸以成俗,迄至于陳。后主因循,未遑改革?!盵2]復制技術沒有發(fā)生巨大變革以前,文字的書寫一直是各級政府一項繁雜而重要的事務性工作,上行與下達的公文都需要投入大量書寫的時間與精力。為此,在中國古代的各級官僚機構中均設置了一定數(shù)量的工于書寫的文吏職位,這些職位品階不等,上到秘書監(jiān)、秘書丞、中書侍郎,下至各級主簿、記室、參軍、功曹、書佐,品位從第五品到第九品不等?!端鍟ぐ俟僦尽分杏嘘P于北齊吏人制的記載:“自諸省臺府寺,各因其繁簡而制吏,有令史、書令史、書吏之屬。又各置曹兵,以共其役使,其員因繁簡而立?!盵3]那些以書寫為一技之長效力于官府的各級文吏被統(tǒng)稱為書吏,他們主要的行政工作是參與書寫政府的各類文書,有時他們也被上級政府官員役使書寫公私碑刻和墓志。由于書吏絕大部分身份低微,史書中幾乎找不到有關他們書寫碑志的事跡,碑刻和墓志上也很少題刻書寫人的姓名。

      南北朝時期,皇室權貴死后,朝廷多賜予雜綵、絹、布、東園秘器以及朝服等喪葬用品,其喪事一般由朝廷派使的禮部官員鴻臚、太常出面監(jiān)辦,關于這方面情況,在現(xiàn)存的南北朝墓志銘中多有記錄,如《元瑛墓志》、《元欽墓志》等。在目前所能見到的南北朝碑刻和墓志實物遺存中,有兩塊墓志值得關注,上面題刻書寫者的官職和姓名,分別為:《元淑墓志》(北魏永平元年,公元508年),署名“太常博士青州田徽寶造,書者相州主簿魏洽”;《黃法氍墓志》(陳太建八年,公元576年),署名“左民尚書江總制,太子率更令□東宮舍人顧野王□冠軍長史謝眾書”。 元淑為皇室后裔,其高祖即昭成帝什翼犍。元淑一生官位顯赫,死前任相州刺史,死后就是由朝廷禮部官員太常博士青州田徽寶撰制志文。依慣例,太常博士田徽寶很可能也被朝廷選派前來主持元淑喪事的營葬工作。書者相州主簿魏洽,姓名不見史籍。州主簿是州府中工于書寫的中級文吏,州都督、刺史的主要助手,按《魏書·官氏志》,官位為從第五品上。魏洽身為相州主簿,元淑為相州刺史,由他來書寫元淑墓志文字,很可能是受到太常博士或朝廷其他營葬特使的指派。冠軍長史謝眾書寫《黃法氍墓志》的性質也與魏洽相似。黃法氍生前為都督郢、巴、武三州諸軍事、鎮(zhèn)西將軍,死后詔征侍中、中權大將軍,位高權重。根據(jù)羅新、葉煒先生的研究,將《黃法氍墓志》與《陳書·黃法氍列傳》比照,二者的內容和敘述方法十分接近,這種情況不僅說明修撰墓志者參閱了秘書省文書檔案中有關名臣、功臣類的史傳材料,同時也推斷出南朝王公貴族的喪事操辦模式同北朝一樣,也是由朝廷出面營葬,其墓志的撰制一般也就是秘書省著作或相關文學人士承擔。[4]書寫黃法氍墓志的冠軍長史謝眾姓名也不見史傳,按《魏書·官氏志》,北朝冠軍將軍為從第三品,南朝冠軍長史應該等同于北朝從三品將軍功曹,官為第七品。由謝眾來書寫黃法氍墓志,其性質應該同魏洽書寫元淑墓志的情況一樣,因其工書而被朝廷所役使。

      南北朝碑志中留下書人姓名的還有《蕭秀碑》(梁天監(jiān)十七年,公元518年)署名“彭城劉孝綽撰,吳興貝義淵書”、《蕭憺碑》(梁天監(jiān)十八年,公元519年)署名“東海徐勉造,吳興貝義淵書”、《比丘尼統(tǒng)慈慶墓志》(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署名“征虜將軍中散大夫領中書舍人常景文,李寧民書寫、《薛慧命墓志》(北魏武泰元年,公元528年)署名“門師釋僧澤書”。根據(jù)日本學者伏見沖敬先生的研究,貝義淵擔任奉朝請[5],該職為從第七品。李寧民史籍不載,所任官職亦闕如,品位理應不高。釋僧澤應是供職于官宦人家的依附僧人,地位不高,專門負責侍講佛教義理以及引導宗教禮拜程式。從《薛慧命墓志》書法水平來看,釋僧澤工于書寫。因薛慧命為廷尉卿夫人,信仰佛教,所以死后墓志派佛門人士書寫。

      上文討論的幾塊碑刻和墓志,其墓主多是王公顯貴,史傳均有較為詳細的記載,但他們墓碑或墓志的書人地位都不高,官位在五到七品之間。至于南北朝時期地位和名望低于上述王公貴族的其他人士的墓碑、墓志,其書人的官階則更為低下,所以連留下名字的資格都沒有。

      二、名流書家皆以“文學相榜”,碑志書寫屬于“辛苦筆硯之役”,士流貴人恥于為之。

      在“重文學、輕庶務”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書寫文章的才能既是文人獲取功名,躋身上流社會的重要資本,又是社會品評人物藻第的主要參考標準。名流士人都以“能文”自高,相互標榜。雖然他們之中不乏工于書法之人,但卻以文學為先。他們所推崇的書法也絕不是上述官府里中下層書吏擅長的“胥吏體”風格,而是能夠獨標氣格、與士人文學風流相得益彰的才情書風。

      名流書家普遍熱衷于撰寫碑志文章,卻不愿書寫碑石乃一明證。

      南北朝時期的文章范疇比我們今天理解的要廣泛得多。凡詔令、命令、冊封、檄文、敘論、議論、歌詠、賦頌、祭祀、哀誄、書簡、奏章、箴辭、銘文都是體現(xiàn)士人文學才情的文章體裁。[6]士流貴人死后也多托請文學能手撰寫碑銘,并擇取其中上等者立碑上石。據(jù)《魏書·常景列傳》載,“世宗季舅護軍將軍高顯卒,其兄右仆射肇私托景及尚書邢巒、并州刺史高聰、通直郎徐紇,各作碑銘,并以呈御。世宗悉付侍中崔光簡之。光以景所造為最,乃奏曰‘常景名位乃處諸人之下,文出諸人之上。’遂以景文上石。”[7]當時文學名士幾乎都有碑頌誄文流傳,如北朝庾信,“當時后進,競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傳誦”,“群公碑志,多相請托”[8],其他撰寫碑志的北朝文學才士還有韓顯宗、高閭、溫子升、李德林、祖珽、封傳伯、孫真、呂思禮、盧柔、陳奇、李騫、胡方回等人。南朝文學名士撰寫碑文者更多,連梁元帝也有《釋氏碑文》三十卷傳世[9],足以說明南北朝士流文人樂此不疲。

      上文提到的《蕭秀碑》、《蕭憺碑》、《黃法氍墓志》、《元淑墓志》、《比丘尼統(tǒng)慈慶墓志》等碑志,其撰文者也多是當時社會上公認的文學高手。征虜將軍、中散大夫領中書舍人常景,北魏文學能士,他撰寫志文的才能自然不用多言。太常博士青州田徽寶,才名無征,但從他所任太常博士一職以及所撰《元淑墓志》的文風來判斷,應為飽學多才之人士。東海徐勉,梁文學才士,官至右光祿大夫、侍中、中衛(wèi)將軍,位列公卿,地位顯赫。彭城劉孝綽,梁文學才士,甚為名流所重,皇帝朝宴,常為引與。官至三品,以秘書監(jiān)卒。左民尚書江總,文學才士,望重一時,陳吏部尚書、尚書令、中權將軍,位列十八班(梁、陳時以班多為貴)。太子率更令、東宮舍人顧野王,官從第三品上,善著文,有文集傳世。

      值得注意的是,劉孝綽、江總、顧野王既是文學才士,又是書法名家。據(jù)陳思《書小史》記,“劉孝綽,字孝綽,齊司馬從事中郎繪之子,幼聰敏,七歲能文,號為‘神童’,歷官秘書監(jiān),善草隸,自以書跡似父,變?yōu)閯e體”;“顧野王……蟲篆奇字,無所不通,尤善丹青”;“江總字總持,濟陽人,官至尚書令,善草書,《書賦》云‘坡陁總持,獨步方外’”。[10]既然劉孝綽、江總、顧野王、田徽寶等人樂于撰寫蕭秀、蕭憺、黃法氍、元淑等王公貴族墓志文辭,本身個人又都擅長書法,為何不集撰、書二名于一身,卻甘讓地位、書名遠遠低于自己的無名卒吏書寫碑志。其中原因恐怕只能是碑志書寫屬于“辛苦筆硯之役”, 價值屬性為藝巧末技,得不到士流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普遍認同,名流書家自然不屑為之。

      三、有關南北朝名流書家“題寫碑榜”的史料記載多指門桁碑石篆隸額題,而非書寫碑志文辭。

      在流傳至今的南北朝史料中,亦不乏有關名流書家“題寫碑榜”的記載,其中涉及到的北朝書家有崔挺、竇遵、江式、沈含馨、冀儁、趙文深、王褒、鄭道昭等,南朝書家有陶弘景、蕭確、顏協(xié)等。后人在引用上述名流書家參與碑榜的有關史料時,當考慮并分清楚以下幾種不同的情況,以盡量避免引用時發(fā)生斷章取義、妄下結論的現(xiàn)象:

      (一)史料確鑿,還是僅憑書風猜測。

      (二)書寫碑志時,官位是否通顯。

      (三)是受人請托,還是為人役使。

      (四)是書寫碑志文詞,還是題署門桁碑額。

      鄭道昭在北朝時書名不顯,在葉昌熾《語石》之前,無人提及他書寫云峰山上、下碑及論經(jīng)詩諸刻。陶弘景雖然工于書法,但宋代以前也從未有關他書寫《瘞鶴銘》的記載①。因史料不夠確鑿,所以陶弘景、鄭道昭二人參與題榜,書寫摩崖文字的結論,應該說猜測成分更多一些。

      冀儁,太原陽邑人,初任賀拔岳墨曹參軍,后被周太祖引為記室。大統(tǒng)初,除丞相府局參軍,封長安縣男,邑二百戶。之后升遷很快,先后擔任華州中正、襄樂郡守、黃門侍郎、本州大中正、撫軍將軍,中途出為湖州刺史。不久又加驃騎大將軍,改封昌樂縣伯。冀儁題寫碑榜的時間應該在他出任湖州刺史之前,而從“當時碑榜,唯文深及冀儁而己”[11]在原文中出現(xiàn)的位置判斷,他大量題寫碑榜的時間應該更早,是在他擔任丞相府局參軍前后。蕭確,為邵陵攜王蕭綸之子,初除秘書丞,為五品書吏。大同二年,封為正階侯。后官至南中郎將、廣州刺史。同樣,從“尤工楷隸,公家碑碣皆使書之”這句話在《梁書·蕭確列傳》的敘述順序推測,蕭確書碑時間應該主要集中在他擔任秘書丞一職期間。顏協(xié),八世祖導為晉侍中。顏協(xié)與善草隸、飛白的會稽謝善勛、擅長飛白體的京兆韋仲,并在湘東王府供職。謝善勛當時官職為錄事參軍,韋仲為中兵參軍。后湘東王出鎮(zhèn)荊州,顏協(xié)為之記室。無論是記室、錄事參軍、中兵參軍,還是秘書丞,都是屬于官府中的中下級文吏階層,被人役使撰寫碑志在所難免?!额伿霞矣枴吩醒?,“若官未通顯,每為公私使令,亦為猥役”[12]。顏子推此處雖說的是畫工,但書吏的情形也是同樣。冀儁等人中雖然后來也有人身居高位,但當年因官職較低,仍不能避免因工書而為人役使。

      崔挺、王褒書碑應該不是出于別人請托,而也是被人役使。從崔挺以工書“受敕于長安書文明太后父燕宣王碑”[13]、 蕭確“公家碑碣皆使書之”[14]等史料遣詞中,無一涉及“請托”之意,倒是將王褒書碑時的怨恨心態(tài)描繪得惟妙惟肖,與庾信等人撰寫碑文的心情應該相左。據(jù)顏子推《顏氏家訓》載,“王褒地胄清華,才學優(yōu)敏,后雖入關,猶以書工,崎嶇碑碣之間,辛苦筆硯之役,嘗悔恨曰:‘假使吾不知書,可不到今日耶?!源擞^之,慎勿以書自命。雖然,廝猥之人,以能書拔擢者多矣,故道不同不相為謀也。”[15]

      南北朝史料中有關名流書家“題寫碑榜”的記載指的是題署門桁碑額,而非書寫碑志文詞。雖然魏晉史料中不乏李斯、蔡邕、梁鵠、韋誕等人題榜的記載,但他們主要是臺殿樓觀以及宮門題署,至多擴大到碑刻篆額的題寫,所用字體以篆隸古體為主(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榖水注》中有考辯),難以找到他們書寫碑文的明證。從江式《上書表》中“參與史官,題篆宮署,猥同上哲”[16]的遣詞造句中可以得知,在臺殿樓觀以及宮門上題署理應是世人激賞的美差,題署的書體多為篆籀、飛白等體現(xiàn)書家書學才能的高古字體,是飽學之士的專屬,非名流書家不得染指。

      南北朝早期,因經(jīng)過長期的戰(zhàn)亂和社會動蕩,正如江式在上表求撰《古今文字》時所云:“皇魏承百王之季,紹五運之緒,世易風移,文字改變,篆形謬錯,隸體失真。俗學鄙習,復加虛巧,談辯之士,又以意說,炫惑于時,難以釐改?!盵17]篆體以及篆書書法遭到極大破壞。北魏太和以后篆書志蓋大量出現(xiàn),太和以前的篆書志蓋卻非常罕見,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因戰(zhàn)亂篆書遭到社會的遺忘。但是,篆書作為題額傳統(tǒng)的主要書體,又有其堅強的生命力。在某些場合篆書仍受到重視,如宮殿門板題榜,一般仍由名家擔當。北朝有四人參與了碑板題額,分別為竇遵、沈含馨、江式和趙文深,他們無一例外地皆為篆隸名家。北魏遷洛前,篆書一直是門桁碑石題額的主要書體,據(jù)《魏書·竇遵列傳》載,“(竇)遵善楷篆,北京諸碑及臺殿樓觀,宮門題署,多遵書也?!盵18]那時不僅舊京平城如此,南方洛陽的臺殿樓觀以及宮門題署也是篆書。北魏遷都洛陽以后,也曾一度用隸書題額。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洛陽宮殿門題多是大篆,皇都遷洛,始令中書舍人沈含馨以隸書書之”②。但不久之后,又令江式用篆書重新題額③。南北朝時期,由于楷書盛行,篆隸書等古體為世人所陌生。篆隸題額,更成為了名流書家的專屬。書家篆隸題額時的心態(tài)狀態(tài)和心里感受,與官府文吏用楷書書寫碑志文詞的情況完全不同。

      四、結論

      南北朝時期的碑刻和墓志,主要出自官府中擅長書寫的中下層文吏之手。南北朝書碑性質屬于“為人役使”, 書者多非心甘情愿。碑志書體也被指定為這些中下層書吏平時擅長的公文楷體,書人自己的主觀創(chuàng)造幾乎沒有可能性。碑志書寫者的社會身份以及書寫心態(tài)也決定了南北朝碑志書法“胥吏體”的主流藝術風格。

      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等級森嚴,士族社會地位很高,生活清閑優(yōu)裕,在他們眼中,書碑屬于辛苦筆硯之役,士流貴人不屑從事,碑志書人多由官府中的中下級文吏擔任。隋唐以后,士流貴人“恥于碑志”的心理隨著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的改變也逐步消退。但至少在中唐以前,仍有部分書家保持原來觀念,以道德文章為上,恥于藝巧末技。④陶弘景博學多識,精通四書五經(jīng)以及天文歷法,文章一流,其著作在世間廣為流布,雖隱居山中,佛道雙休,但梁高祖書問不絕,恩禮逾篤,人稱“山中宰相”,冠蓋相望。陶弘景死后,皇帝昭贈中散大夫,官秩千石,位列四等,朝廷遣舍人監(jiān)護喪事。鄭道昭官國子祭酒、光州刺史、秘書監(jiān),謚曰文恭。鄭道昭如在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書刻云峰山摩崖,當值任光州刺史之時。陶弘景、鄭道昭如此名位,根據(jù)南北朝時期的文物制度以及社會崇尚的價值觀念等情況來判斷,他們自覺自愿撰制《瘞鶴銘》和《鄭文公碑》文辭的可能性要遠大于書寫摩崖碑銘、題刻井欄文字的可能性。阮元、包世臣、康有為以及清季以來諸多碑學名家在提倡北碑的獨特價值的同時,可能也誤導了后人對南北朝碑志書人身份的高估和書寫心態(tài)的曲解。對此,我們今天的學者應當保持清醒的意識。

      注釋:

      ①鄭道昭,葉昌熾《語石》載,“有云峰山上、下碑及論經(jīng)詩諸刻?!碧蘸刖?,黃伯思《東觀余論》中考證,“《瘞鶴銘》書殊類陶弘景”。近世之學者多從其說。

      ②馬宗霍《書林藻鑒·書林記事》(文物出版社,1984.5 )中提及,《水經(jīng)注》中有詳細記載。

      ③《水經(jīng)注》載,“景明、正始之年,又敕符節(jié)令江式以大篆易之。今諸桁榜題,皆是式書?!?(陳橋驛《水經(jīng)注校釋》第293頁,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桁,指房屋的架空的骨架式承重結構部分。

      ④如中唐書家徐浩在《論書》中云:“區(qū)區(qū)碑石之間,矻矻幾案之上,亦古人所恥,吾豈忘情耶。德成而上,藝成而下?!保ㄅ诉\告編注.中晚唐五代書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172.)

      [1] 邵磊.南朝墓志書人身份辨析.蘇州大學學報,1996(2):87-88.

      [2] (唐)姚思廉.陳書·后主紀.北京:中華書局,1972:120.

      [3] (唐)魏徵.隋書·百官志.北京:中華書局,1973:760.

      [4] 羅新,葉煒.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47.

      [5] (日)伏見沖敬.中國歷代書法.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87:75.

      [6] 張?zhí)@澤譯注.顏子推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4:124.

      [7] (北齊)魏收.魏書·常景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1801.

      [8] (唐)令狐德棻.周書·庾信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1:733-734.

      [9] (唐)魏徵.隋書·經(jīng)籍志.北京:中華書局,1973:1086.

      [10] 潘運告編注.宋代書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314,315,317.

      [11] (唐)令狐德棻.周書·趙文深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1:849.

      [12] 張?zhí)@澤譯注.顏子推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4:290.

      [13] (北齊)魏收.魏書·崔挺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1264.

      [14] (唐)李延壽.南史·蕭確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1327.

      [15] 張?zhí)@澤譯注.顏子推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4:286.

      [16] (北齊)魏收.魏書·江式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1964.

      [17] (北齊)魏收.魏書·江式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1963.

      [18] (北齊)魏收.魏書·竇遵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1036.

      (逢成華,蘇州大學文學院副研究員,設計藝術學博士)

      猜你喜歡
      碑志墓志書寫
      Unwritten 尚未書寫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遼耶律公迪墓志考
      用什么書寫呢?
      打開《唐代碑志文研究》后
      博覽群書(2020年11期)2020-12-03 13:58:49
      南陽出土兩方唐代墓志
      遼博館藏遼代石刻碑志資料的整理與研究
      離婚起訴書寫好之后
      碑志所見遼代僧尼的圓寂與安葬
      書寫春天的“草”
      武强县| 云阳县| 沐川县| 阳原县| 鄂托克前旗| 晋宁县| 建湖县| 高州市| 龙海市| 泰顺县| 瓦房店市| 弋阳县| 娄底市| 方正县| 广河县| 吉安市| 类乌齐县| 双流县| 江津市| 峨山| 红安县| 山阴县| 潜山县| 威信县| 乌拉特前旗| 湖南省| 邯郸市| 凤庆县| 襄樊市| 康保县| 平凉市| 台江县| 安吉县| 南充市| 南丰县| 民和| 迭部县| 湟中县| 林周县| 陕西省|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