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云高娃
摘 要:縱觀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啞巴英語現(xiàn)象依舊普遍。為了培養(yǎng)英語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和英語學習創(chuàng)造性技能的訓練,本文討論了辯論式思維的特點及對英語學習的意義。辯論式思維強調(diào)思考者的推理和質(zhì)疑能力,也需要思考者從不同角度、深度分析問題的能力,并提供足夠的例證來支持觀點。文章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分析了在英語學習中培養(yǎng)辯論式思維的意義,包括現(xiàn)實需要、辯論的益處、理解語言運用規(guī)則、辯證思考、拓展思維和與時俱進。文章還闡述了培養(yǎng)英語學習中的辯論式思維的過程和注意事項。
關(guān)鍵詞:辯論;思維方式;英語學習
一、學生英語技能現(xiàn)狀
雖然英語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中,作為接受性技能的“聽”是學習者最先接觸的,“讀”也是攝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說”和“寫”作為創(chuàng)造性技能卻成了許多英語學習者感到吃力的兩個方面。我們知道,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英語者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基礎(chǔ)上進行交際。也就是說,交際成了英語教學和學習的一大目標(Chomsky 1986)。然而縱觀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啞巴英語現(xiàn)象依舊普遍,雖然專家們提倡了很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模式和策略,學生也較之以前的表現(xiàn)能夠進行一定的英語表達,而傳統(tǒng)的中式思維對英語表達的影響依舊深遠。
中西方不同的言語觀和對言語行為的態(tài)度會直接影響語言學習者的行為(賈玉新1997)。賈玉新(1997:285)指出,西方人比較“直截了當,喜歡爭論、對抗,總有個水落必須爭個石出的精神”;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不習慣用語言辯論,他們設(shè)法回避言辭角逐”。中式思維在表達方面較間接、迂回,這比較符合中國幾千年歷史和習俗對人的影響。此外,“以和為貴”的傳統(tǒng)思想和“謙虛自律”、“含而不露”等民族性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交流者自由表達異議的機會。長此以往,在英語說和寫的技能方面,學生很容易形成盲目跟隨某種觀點的弊端。因此,為了培養(yǎng)英語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本文將分析辯論思維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意義,從而促進英語學習的技能訓練,尤其是說和寫的能力訓練。
二、辯論式思維的概念
辯論式思維指的是用辯論中的推理、質(zhì)疑、分析、例證、反駁等手段和方式進行思考。由于辯論作為一種特殊的交流形式具有較多種類和特點,辯論式思維也有其相應(yīng)的特點。
首先,辯論式思維強調(diào)思考者的推理和質(zhì)疑能力。從柏拉圖的質(zhì)疑態(tài)度、科學與宗教對于人類起源的辯論到當今社會存在的各種動態(tài)變化的問題與話題,人類一直都在以不同的辯論形式刺激或激發(fā)出針對種種問題多樣的應(yīng)對方案。辯論式思維需要個體在看到一個現(xiàn)象、話題或問題時,能夠?qū)ζ溥M行定義、范圍所指的劃定、傾向性推斷等,同時對問題的解決方式的唯一性或確定性表示懷疑并提出不同見解和依據(jù)。
其次,辯論式思維需要思考者從不同角度、深度分析問題的能力,并提供足夠的例證來支持觀點。Chaffee(1991)指出,在討論一個信息時,個體不應(yīng)當簡單接受,而是應(yīng)該分析信息的準確性和可信度,分析信息中的各方因素,提出質(zhì)疑,反駁不同觀點,并提供例證來證明自己的分析。
辯論式思維不是辯論,而是通過一系列辯論式的推理、質(zhì)疑、分析、反駁、例證等過程來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英語學習中培養(yǎng)辯論式思維有一定的意義。
三、英語學習中培養(yǎng)辯論式思維的原因
1.現(xiàn)實需要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國家國際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在交流中,一些學生在真正接觸了來自英語國家的人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所學的英語和所使用的英語有著一定差別,中式的“不言之中”、“心領(lǐng)神會”等思維方式有時候在交流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在正式的場合的交涉和談判中(Kay 2006)。賈玉新(1997:441)在探討中美貿(mào)易談判過程中的文化差異時曾指出:“美國人的信條是:……聲譽是在辯論過程中贏得的,如同信任是在爭論之中建立起來的一樣?!迸囵B(yǎng)辯論式思維不僅能夠使交流者更加清晰思維、訓練語言使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辯論式思維的指引下,交流者能夠發(fā)揮辯論本身的多種益處,使交流更加高效、成功。
2.辯論的益處
辯論作為特殊的交流方式,本身存在很多益處。Kay (2006) 培養(yǎng)辯論式思維的過程中,原有的信息會得到加強,同時新的知識在辯論思維的刺激下誕生并通過辯論過程得到驗證、修改、批判或是摒棄,學習者會通過此過程擴大對原有信息和新信息的理解,也會找到于自己的思想相似和相反的群體進行進一步交流,互相學習。此外,在辯論式思維的指導下,交流者通過與他人分享觀點參與討論和批判能夠幫助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訓練辯證性思維,培養(yǎng)對不同觀點的鑒別和容忍和對問題的分析和決策能力(Kay 2006)。由于需要思考怎樣措辭才能夠?qū)⒂^點表達得最清楚,辯論式思維還能夠使交流者學習語言的使用技巧。作為英語學習者,這一點非常重要。
3.理解語言運用規(guī)則
Kay(2006)指出,辯論式思維會指引交流者學習運用語言規(guī)則。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交流者需要學習如何用英語表達不同的思想如怎樣表示同意、反對、質(zhì)疑、澄清、說明、描述、打擾、提供意見、總結(jié)等。選詞本身固然重要,但是交流者還要特別注意哪些語言是比較符合交流時的場景。這樣,英語學習者不僅能夠分析清楚哪些詞句是正確的,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分析和使用更符合語用規(guī)則、更恰當?shù)拇朕o。除此之外,語言本身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辯論過程中,語言的聽說技能能夠直接得到訓練,讀寫技能能夠間接得到加強。
4.辯證地思考
語言的學習也包括文化和與語言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學習。對英語學習者來說,辯論式思維的培養(yǎng)能夠使學習者更加辯證地看待問題。Chaffee(1991)認為,一個能夠辯證對待問題的人就是能夠傾聽和考量其它觀點和思想的人。同時,辯證地思考指的是積極地、有目的地、有條理地審視和考量自己和他人的思想和觀點,以便使自己的理解更加清晰,更加有深度(Chaffee 1991)。尤其是在遇到和母語文化有著一定差別的異國文化時,辯證式思維能夠幫助學習者分析文化間的差異,并且審視適度地使用跨文化交際中的一些元素進行更有效的雙向交流(Kay 2006)。
5.拓展思維
同上所述,英語學習不僅僅是語言學習,也是一種文化的習得與實踐,所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原有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范圍都會有一定的拓展,而這種拓展在辯論式思維的指引下會發(fā)揮其不可估量的作用幫助學習者在交流中更加成功。賈玉新(1997)曾指出,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很多舊觀念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戰(zhàn), 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傳統(tǒng)的價值觀根深蒂固,很難改變。辯論式的雙向思維方式可以幫助英語學習者認真審視自身的文化和英語文化,取長補短。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取長補短拓展了學習者原有的視野,不會只局限在一個角度看問題的局面,而是會拓寬角度,更加全面地思考問題。
6.與時俱進
辯論式思維訓練需要大量信息的積累,要求學習者既能夠引鑒過去,又能夠與時俱進。當今世界可以說是復雜而又富于挑戰(zhàn)的,各種社會現(xiàn)象和事件引起了各國的討論,如戰(zhàn)爭、主權(quán)、疾病、天災(zāi)、犯罪、內(nèi)幕交易、生物工程、人權(quán)、宗教、種族等等(Chaffee 1991)。所以除了了解歷史上古今中外的基本知識外,學習者還要保持新鮮的頭腦,了解當今世界的熱門話題和社會變化,以便能夠在交流中旁征博引,支持所闡述的觀點。英語學習者通過這樣不斷的積累和訓練,能夠穩(wěn)固迅速地增加詞匯量和知識量,為說寫技能積累素材。
四、怎樣培養(yǎng)英語學習中的辯論式思維
為了能夠從多角度分析和考查問題并能夠做出最科學的決策,辯論式思維模式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以下思考模式。此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習者可以根據(jù)自身需要和交流情景決定哪些可以重點強調(diào),哪些可以忽略不計。
1.準備階段
Kay(2006)一再指出,辯論式思維的培養(yǎng)需要英語學習者平時的知識積累。這種積累包括英語聽讀過程中的信息、知識、詞匯、語言點等,也包括上文提到的各領(lǐng)域的相關(guān)信息的積累。
在辯論式思維培養(yǎng)的準備階段,需要對問題采取多角度的觀察。學習者可以在進入真正的辯論式思考前考慮一些問題,如:為什么一個問題出現(xiàn)的時候要采用這種方式解決而非那種方式?如果采取了另一種方式可能會有怎樣一些情況,又會引發(fā)哪些問題,兩種方式比較之后哪一種更加切實可行?還有沒有更多可能的解決方案?……等等。這些問題不一定要在這個階段找到答案,但是需要學習者先從多角度審視問題,然后進入辯論式思考階段進行分析和求證。
2.思考階段
當學習者進入辯論式思考過程中時,通常第一個需要的態(tài)度就是“質(zhì)疑”。學習者要辯證地看待問題,質(zhì)疑問題是否是事實,分析問題的方向是否合理,解決方案是否可行等等。由于每個人對待每一件事情都有不同角度,學習者可以通過“質(zhì)疑”來辨析事情的各方面信息,然后進行分析。在分析過程中,學習者需要從問題的各方面入手,找出最合適的切入點,分析其根源、性質(zhì)、具體內(nèi)容、實施方案等。英語學習者在寫作過程中便可以采取這樣的質(zhì)疑和分析過程,然后進入到反駁或例證階段。學習者如果不能同意某些觀點,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觀點提供證據(jù)來勸服他人;學習者如果贊同某些觀點,同樣需要提供證據(jù)來加強其可信度,使他人更加信服。
3.反思階段
在對問題進行了觀察、質(zhì)疑、分析、反駁、例證等過程后,學習者可能已經(jīng)找出了一些問題的答案。答案也許不是唯一的。這時候,學習者需要總結(jié)以上各個階段中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及他人的不足和優(yōu)勢,取長補短,為培養(yǎng)長期的辯證式思維方式提供經(jīng)驗。英語學習者則需要找出說、寫這兩個創(chuàng)造性技能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優(yōu)勢,以便在將來的學習中能夠更加辯證地審視自己創(chuàng)造性技能的水平,將學習效率提升到最高。
五、英語學習中辯論式思維的兩點注意事項
1.方式
在英語學習中,不論是說還是寫,學習者都需要注意辯論式思維指引下的交流方式,也就是怎樣表達自己的觀點來讓他人信服(Kay 2006)。辯論不總等同于競賽(Kay 2006)。語言學習涉及文化領(lǐng)域的學習。因此,在日常英語交流中或正式談判中,說話人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理解英語文化的基礎(chǔ)上反對不同觀點時應(yīng)避免冒犯對方的行為和言辭;肢體語言要盡量符合相應(yīng)的文化氛圍和語言情境;語言要清晰明確,條理清晰。在英語寫作中也要選詞合適,語氣恰當,避免禁忌語的使用??傮w上的方式要友好且有說服力。
2.方法
根據(jù)Kay(2006)所述,“方法”指的是在表達過程中使用的策略。陳列出所有的事實和例證并不能夠直接制造成功的交流,必要的策略能夠幫助說話人和寫作者多角度分析問題,找出癥結(jié),以達到有效交流的目的。具體地說,注意表達的方法包括:認真審視問題,找出從哪些方面可以入手分析問題,必要的時候需要和他人討論或合作以找出解決問題最好的切入點,提供例證支持自己的觀點,組織表達的語言,怎樣反駁不同觀點,注意時間安排等(Kay 2006)。為了讓一個話題發(fā)展下去和組織語篇結(jié)構(gòu),也需要一些方法,如引入話題、銜接結(jié)構(gòu)、舊話重提、話題再生再現(xiàn)或改變話題等(賈玉新 1997)。
六、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化迅速發(fā)展的時代,為了提高英語學習者的接受性技能,辯論式思維通過推理、質(zhì)疑、分析、例證、反駁等方式使學習者辯證地看待問題,拓展了思維,增強了對英語語言運用規(guī)則的理解,對英語語言創(chuàng)造性技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然,英語語言技能的提高也需要學習者平時知識和素材的積累。同時也需要不斷地總結(jié)辯論式思維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長期習慣,既能夠訓練思維,也能夠在辯論式思維的指引下訓練語言技能。
參考文獻:
[1]賈玉新,1997,《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Kay, S. 2006. Practical Debating: A Simple Guide to the Art of Debate in Englis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Chaffee, J. 1991. Thinking Critically (3rd ed.) [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4]Chomsky, N. 1986.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 [M].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