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雪
4月18日,當本刊記者在南山寺見到真龍法師時,這位剛剛升座的年輕方丈正忙于送別各方高僧大德,一副無邊眼鏡給笑容藹然的他添了幾分書卷氣。
真龍法師俗姓何,名新國,1979年生于山東鄆城。自幼體弱多病,家人恐其命不保,遂令子皈依佛教,從此身無大恙。隨著年齡增長,他常見僧人法器而生無比歡喜之心,從此踏入佛門,于2000年在江西寶峰寺禮純真大師出家并就讀于江西佛學院, 2004年來到龍口南山禪院。
書家好佛,佛家好書。真龍法師愛好書法,并把其作為一種修行,一種慈善。在滿室清香中,就佛教的入世與處世、慈善與佛教文化等問題,真龍法師接受了本刊記者采訪。
一個出家人的“出世”與“入世”
《齊魯周刊》:真龍法師,首先恭喜此次方丈升座儀式圓滿,又逢南山大佛開光十周年,這對于山東佛教有怎樣的意義?
真龍法師:這是南山寺第三次方丈升座儀式。第一次是在2004年,舉行了南山禪寺及南山大佛開光、落成以及首任方丈又果老和尚升座法會,當時得到全國各地法師高僧的支持。對山東佛教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009年,我們又舉行第二任方丈明哲老和尚升座法會。明哲長老是山東佛教協(xié)會會長,在全國佛教界德高望重,并且主持過中國佛學院工作,趙樸初曾對他贊嘆有加。
今年是大佛開光的第十個年頭,此次法會主題是“祈福中華,圓滿夢想”,在充斥戰(zhàn)爭、海嘯等災害的大環(huán)境下,為整個社會祈福。
《齊魯周刊》:您進入佛門是源于怎樣的機緣?作為南山寺住持,您平時忙于行政事務,如何看待出家人及至一個寺廟的入世與處世?
真龍法師:我從小就受祖母和家庭的影響,看她們燒香拜佛。2000年我在江西寶峰寺禮純真大師出家并就讀于江西佛學院,2004年來到南山禪寺。為了提高法師的教理基礎,我們采取禪修、坐禪、念佛、抄經(jīng)等方式,建立修行體系。強調(diào)每個僧人要熟悉一、兩部經(jīng)典,首先會講,然后與信眾去分享。一個寺院的興盛,不僅靠住持,而要靠整個僧團。
佛教如果不能為社會服務,為人服務,必然會被淘汰。人的煩惱來源于太過執(zhí)著世間的東西,無論是一個lv包,ipad還是蘋果,如果認為是“我”的,就容易產(chǎn)生煩惱,從而看不清自己的內(nèi)心,“出世”之心就是不要用貪嗔癡之心去看待世間萬物,保持一顆平常心。
南山大佛里的文化基因
《齊魯周刊》:近些年各地都在興起佛教造像熱,但都呈現(xiàn)出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重達380噸,近40米高的南山大佛有怎樣的文化意義?
真龍法師:山東是中國儒教的發(fā)源地,也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的發(fā)源地。山東的泰山被譽為“五岳之尊”,有一種不能動搖的思想,南山大佛正是借助了這種思想來塑造的。
在佛的表面形象上,借助了我國的石窟造像,如借助龍門石窟佛的面相比較飽滿;借助北魏時期陜西大同石窟,線條的表現(xiàn)比較簡單,就是集石窟主要經(jīng)典的佛像來塑造今天南山大佛。南山大佛采取了銅鑄佛像,所以重量達到380噸。大佛身高和底座蓮花瓣等都利用佛教的一些數(shù)字理念,如蓮花瓣108個;大佛臺階采用360級,代表一年。中間刻有金剛經(jīng),代表無相、無住,以這些方式來弘揚佛教。
拜佛,不能以索求心去拜,更不能以嗔恨心、抱怨心去拜。應該以無住心去拜佛、去禮佛。山東處于中國的東方,龍口又在山東的東邊,把南山大佛定位為中國的東方佛,無論從地理角度,還是文化沉淀方面都非常適合。
慈善是一種修行
《齊魯周刊》:多年來,真龍法師一直熱心于慈善助學。慈善本身就是傳遞正能量,您覺得怎樣讓大眾更多地參與慈善?
真龍法師:說來慚愧。近幾年我們做的慈善事業(yè)與其他省、市寺院相比,差得很遠,我們正在學習借鑒。去年,煙臺成立了山東省首家慈善機構,走在了五大宗教的前面,但這僅是一個開始。
慈善是佛教的教義和根本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最簡單的一種慈善就是,當別人做了功德,形成了慈善的時候,我們以隨喜的心來贊嘆,這種慈善更需要我們弘揚。所以,佛教的慈善范圍非常廣,以佛教六度之一的布施心來做,時時刻刻都能做慈善。
《齊魯周刊》:石泉寺始建于唐代,重建漢唐雄風實現(xiàn)民族復興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真龍法師您覺得現(xiàn)在中國夢的提法和佛教有什么關系?
真龍法師:唐宋時期國力強盛,所以寺院發(fā)展非常興盛。韓國、日本派遣法師,來中國求法。我國的大德高僧,如鑒真法師東渡,把佛法弘揚到日本?!爸袊鴫簟币彩俏覀兎鸾痰膲粝?,社會富裕了,人民幸福了,佛教的弘揚也隨之提高,水漲船高嘛。中國佛教得到國際上的認可,中國法師在對外交流和弘法過程中,也會得到國際友人的尊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