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峰
·辨析潭·
官位與地位
☉張劍峰
當下,在一些黨員干部中存在著這樣一種慣常認識:官位大小決定地位高低,甚至把官位大小等同于地位高低。在這種思想認知和價值觀念引領下,一些同志為謀求一定官位,掰著指頭排順序,掐著時間算提升;有的則投機取巧,耍小聰明,熱衷于跑關系、找門路、走捷徑,盯著職位干、圍著領導轉。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這與中國數(shù)千年來橫亙在人們心中的“官本位”思想密切相關,所謂“學而優(yōu)則仕”,所謂“大丈夫生當鼎食”,在“官本位”思想浸潤下,不少人把官看得很重,似乎官位越高,地位就越高,人生的價值就越大。
殊不知,地位高低與官位大小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一個人是否有地位,并非取決于他職務有多高、身份多尊貴。雷鋒只是一名戰(zhàn)士駕駛員,卻影響世人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郭明義只是一名礦廠技術員,卻成為引領社會道德風尚的風向標,被譽為“新時期的雷鋒”;許振超當初也僅是青島港碼頭一名橋吊工人,卻創(chuàng)造出享譽世界的“振超效應”,成為新時期產(chǎn)業(yè)工人的杰出代表。身居平凡,身份普通,一樣能夠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贏得社會地位。相反,一些領導干部官位不低,身份顯赫,卻貪污腐化、生活墮落,最終身陷囹圄、身敗名裂、家破人亡,不但沒有取得與自身官位相對應的地位,甚至連一名普通公民應有的地位也喪失殆盡。
《左傳》中記載了叔孫豹論不朽的故事。叔孫豹認為,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不朽,而“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意即那些高官厚祿之人,不叫不朽。由此可見,官位本身沒有任何承載,只有做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事,官位才能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只有那些想做事、善做事、做成事之人,才稱之為不朽。孫中山曾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拌F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唯有那些為祖國、為人民做出實事好事的人,才能實現(xiàn)為官為人的最高價值。
碑不自立,名由人傳。真正的地位不是固步自封的,是群眾給予的;官位不是天生帶來的,是自己苦干實干出來的。你為單位建設作出了多大的貢獻,為增進群眾福祉付出了多少辛勞,群眾心中會自然地把你抬升到多高的位置。對于那些一心只想著謀求一定官位者,即便組織給了他們理想中的位置,那也是當作個人謀取職務提升的一個跳板,不為群眾謀利益,反倒與群眾爭利,甚至損害群眾利益,很難想象會有地位。而對于那些在其位不謀其政者,當著和尚不撞鐘,渾渾噩噩過日子,稀里糊涂干工作,長此以往,也就難怪組織不認可,群眾有怨言,自身沒地位了。
“事如芳草春長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只有留下事業(yè)才會如芳草常在,而其他一切都是浮云。馬克思在《青年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中說:“當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服務的職業(yè),我們得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薄拔覀兊氖聵I(yè)雖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高尚的人將在我們的骨灰上灑下熱淚?!边@才是共產(chǎn)黨人應有的人生夢想和事業(yè)追求。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干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簡單的小事干好就是不簡單。無論我們身居什么崗位,都能履行好自身的職責,扎實干事、踏實做人、務實敬業(yè),做一名稱職的黨員干部,那么我們的思想就會進入新境界,工作就會邁入新天地,事業(yè)就會書寫新篇章,也就會贏得屬于自己的地位。
【作者系71115部隊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