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姮
摘 要: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加劇,許多地區(qū)的空巢老人越來越多,這就需要社會開展相應的服務與管理,進而,讓老年人能夠安度晚年。因此,在老年服務與管理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其價值,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服務老人的意識,最終,打造高效的老年服務與管理課堂。
關(guān)鍵詞:老年服務與管理;思想;自學實習;政策知識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yè)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具備老年社會工作、老年護理保健、老年服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能勝任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工作崗位的高級技術(shù)應用性專門人才。然而,如何才能發(fā)揮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yè)的價值,如何才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服務老人的意識就成了擺在教師面前的又一重要任務。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培養(yǎng)學生服務老年人,為社會解憂的意識進行簡單介紹。
一、引導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老年服務與管理
對于相當一部分90后的獨生子女來說,他們對老人的照顧和尊重意識越來越弱。所以,要想讓老年服務與管理教學的價值最大化,要想讓基本的理論知識變成實際行動,首先就要轉(zhuǎn)變學生的思想,從而,使學生在走上社會以后能夠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一些感人的視頻或者讓學生聽一些“感恩”的歌曲等等,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年人將自己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社會,獻給了自己的家庭,他們在晚年應該受到尊重,應該得到良好的服務與管理。而且,在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因為對于一些空巢老人來說,他們更多地需要來自家人,來自社會的關(guān)心,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對老年服務水平和管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鼓勵學生通過自學明確相關(guān)政策和知識
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人和趙麗蓉老師表演的小品《媽媽的今天》中兒子鞏漢林的想法是一樣的,父母老了,吃點好的,穿點好的,買一些化妝品,手里不缺錢就可以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就像趙麗蓉老師所說,老年人也有精神上的追求,他們需要孩子們的陪伴。如果孩子不能滿足,他們則會像小孩子一樣“鬧”,如近期剛播放的電視劇《老有所依》中呂中老師扮演的“作媽”就是這樣一位,他的鬧騰不過是想讓孩子多關(guān)注他一點,能夠讓孩子多陪陪她,能夠得到孩子的理解。所以,作為該專業(yè)的學生,我們除了要學習一些有關(guān)老年人的國家政策之外,還要學習一些如何與老人相處的知識,學習一些老年護理與老年保健的知識以及社會心理學等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現(xiàn)階段老年人的一些心理想法,才能給予相應的服務和管理,進而,為自己以后走上社會應對一些各式各樣的老年人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而且,在我看來,掌握一些心理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一些老年人的保健意識不比年輕人弱,所以,自主學習一些有關(guān)老年人心理學的知識對做服務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
三、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綜合性實習
考慮到老年服務與管理這門專業(yè)最后的作用點還是在各級老齡委、老年福利機構(gòu)、社區(qū)、非政府組織等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的部門,如果只是依靠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沒有實踐經(jīng)驗的話,學生要想以更快的速度進入到工作狀態(tài),融入社會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綜合性的實習,或者是做一些相關(guān)的調(diào)查,這樣不僅讓自己所學的知識獲得用武之地,而且也有利于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進而使學生愿意參與到老年人服務行業(yè)當中,最終,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總之,作為職業(yè)學校的教師,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之外,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技能。所以,教師要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服務老年人的意識,進而實現(xiàn)老年服務與管理學科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侯在惠.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yè)教學改革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01(04).
(作者單位 江西省民政學校)
編輯 董慧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