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歷史的證言和證物——“甲午(1894)·乙未(1895)”120年紀念

      2014-05-12 03:46:08文丨汪毅夫閩臺文化學(xué)者編輯丨安東郵箱丨EmailAnthon83122gmailcom
      臺聲 2014年8期
      關(guān)鍵詞:乙未舉人公車

      文丨汪毅夫 閩臺文化學(xué)者 編輯丨安東 郵箱丨E-mail:Anthon83122@gmail.com

      今年和明年是“甲午(2014)·乙未(2015)”。我要透過文物介紹和文獻解讀,向各位報告我對于120年前的“甲午(1894)·乙未(1895)”若干史實的了解和理解。

      這是一枚120年前的銅質(zhì)紀念章,是我個人的藏品。

      紀念章的正面是象征日本皇室的菊花和兩桿日本軍旗交叉的圖案。紀念章的背面是篆體漢字“明治二十七·二十八年 從軍記章”的字樣?!懊髦味摺ざ四辍毕喈斢凇凹孜纾?894)·乙未(1895)”。這是當年日本皇室發(fā)給參加“日清戰(zhàn)爭”的日本軍人的紀念章。

      1894年7月25日(農(nóng)歷六月二十三日),日本軍艦在豐州島海面上擊沉中國運兵船“高升號”、擊傷中國軍艦“濟遠號”。日人所謂的“日清戰(zhàn)爭”于是爆發(fā)。

      戰(zhàn)火從甲午年(1894)延燒到了乙未年(1895)。

      1895年4月17日(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三日),清廷被迫派代表在馬關(guān)春帆樓同日本代表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1895年5月2日(農(nóng)歷四月初八),清廷在《馬關(guān)條約》上“蓋用御寶,發(fā)使赍行”?!恶R關(guān)條約》的內(nèi)容包括了割讓祖國的寶島臺灣!

      日人發(fā)動的“日清戰(zhàn)爭”是非正義的侵略戰(zhàn)爭,“日清戰(zhàn)爭”的“從軍記章”是銅臭而血腥的。提起這枚“從軍記章”,乃是提起了一連串的國恥。

      老師同學(xué)們,毋忘國恥!

      這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庋藏的5頁檔案。

      這5頁檔案告訴我們:1895年4月28日(農(nóng)歷四月初四),就在清廷批準《馬關(guān)條約》的前4天,臺灣安平縣舉人汪春源、嘉義縣舉人羅秀惠、淡水縣舉人黃宗鼎“取具同鄉(xiāng)京官印結(jié)”,即取得“臺灣京官戶部主事葉題雁”和“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具保,上書都察院,抵制《馬關(guān)條約》、抵制“割棄全臺以倭之說”。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當時以臺灣舉人的身份在京參加“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會試。

      中國古代有用公家馬車送應(yīng)試舉人到京的慣例,“公車”遂成了舉人的代稱。據(jù)康熙乙丑(1685)《臺灣府志》的記載,“會試舉人”的“盤銀費”即車馬補貼為“30兩”。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上書乃是臺灣舉人的“公車上書”。

      連橫《臺灣通史》記:“臺灣舉人會試在北京,聞耗,上書都察院,力爭不可?!笨涤袨榈摹犊的虾O壬跃幠曜V》記:“(1895割臺禍起,京師)連日并遞章都察院,衣冠塞途,圍其長官之車。臺灣舉人,垂涕而請命,莫不哀之。時以士氣可用,乃合十八省舉人于松筠庵會議,以一日二夜草就萬言書,請拒和、變法、遷都三者?!薄犊涤袨槿返诙帐鹈皽习r老人未還氏”的《公車上書記·序》記:康有為草就的萬言書“乃在宣武城松筠庵之諫草堂傳觀會議……和約本定于四月十四日在煙臺換約,故公呈亦擬定于初十日在察院投遞。而七、八、九日為會議之期,乃一時訂和之使、主和之臣,恐人心洶涌,局將有變,遽于初八日請將和約蓋用御寶,發(fā)使赍行……議遂中寢,惜哉、惜哉!”

      據(jù)上記文獻,康有為是受臺灣舉人的“公車上書”啟發(fā)而發(fā)起十八省舉人的“公車上書”的??涤袨榘l(fā)起的“公車上書”實際上并未“在察院投遞”也。

      臺灣舉人的“公車上書”應(yīng)在史書上大書一筆!

      從1894年7月25日(農(nóng)歷六月二十三日)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到1895年4月17日(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三日)中日雙方代表簽訂《馬關(guān)條約》,這是“日清戰(zhàn)爭”、也是“中日戰(zhàn)爭”,是侵略戰(zhàn)爭、也是反侵略戰(zhàn)爭的一個階段,整整9個月。

      我完全不認同并且強烈反對“《馬關(guān)條約》簽訂,中日甲午戰(zhàn)爭結(jié)束”的說法。在清廷被迫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以后,臺灣人民起而開展反侵略斗爭。臺灣人民的反侵略斗爭堅持到1895年10月20日(農(nóng)歷九月初三日)日軍占據(jù)臺南、臺灣全島淪陷,整整5個月又10天。

      這里向大家介紹3種文獻:

      閩南語歌仔冊《臺省民主歌》

      1895年5月,近代文豪、吾閩先賢林琴南在為曾任彰化教諭的閩籍詩人周莘仲的遺詩撰序時,垂涕寫下這樣一段話:“(周莘仲詩)集中作,在臺灣時紀時攬勝為多,皆足補志乘之缺。嗟夫,宿寇門庭,臺灣今非我有矣。詩中所指玉山、金穴,一一悉以資敵。先生若在,徒能為伯翊之憤耳,究不如其無見也!余杜門江干,以花竹自農(nóng),一鋤之外,了不復(fù)問,余校閱先生遺詩,感時之淚,墜落如濺,愈念先生于無窮矣。光緒乙未五月后死友林紓識?!?/p>

      林琴南早年兩度到臺,在淡水居住了3年。1867年到臺省父(其父林國銓時在臺灣經(jīng)商),1878年10月到臺奔喪(其胞弟林炳耀病逝于臺灣)。林琴南對臺灣懷有一份真摯的感情。1895年5月2日(四月初八),《馬關(guān)條約》“蓋用御寶”,即獲得清廷正式批準,這令林琴南極度悲憤。

      林琴南此文是我在1987年發(fā)現(xiàn)的,拙著《臺灣近代文學(xué)叢稿》(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0年版)曾作介紹。這是一份珍貴的文獻?!恶R關(guān)條約》之第二款將“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列各島嶼”及“澎湖列島”割讓日本?!恶R關(guān)條約》的割地條款,其實亦是棄民條款。

      臺灣舉人的上書,或者說臺灣版的《公車上書》,其要義之一是“臺民忠勇可用,但求朝廷勿棄以予敵”。臺灣版的《公車上書》說:“林爽文之亂,諸羅縣被圍半載,義民四萬竭力死守,城中以地瓜野菜充食,卒能力遏兇鋒,保全臺地。高宗純皇帝諭旨嘉獎,賜名嘉義縣,是臺民忠義之氣久蒙圣鑒者二百年于茲矣。甲申法人內(nèi)犯,敵由滬尾登岸,臺民奮力死戰(zhàn),殲斃法酋。此尤明效大驗者也。今者聞朝廷割棄臺地以予倭人,數(shù)千百萬生靈皆北向慟哭?!迸_地既割,絕大多數(shù)臺民仍然在這被割讓的土地上生存。正如臺灣版的《公車上書》所謂:“祖宗墳?zāi)梗M忍舍之而去?田園廬舍,誰能挈之而奔?”

      現(xiàn)在來看臺籍畫家劉錦堂先生的名作《棄民圖》。在我看來,《棄民圖》里的“棄民”并非衣不蔽體,而是全身上下封得嚴嚴實實的。畫家的匠心乃于此俱見:誰能看得到棄民身上的傷、心里的痛?!

      近日,全國政協(xié)主席俞正聲先生在第六屆海峽論壇上說:“我們理解臺灣同胞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心態(tài),尊重臺灣同胞對現(xiàn)行社會制度、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認同,知曉一部分朋友對發(fā)展兩岸關(guān)系還有這樣那樣的顧慮。解決兩岸之間的分歧和問題,需要我們雙方共同努力,以大局為重,以善意相待,以親情相融,不斷消除隔閡、化解心結(jié)。”

      俞正聲先生是對臺灣有真摯感情、對臺灣人民有真切理解的人。

      讓我們?yōu)樗c一個“贊!”

      《臺省民主歌》“采拾臺灣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馬關(guān)條約》簽訂以后臺灣人民反割臺反侵略的斗爭?!杜_省民主歌》乃以“臺省”入于標題,以“清國”之“欽差”劉銘傳在臺灣建造鐵路的事跡起興,又有“撫臺逃走過別省”、“臺灣一省尋無官”、“一時搬走過別省”等句;《臺省民主歌》的首句是“說出清國一條代”,又在文中屢用“尾省”、“臺灣一省”稱臺灣,“別省”稱其他省,以此表明對臺灣建省、對臺灣作為“清國”一省的地位、對“清國”良吏的看重?!杜_省民主歌》用“真敢死”、“有功勞”、“盡忠報國”贊譽抗日英雄,用“百姓聞名少念(思念)伊”懷念“清國”良吏劉銘傳。這是我們從《臺省民主歌》里可以聽到的歷史的證言。

      《窺園留草》

      《窺園留草》是臺南進士許南英先生的詩詞作品集,1933年由北平和濟書局印行。書前的臺灣進士施士潔序和臺灣進士汪春源序分別談到:“甲午中東之役,乙未廷旨割讓臺灣。倉葛大呼,王人不服。允白(即許南英)與吾黨諸子枕戈泣血,連接臺帥,敵愾同仇”和“割臺禍起,時春源以公車詣闕,上書不報。君與臺帥同仇戮力,赍志不酬?!?/p>

      書前又有許南英之第四子許贊堃(又名許地山,現(xiàn)代作家,《落花生》的作者)的《窺園先生詩傳》,其文記許南英于1895年以“籌防局統(tǒng)領(lǐng)”身份率義軍駐守臺南城外和城內(nèi)?!熬旁鲁跞?,日人入臺南”,“民主國最后根據(jù)地臺南被占領(lǐng)后,日人懸像遍索先生。鄉(xiāng)人不得已,乃于九月初五日送先生到安平港,漁人用竹筏送他上輪船。”

      許南英進士是在臺灣堅持反侵略戰(zhàn)爭直至全島淪陷才離開臺灣的。

      《臺灣戰(zhàn)紀》

      《臺灣戰(zhàn)紀》原名《瀛海偕亡錄》,作者洪棄父(原名洪棄生)是臺灣近代最杰出的學(xué)者和詩人?!杜_灣戰(zhàn)紀》乃于1922年由洪棄生之子洪炎秋(時在北京大學(xué)教育系就學(xué))委托北京大學(xué)出版部印行500部。

      《臺灣戰(zhàn)紀》是洪棄生1906年的作品。書記《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臺灣人民將近“六閱月”的反侵略,以及日人入據(jù)臺灣后5年(1895-1900)間臺灣人民的反抗。唐景崧奏請署任。

      唐景崧是以臺灣布政使署理臺灣巡撫的。俞明震“接署”即接替顧肇熙代理臺灣布政使一職后,于5月8日赴前敵督帥兼理餉械、電報事宜,撰有《臺灣八日記》。

      許南英和俞明震各有《和易實甫觀察〈逰廈門南普陀〉》。易實甫詩云:“不向瀛南靖蜃樓,卻來江上弄漁舟。榕能綠日天無夏,稻已黃云歲有秋。六月圖南海東運,七星在北漢西流。風(fēng)煙一壑休縈念,早辦騎鯨越十州?!?/p>

      許南英詩云:“投筆從戎戀虎頭,巨川欲濟苦無舟。涕零闕下陳同甫,談笑軍前李鄴侯。仗劍定應(yīng)除丑虜,執(zhí)鞭竊愿逐豪遊。滿腔熱血向誰灑,諸葛先生近豫州?!?/p>

      俞明震詩云:“登臨初見海嵯峨,回望神州感逝波。久坐自疑趨大壑,再來應(yīng)恐泣盤陀。愁邊草樹天風(fēng)急,淚眼乾坤落照多。今日五州成大夢,獨留殘夢在巖阿?!?/p>

      他們的詩里都有夢,國家受辱、山河破碎的噩夢,回天無力、志不能伸的殘夢,和執(zhí)鞭驅(qū)虜、神州富強的大夢?!?/p>

      這是“清光緒十六年(1890)庚寅恩科”進士題名碑拓片的局部照片,碑存北京國子監(jiān)。從碑拓上可以看到,許南英名列該榜三甲61名。該榜第62名是俞明震。

      1894年十一月,俞明震以“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刑部主事身份,由唐景崧奏調(diào)臺灣;1895年四月二十五日,“派充全臺營務(wù)處”;1895年五月初一日,又以“顧藩司(按,指署理臺灣布政使顧肇熙)內(nèi)渡(顧于四月初一日離臺內(nèi)渡),接替無人。查有候補主事俞明震才可濟變,膽識俱優(yōu),堪可接署”,由

      猜你喜歡
      乙未舉人公車
      舉人
      中央機關(guān)有多少輛公車?
      廉政瞭望(2019年8期)2019-09-20 03:17:12
      清朝名醫(yī)葉天士拜師故事
      保健與生活(2018年1期)2018-04-20 03:15:47
      乙未短章
      乙未秋寓洞廊崖
      岷峨詩稿(2016年1期)2016-11-26 03:20:44
      “公車上書”不是“戊戌變法”開始的序幕
      論宋代的舉官制度——以崔與之的舉人為中心
      第二批公車拍賣總成交902萬元
      “羊”溢新春 起航乙未
      中國水利(2015年3期)2015-02-28 15:12:16
      乙未大吉
      南通市| 松滋市| 南宫市| 天门市| 濮阳市| 瓦房店市| 宁波市| 龙江县| 隆林| 泸定县| 通城县| 都昌县| 子长县| 乐业县| 大石桥市| 昭觉县| 平潭县| 内江市| 策勒县| 河北省| 洛扎县| 海淀区| 瑞安市| 汶上县| 盐边县| 定结县| 若尔盖县| 公主岭市| 开江县| 新干县| 垣曲县| 毕节市| 大兴区| 崇州市| 尼木县| 武邑县| 巫山县| 依安县| 红桥区| 芜湖市| 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