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全生
我少一顆下門牙。那是八歲時跌一跤磕掉的。
記得那天剛吃完早飯,有人捎口信來,說我外爺?shù)昧思辈?!我爹媽一聽急了,帶著我就往外爺家跑?/p>
七十多歲的外爺一生很坎坷,聽說他年輕時讀過不少書,是個很有學(xué)問的人,還在天南地北當(dāng)過官呢!可后來不知道為什么潦倒了,破衣爛衫地回到故鄉(xiāng),靠代人寫書信、對聯(lián)、喜帖之類糊口,家境很是貧困。
我家離外爺居住的村子有五六里路。剛剛跑上路我就跌了一跤,嘴巴不偏不正磕在一塊該死的石頭上。嘴唇?jīng)]有受傷,一顆下門牙卻給磕掉了。
爹急著趕路,擦凈我嘴上的血,一腳踢開那顆磕掉的門牙,拉著我又要繼續(xù)往外爺家跑。媽卻坐在地上哭起來,說:“壞了壞了,孩子的外爺這次怕是不行了!”
“怎么說這話呢?”爹問。
媽說:“平平坦坦的路,孩子怎么會跌倒呢?這是不祥之兆呀!”
聽了媽的話,我也覺得有些怪:是我跑累了、腿軟了嗎?不是。我平時到外爺家總是一溜煙跑到,氣都不喘。今天剛跑出村,腿還沒有完全撒開呢!是我腳下絆到石頭了?也不是。這段路面很平,除了磕掉我門牙的那塊石頭,再找不到第二塊。
我努力回想,自己到底是怎么跌倒的。一回想原因就找到了──當(dāng)時我見爹媽在前面跑得快,加快腳步企圖趕上,不料左腳尖踢在右腳跟上,自己把自己絆倒了。
媽聽了我的話哭得更傷心:“哪有自己把自己絆倒的?這不是兇兆頭是什么?”
來到外爺床前,看外爺真的已經(jīng)不行了,氣息奄奄的。不過外爺當(dāng)時神志還清醒,貪婪地端詳著我,聲音顫顫地問我怎么掉了一顆門牙。
我回答說:“來看您的路上,我左腳絆在右腳上跌了一跤。這事真怪!”
外爺臉上很艱難地擠出一絲笑。那笑很凄慘,那笑是從他滿臉又深又密的皺紋里慢慢爬出來:“這有什么可怪的……人的跌跤,多是自己把自己絆倒的……”
這句話說完沒多久,外爺就安詳?shù)亻]上了自己的眼睛……
事后,媽多次說要帶我進(jìn)縣城安一個假牙,但家境很窘迫,錢總湊不夠,安牙的事就放下了。少了一顆門牙,我上學(xué)怕遭別人取笑,所以在人前總是盡量少說話,不得不說話時就低著頭小聲說話,想放聲大笑時忍著不笑,想嚎啕大哭時憋著不哭,這樣時間一長就形成了習(xí)慣,進(jìn)而養(yǎng)成了不在人前表露情緒的性格。
后來我上了大學(xué),參加了工作,到醫(yī)院安一顆假牙的錢是不成問題的,但覺得少了一顆門牙沒有什么不好的,懶得安。談女朋友時,她說我最可愛的地方就是門牙有個豁兒。當(dāng)時的女朋友就是我現(xiàn)在的妻子。
走上社會幾十年了,許多同事、同學(xué)都在仕途商道上跌得鼻青臉腫,我卻從沒跌過跤。一起議論起來,同事、同學(xué)們說我得益于沉穩(wěn)的性格。這種看法僅僅停留在表面,他們哪知道我心里有一盤磨,那磨時時都在磨著外爺臨終說的話……
選自《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