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淺予
她是美國一所名校生物系的高材生。1880年,她隨同丈夫——一位著名昆蟲學家,到美國農業(yè)部任職。當時有許多小朋友寄信到農業(yè)部,問一些“只有小孩子才想得出的問題”,比如:“袋鼠掉到水里后,前面的袋子會不會濕?”“鯊魚一天到晚吃別的魚,為什么不用刷牙?”
這些問題農業(yè)部向來是存檔處理,實際上就是不處理。而她認為回復這些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她抽出時間,認真地回答了這些別人不屑于回答的問題。這些問題對她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加之她的語言風趣幽默,因此,她的回復受到了小朋友們的熱烈歡迎。她由此受到啟發(fā):很多科學家的一生就是去挖鑿一口比別人挖得更深的水井,卻忘了孩子們所需要的只是用湯匙舀起來的一匙水。而這一匙水,或許可以引領他們走進如汪洋大海般的未知領域。
她的觀點得到了丈夫的贊同。這位出身底層、直到20歲之前還在當水手的昆蟲學家曾告訴她,在茫茫的大海上,有時候,一匙淡水勝過整個大海。她毅然投身兒童科學教育事業(yè),并因此成為美國著名兒童科學教育改革家。1923年,她當選“美國最杰出的12名女性”之一。這位名叫安娜·波茲芙德的普通女性,并沒有要刻意去做偉大的事,但偉大尾隨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