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藍藍藍
2000年冬天,我開始寫期刊。
算來,已經(jīng)將近十四年。聽起來,是那么漫長又寂寞的光陰,卻是我這小半生里,最動人的時光。
甚少回憶。
我的記憶力總是不好,在長長的年華里,我較少能記住大段大段完整的舊事。在回憶里固執(zhí)不去的是某些極細碎的小細節(jié),也許是某個瞬間陽光的明亮、空氣的味道,也許是被風(fēng)吹得鼓鼓的襯衫、樹葉的聲響……那些小細節(jié)緩慢而模糊地勾勒出我所記得的——青春的樣子。
相信,在這本書里,你能看見它們。這些青春里的故事,總是伴隨著風(fēng)、夏日香氣、不敗的花期。
它們是我記憶中永不消失的青春的味道。
寫了那么多年的期刊,也有過一段很虛浮的時期,需要用物質(zhì)來尋找安全感,挑剔稿費、追求數(shù)量,故事、隨筆、童話、策劃,校園、都市、婚戀,來者不拒。
然后,在經(jīng)歷了一段瓶頸期之后,忽然沉靜下來。
在寫稿十年之后,我不再接其他類型的稿子,只寫青春。每月接稿的數(shù)量也很少,不再逼迫自己。
用最從容的心態(tài),講述最年輕的故事。
文字,只為文字。
很欣慰自己某天可以做到這一點。
策劃這個合集的時候,責(zé)編小姐也問過我要不要選一些從前的稿子。我很果斷地搖頭。因此,如你們所見,最終成書的這些故事,基本上全是這幾年的新作,統(tǒng)一的風(fēng)格,青春、成長、純粹又純凈的情感。
我熱愛故事里的每一個角色,從不覺得因為虛構(gòu)而疏遠。仿佛,我回頭,我身后的時光就如故事里一般。
我不敢說會一直這樣寫下去,因為不知道會不會某天醒來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失去了講故事的能力。
這并不是我第一本短篇合集,但是,我可以說,你們在這本書里讀到的,一定是這些年來,我最愛的那個安安靜靜講故事的自己。
而且,與以往所有的合集不同的是,這本書的責(zé)編蕭晗小姐同樣是這本書里所有故事的期刊編輯。很幸運能有這樣一個契機,由我們兩個共同完成這份和青春有關(guān)的記憶,那么完整,毫無缺憾。
當(dāng)提起書里這些故事,也會念起曾經(jīng)的一些編輯。
感謝那些陪伴故事而生的歲月。
而親愛的你,我想象中青春美好的姑娘們(如果有男讀者請讓我喊你少年),我更感謝你們的不離不棄。
之前也有在微博發(fā)起過征名的活動,有好多姑娘甚至想了若干個名字,謝謝你們的用心。如我微博上所說,這些故事于我是散落在手里的珍珠。其實,那么美好的你們,對我來說,更是純白又動人的珍珠。
于是,最后還是用了其中一篇故事的名字《手信》做書名。
我穿過了十四年的時光,來到你們面前,將我手心的珍珠串成一串,贈予故事對面的你。
這是我,最想送給你們的,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