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遺產稅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終于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我國社會標志族群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也一路放大,貧富兩極分化造成的馬太效應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遺產稅對國人來講,是個陌生的話題。但當今社會貧富懸殊的態(tài)勢,給我國社會經濟、政治各方面的持續(xù)發(fā)展已經帶來隱患,因而遺產稅這個調整社會財富再分配的稅種也水到渠成地擺在世人面前。
遺產稅是政府賦予公民繼承遺產的法律權利。目前世界上已有百來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征了遺產稅,由于其面向極少數富人,因而屬于“小眾”稅。盡管這樣,遺產稅的征收對社會的經濟運行及對社會各階層各方面都會產生或大或小的沖擊和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甚至在實行遺產稅后,又被迫停征。因此,世界各國對遺產稅的制定、征稅力度及推出時機都是慎之又慎。
今年兩會期間,曾有高層官員提出,為調整稅種和稅收調節(jié)力度,建議國家加快遺產稅的出臺時間。我們認為,盡管遺產稅是屬于“小眾”稅,但國家和政府制定和推出該稅種,也是不容閃失的。倘若推出,在實行的過程中必須理性地按經濟規(guī)律辦事,要借鑒別國成功的經驗,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對國人特別是每一個納稅人來說,正確認識、理性對待遺產稅,也是當今社會經濟活動中,每個公民都要面對的課題,也是本期策劃的初衷所在。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