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撿來的奶奶
●李夢
2003年7月22日早8點,孫敬順像往常一樣,將寫著“在巫溪縣文峰鎮(zhèn)下車”的紙條遞到丈母娘手中,送她上了大巴車。10分鐘后,在汽車離去的轟鳴聲中,他給小舅子張世凡打去電話:“世凡啊,媽回去了,中午11點下車?!?/p>
如果一切順利,轉(zhuǎn)乘幾次車,10小時后張世凡就能在家門口接到母親。但這次,母親卻失蹤了。
張世凡等到深夜也沒有見到母親,給姐姐打電話才知道自己弄錯了時間——他把下車聽成了上車,錯過了尋找母親的最佳時間。他心亂如麻地趕緊跑到汽車站附近找,但跑遍了山頭,連老人的影子都沒見著。
兩家人每天都會叫上生產(chǎn)隊的隊友和自己一起找,貼尋人啟事,托人打聽。有時候因為一個線索,張世凡一走就是一個禮拜,再回來,常常蓬頭垢面,身上全是污泥。半年過去,幾乎所有親友都認定老人已經(jīng)去世了,姐弟倆卻始終認為母親就在這附近,等著他們?nèi)ソ印:髞?,張世凡在老家建起了一棟嶄新的樓房,在新樓旁邊保留了老宅,“母親會回來,她找不到以前的房子會傷心?!?/p>
2003年11月22日清晨,巫溪縣通城鎮(zhèn)清泉村的董永才一推門,就在自家院壩里看到一個陌生人?!八敃r背了一個背簍,身上黑黢黢的,感覺就像外面的流浪漢。”
流浪了3個月的老人一身襤褸,站在董家院壩的石盆里洗手。董永才試著和她交談,問了幾句后他意識到對方竟是一名聾啞人。在看到老人浮腫的雙腿和腳上又破又爛的鞋子后,他把老人請進家,讓妻子為她煮了一鍋面。
老人許久沒吃飽飯,吃完一碗,她摸了摸肚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接過主人家為自己盛的第二碗面條。董家人一向樂善好施,夫妻倆決定先把孤苦無依的聾啞老人留下來。
可待了三四天,老人卻背上背簍執(zhí)意離開。從她比比畫畫的手勢中,董永才明白,她打算一邊乞討一邊找家。
然而不到兩周,老人再次出現(xiàn)在董家門口。這一次,不僅衣服臟了,臉上也是泥,小腿凍得比碗口還粗……董永才忙不迭地招呼老人進屋,又吩咐妻子燒起柴火讓她取暖?!八欢ㄊ切湃挝覀兌?,走投無路才回來的?!?/p>
董家人決定,無論如何也要留下老人,直到幫她找到家人。
不知不覺,老人在董家已經(jīng)住了10年,她完全融入了新環(huán)境,端碗、掃地、帶孩子、幫忙喂豬。為了給老人治療角膜炎,家里花去了4000多元,全靠在外地打工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及時從外地寄錢回來。在董家,老人不僅不愁吃穿,逢年過節(jié),“兒子”“媳婦”們還會像對待親媽一樣,給老人壓歲錢哄她開心。按照當?shù)氐囊?guī)矩,他們連老人家以后的棺材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如果她走了,就由董家的晚輩送終。
久而久之,這份善行也在鄉(xiāng)鄰里傳為佳話,并被媒體報道出來。張家人第一時間看到了這條新聞。張世凡立刻讓兒子上網(wǎng)搜新聞,最終確定那位老人正是自己的母親。
幾天后,張世凡和姐姐一家敲開了董家的門?!皨?,對不起,我來晚了。”剛剛下過小雨的董家院壩,姐夫?qū)O敬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張世凡一把將母親抱在懷里。
看到張家人緊緊地抱在一起,董家兒媳唐大鳳也不自覺地哭了起來。在董家,與老人相處最多的就是唐大鳳,早上起來為她梳頭、洗臉,照顧她的起居,有時候還會帶著她散步。
離別前一天,老人一整天都跟在董家人的身后進進出出,仿佛要把家里的每塊地記清楚,要把家里的每個人看夠。唐大鳳為她梳好最后一次頭發(fā),她就像個孩子般緊握著她的手,把董家的小孫女抱在懷里,久久不肯放。
張家已經(jīng)很久沒有如此熱鬧了。但回家后老人卻感到空虛,她想起董永才夫婦,不知道他們的飯弄好沒,豬草喂了沒。
張世凡覺得母親回來后完全變了。看到她經(jīng)常一個人對著遠方流淚,他意識到在董家的10年朝夕相處,母親必定心中還有念想。他拉著母親指了指遠方,比畫著問母親是不是想他們了。老人點點頭,止不住地抹眼淚。
“那我?guī)慊厝タ此麄?。”一個禮拜后,老人果然又回到了董家。從那天起,張家和董家便約定,每年都一起陪老人過年。張世凡說:“他們把我的母親當作自己的母親一樣照顧,我也要把他們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對待,從此兩家人變一家人?!?/p>
2014年的春節(jié),董家院壩里顯得格外熱鬧。原本陌生的兩家人,因為對同一位老人的牽腸掛肚相聚在一起;也因為這10年的情分,他們成了一家人。
(初五摘自《家人》 2014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