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娜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論《史記論文》的評點成就及其批評史意義
閆 娜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史記論文》初刻于康熙二十五年,是清代第一部《史記》評點專著。《史記論文》指出:《史記》敘事或有虛構(gòu)成分,節(jié)奏多變;《史記》寫人注重軼事生色,語言富有個性化,角度多變。《史記論文》的評點,突破了傳統(tǒng)史學(xué)話語的桎梏,彰顯了《史記》的文學(xué)意義;《史記論文》的評點,借鑒了金圣嘆在小說和《史記》方面的評點成就,突破了明代《史記》評點以章法、句法、字法為核心的分析范式,為后代的《史記》評點和批評奠定了基礎(chǔ)。
《史記論文》;評點成就;批評史意義
《史記論文》,清吳見思著,初刻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是清代的第一部《史記》評點專著。此書對史記的章法、句法、寫人、敘事都作了較為詳細(xì)的評點,并對后世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各類《史記》輯評、目錄、藝術(shù)研究著作,如清代的《史記鈔》《史記集說》,當(dāng)代的《歷代名家評史記》《史記研究集成》《司馬遷的人格與風(fēng)格》等對其評語都多有引用。
《史記論文》的評點成就在對寫人和敘事的評點上,其對《史記》在傳記文學(xué)方面的精彩點評超越了明代以文章學(xué)評點為主的評點范式,豐富了《史記》的評點維度,對《史記》的藝術(shù)特色作出了更加全面的說明。
目前國內(nèi)對此書公開發(fā)表的研究有專著一部,論文四篇。這些著述對《史記論文》在敘事、寫人上的評點特色作出了較為詳盡的研究,但總體而論,目前的研究在以下兩方面仍稍有不足:一是對《史記論文》的重要的評點成就缺乏現(xiàn)代性的轉(zhuǎn)化;二是對《史記論文》在《史記》評點史和批評史上意義沒有厘清。
有鑒于此,本文擬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對《史記論文》在敘事、寫人兩方面的評點理論再作論述,以期能在更深層次上推進(jìn)《史記論文》的研究和《史記》評點史的研究。
在敘事方面,《史記論文》主要指出了《史記》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指出了《史記》敘事中或有虛構(gòu)的成分。如以下兩條評語①本文引用的評語均出自中華書局民國二十五年(1936)九月版《史記論文》。:
(1)“《史記》俱借事行文,此獨是司馬公憑空幻出一人,造出一篇文字,罵當(dāng)日士大夫,故回環(huán)轉(zhuǎn)折,極為盡意?!保ā度照吡袀鳌房傇u)
(2)正文:“秦將聞之,為卻軍五十里?!痹u點:“不必然也,初為魯仲連,后存故實也?!保ā遏斨龠B、鄒陽列傳》夾評)
第一條認(rèn)為,《日者列傳》實無其事,乃司馬遷杜撰,諷刺當(dāng)時的士大夫。第二條認(rèn)為,司馬遷此處的記載有夸張、虛構(gòu)的成分,其目的不是為了記載史實,而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在歷史學(xué)著作中,對以上兩條正文的真實性也持保留態(tài)度。對于《日者列傳》中的“司馬季主”,《史記》三家注、《史記質(zhì)疑》均不能確指。在第二條正文后,《史記質(zhì)疑》批到:“《通鑒考異》曰:‘仲連所言,不過論帝秦之利害耳,使新恒儼慚作而去則有之,秦將何預(yù)而退軍五十里乎,此游談?wù)咧浯笠??!?]1298可見就真實性來講,吳見思的這兩條推理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是指出了《史記》在敘事節(jié)奏方面的藝術(shù)特色。
首先是善置懸念。如《留侯世家》夾評:“前不說明,凡十四‘四人’字一路搖曳至此,忽然點出姓名,耳目一新,是文家養(yǎng)局之法?!边@里的“四人”指的是“商山四皓”,在《留候世家》中,這四人突然而來,幫呂后爭太子,劉邦都不得不從,但這四人的姓名,司馬遷卻遲遲不肯道出,從而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閱讀興趣,豐富了讀者的閱讀體驗。此處的“善于養(yǎng)句”主要指出了《史記》善于設(shè)置懸念的敘事特色。
其次是急轉(zhuǎn)生趣?!妒酚洝魏蟊炯o(jì)》中寫周勃欲誅諸呂,然呂祿、呂產(chǎn)各守南北軍,酈寄騙呂祿不成,賈壽又促呂產(chǎn)作亂,情勢已萬分危急,但呂祿突然放棄兵權(quán),事情從此逆轉(zhuǎn)。一路寫來,波瀾往復(fù)。吳氏評到:“前有呂產(chǎn)一促、呂須一怒,急矣,今又有賈壽一促,萬分危急、斷不可為,乃下文一傳、急出事機(jī),以見一路逼仄之妙?!?/p>
再次是張弛有度?!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中寫到垓下之圍,有這樣兩句話:“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眳鞘显谇耙痪湓u到:“正戰(zhàn)陣中,忽寫漢軍歌、楚王歌,點綴幽細(xì),另換一種筆墨?!痹诤笠痪湓u到:“寫得幽秀輕倩、非戰(zhàn)爭語,妙。”鴻溝之約后,項王一路敗退,劉邦集中所有兵力,齊詣垓下,準(zhǔn)備最后一擊。文章到這兒,已是滿紙金戈之聲。然而,太史公筆鋒一轉(zhuǎn),寫歌舞、寫美姬、寫寶馬,在肅殺之氣中忽繪一幽細(xì)境界,文章頓顯波瀾。吳見思此處主要指出了《史記》敘事張弛有度的特點。
就寫人而言,《史記論文》主要指出了《史記》以下三方面的藝術(shù)特色:
一是軼事出色。如《高祖本紀(jì)》評到:“高紀(jì)一篇,俱紀(jì)實事,不及寫其英雄氣概,只于篇首寫之,如慢易諸吏處、斬白蛇處。篇后寫之,如未央上壽處、沛中留飲處、病時卻醫(yī)處,寫其豁達(dá)本色。語語入神?!痹凇妒捪鄧兰摇分性u到:“寫絳侯聞?wù)f即危懼處、下獄不知置詞處、出獄自嘆處,俱得木強(qiáng)本意。故絳侯大功在誅諸呂、立代王一節(jié),乃反不明序,猶寫真者在頰上三毛,而不在面目軀體也,此文章家剪裁之法,如登山取仄徑、猶觀美人看鬢云蟬錮耳,操翰者不可不知也。”吳氏認(rèn)為,傳主的一生大略要靠實事的堆積。而傳主的神情氣度則要靠生活中的一些軼事去點染?!妒酚洝飞茖懘笫拢采茖戄W事。通過這兩方面的結(jié)合,《史記》于敘述傳主生平以外,又寫出了傳主的心靈世界。
二是個性化的語言描寫。如在《趙世家》中,趙武靈欲胡服,先于樓緩、肥義商量,然后分別說服公子成、趙文、趙造、趙俊。前二人是大臣,后四人是宗親,其中公子成又是貴戚。相談對象不同,趙武靈王說話的語氣各有差異。吳氏逐次評點、總結(jié)到:“一遍是一種語氣、一種文法?!保ā囤w世家》支評)這類評語很多,如“只就心、手、背出令,是與婦女之言語?!保ā秾O子吳起列傳》支評)“是床笫家常語?!保ā锻馄菔兰摇分гu)“句蓋曰吾有一處曾見子矣,甚明晰也,然記不起,是夢中人語妙?!保ā囤w世家》支評)
三是多角度的人物塑造。吳見思指出,司馬遷對于人物形象的刻畫非常靈活,有的直敘其事,并加自己的斷語;有的借書中人口中、眼中繪出。如“吳起少時一段乃借魯人口中說出,奇妙?!保ā秾O子吳起列傳》);“吾猶愛其以李將軍行軍方略,于程不識口中序出;廣之為人,反從射虎帶下;而其不侯殺降事,偶在王朔燕語點明。錯綜變化,純用天機(jī),有意無意之間,令人莫測?!保ā独顚④娏袀鳌房傇u)“相如之勇乃在秦王眼中看出?!保ā读H藺相如列傳》)
《史記論文》對《史記》在敘事、寫人這兩方面的評點,在《史記》評點史和批評史上意義重大。
首先,它從文學(xué)的角度對《史記》中“美”和“真”的關(guān)系作出了新的解釋?!妒酚洝烽g錄奇人異事,其敘事亦或有夸張、或有擬設(shè),不盡翔實縝密,故從漢代開始便遭到了不少批評。如揚雄說道:“仲尼多愛,愛義也;子長多愛,愛奇也。”[2]507劉勰說《史記》有“愛奇反經(jīng)之尤,條例躊落之失”[3]283。這些批評固然指出了《史記》作為一部史書的缺點,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古代知識秩序中“史”大于“集”,從而導(dǎo)致了《史記》的文學(xué)價值在史學(xué)話語中一直呈現(xiàn)被否定的狀態(tài)?!妒酚浾撐摹诽鍪穼W(xué)“求真”的桎梏,從文學(xué)的角度主動尋求《史記》中虛構(gòu)的地方,并對其進(jìn)行美學(xué)意義的闡釋,這是一種極具意義的突破。
其次,《史記論文》的部分評語極具現(xiàn)代意義的理論深度。趙白生在《傳記文學(xué)理論》中提出了“傳記事實”。他認(rèn)為這是傳記文學(xué)的作者在選材時所必須遵循的準(zhǔn)則。他說道:“傳記事實,狹義地說,是指傳記里對傳主起個性界定性作用的那些事實?!保?]14他引用了以下幾段話作為對“傳記事實”的具體說明:
(1)人的品德和劣跡并不總是體現(xiàn)在他們最杰出的成就中。相反,跟最大的圍攻或至關(guān)重要的戰(zhàn)役相比,不太顯眼的行為、片言只語、一句玩笑卻常常揭示出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2)傳主的某些表現(xiàn)和事件會給他帶來世俗的偉大,但傳記作家的任務(wù)不是動不動就去濃墨重彩地描繪這些表現(xiàn)和事件,而是應(yīng)該把重點放在家庭私事上,去展現(xiàn)日常生活的細(xì)枝末節(jié)。[4]9-11
概而言之,“傳記事實”指的是一些能夠反映人物性情的生活小事。兩相比較,便會發(fā)現(xiàn),《史記論文》的“軼事出色”基本等同于“傳記事實”這個理論范疇,極具現(xiàn)代意義上的理論價值。
第三,《史記論文》突破了《史記評林》以來以章法、句法、字法為核心的明代評點范式,為清代以后的《史記》學(xué)批評奠定了基礎(chǔ)。
明代《史記》評點著作眾多,除《史記評林》外,萬歷三年以后,尚有多部《史記》評點著作。但總體而論,有明一代,《史記》的評點專著基本不逾“時文眼”的評點籓籬?!妒酚浽u林》已有定論,此處不再贅述?,F(xiàn)就天啟五年以后的《史記》評點著作作一概述。有關(guān)天啟五年以后的著作,各家目錄、提要記載不一,現(xiàn)揀要列表,見表1。
表1 天啟五年以后《史記》評點著作輯要表
從各種提要來看,表1這六部著作,基本不脫時文習(xí)氣。如對于鄧以讃的《史記輯評》,《史記書錄》認(rèn)為:“其評語不脫劉須溪、孫月峰、陳明卿等之習(xí)氣,以評時文之法評《史》,豈有當(dāng)哉!”[5]177對于鐘伯敬的《史記輯評》,《史記書錄》評到:“伯敬乃括楊慎、李元養(yǎng)、茅坤、凌稚隆所為論說,稍加剪裁,或間出己意,亦不過如評時文,爭論文句之長短,堆陳浮詞而已?!保?]179《孫月峰先生〈批評史紀(jì)〉》國內(nèi)罕見,但孫緒尚有《孫月峰評經(jīng)》一書,四庫全書總目謂:“鑛乃竟用評閱時文之式,一一標(biāo)舉其字句之法,詞義纖仄。鐘、潭流派,此以兆其先矣?!保?]444則其《史記》評點應(yīng)與此書差異不大,仍在字法、句法上下工夫。
由此而論,就明代的《史記》評點專著而言,《史記論文》在敘事、寫人上的評點是一種范式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批評史意義。
此外,就整個《史記》評點史和批評史而言,《史記論文》的意義不止于此。由明至清,《史記》評點大都從兩個維度展開:一是從文章學(xué)的角度,即章、句、字的評點;一是傳記文學(xué)或小說的維度,主要涉及敘事節(jié)奏、情節(jié)、人物形象塑造。前者主要體現(xiàn)在《史記》評點專著之中,后者由金圣嘆首開其端。對于這兩個維度的存在,學(xué)界早已達(dá)成一致。但這兩個維度何時結(jié)合,并以評點專著的形式出現(xiàn),這一直是《史記》評點史和批評史上的一個疑題?,F(xiàn)在,經(jīng)過以上對明代中后期評點專著的勾勒,我們認(rèn)為,這種結(jié)合,最早應(yīng)在《史記論文》中出現(xiàn)。并且,通過一些比較,我們還可發(fā)現(xiàn),相對于金圣嘆,吳見思在評點方面有較大程度的突破。比如,金圣嘆認(rèn)為《史記》是“以文運事”,《水滸傳》是“以文生事”[7]20,即《史記》重材料安排,《水滸傳》重情節(jié)虛構(gòu)。這是金氏最著名的論斷。但如前所述,吳見思不僅指出了《史記》“運事”之長,還指出了《史記》間有虛構(gòu)性。再如對“個性化語言”的討論,金氏主要限于《水滸傳》,在有關(guān)《史記》的評點中并未論及,吳見思卻在《史記論文》中多有評點。
總之,《史記論文》在《史記》敘事、寫人上多有發(fā)明,這些評點,或具理論深度,或破千古成見,引進(jìn)并改造了金圣嘆在小說和《史記》評點所建構(gòu)的評點范疇,突破了明代《史記》評點專著的分析范式,為后來的《史記》評點和批評奠定了基礎(chǔ)。
[1][清]梁玉繩.史記志疑[M].北京:中華書局,1981.
[2]汪榮寶.法言義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7.
[3][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6.
[4]趙白生.傳記文學(xué)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5.
[5]賀次君.史記書錄[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8.
[6][清]紀(jì)昀,陸錫熊.欽定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97.
[7][清]金圣嘆.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7.
【責(zé)任編輯 詹歆?!?/p>
A Research in the Achievements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Comments on Historical Records
YAN Na
(Graduate School,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
Comments on Historical Records,pressed in the twenty fifth years in Kang Xi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is the first monograph in comments of Historical Records among the Qin dynasty.Comments on Historical Records put forward that there are some fictions in Historical Records and that the plots of Historical Records are varied;it also points that by writing some trivia and personalized language,Historical Records successfully portrays the characters.Comments on Historical Records introduced and reconstructed the category created by Jing Shentan in the comments of Historical Records and fiction,which is a breakthrough,constructed in the Min dynasty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mments on Historical Records in the later.
Comments on Historical Records;achievements in comment;historical significance
K207
A
1009-5128(2014)22-0025-04
2014-09-28
閆娜(1982—),女,山西聞喜人,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