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增堯
素有文壇元老、文學大師美譽的梁實秋,可謂周身都光耀著羅曼蒂克的心懷,當他步履蹣跚地邁過古稀之年的門檻后,居然還激情奔放地追求一位尚未婚嫁的當紅影視明星。
由歲月留給他倆的印跡來說,一位是老態(tài)龍鐘、年高歲暮,一位卻是風華正茂、風姿綽約。不過,這僅是在蕓蕓眾生眼中的表象。崇尚羅曼蒂克的大才子卻壓根兒沒將自己的形態(tài)放在心上。他覺得,人生似花,愛便是花的蜜,而這蜜焉能是青年人的專利!那些拿著年齡、相貌諸尺度去挑選對象的人并非是真正懂得愛的人,甚至是不懂得生活的人。
1974年4月,梁實秋的發(fā)妻離世而去,痛不欲生的他將自己的哀思編織成讓人魂牽夢縈的文稿《槐園夢憶》,交遠東圖書出版公司出版。在臺的諸多文壇友人擔憂他沉湎于心靈之痛不能自拔,遂邀他赴臺校閱《槐園夢憶》的清樣,以便沖淡郁結(jié)在他心中的塊壘。10月19日,梁實秋便由美赴臺。一個偶然的機緣,梁實秋和韓菁清相遇在遠東圖書公司咖啡廳。初見韓菁清,梁實秋當即被她生氣勃勃、光彩照人的英姿所吸引,而韓菁清誠摯的神態(tài),親切的目光更似湖水之碧使他喜不自禁。兩人暢談文藝圈軼聞趣事,暢談影視藝術,暢談人生感悟,暢談莎士比亞……共同的話題、相近的愛好,頓時拉近了兩者的距離。在熱切的長聊中,梁實秋覺得聰慧俏麗的韓菁清已啟開了自己的心靈之門,沉寂多時的身上又感受到了那種三月春風解凍的熱情,逝去的火焰又重新開始燃燒,喑啞的聲音又重新開始轟鳴。熱血沸騰的他已全然忘卻自己已是西邊快要落山的太陽,仿佛年輕人般滋生出似電之般的情愛來,毫無顧忌地向韓菁清表露自己的愛慕之意。
風韻過人的韓菁清到底難有他那樣的豪氣,難有他那種超越時代的羅曼蒂克心懷,雖然梁實秋的博學、溫良、幽默等打動了她的心靈,使得她舉首仰慕,但心中的定位卻是“忘年交”,而非“忘年戀”。更何況,羽筆縱橫的他,如今已集糖尿病、助聽器于一身。走路亦是“著地拖”,若結(jié)婚的話,圈內(nèi)外不堪入耳的冷嘲熱諷姑且不去說它,自己的名分還是“續(xù)弦”呢!要知道,長年來,不知有多少文人政要真心誠意地向自己求過婚,可自己卻總未允諾……
面對韓菁清的婉拒,梁實秋卻并不怨天尤人。一向信奉精誠能感動上帝的他不遺余力地發(fā)動了驚世駭俗的情書攻勢,短短的兩個月時間,他將對韓菁清的愛意化作了90封情致熱烈、文筆誘人的情書,而這竟是在天天晤面的情況下。
一封封綿延不絕的愛情證書像孕著晨曦、孕著芬芳、孕著光明的天使來到了韓菁清的衾枕、妝臺,成了她思緒的親切伴侶,使她在猶豫彷徨中呼吸到美好的生命的氣息,將她生皺的心熨燙得舒舒暢暢、平平整整。傳統(tǒng)的偏見悄悄退卻了,愛的天幕徐徐敞開,明媚的陽光開始朗照韓菁清的心空。超越了世俗境界的韓菁清終于接納了梁實秋羅曼蒂克的追求,兩人的靈魂終于摟在了一起,轟動臺島的曠世情戀終于水乳交融,世界文學史上終于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話。
一個人的思想愈被愛情的力量所激動,就愈會發(fā)出強烈的光輝。在伊甸樂園中盡情享受愛的甜美的梁實秋文如潮涌,不僅《梁實秋論文學》、《梁實秋札記》、《白貓王子及其他》、《雅舍小品》等綿綿問世,還以整整七年的心血凝成了洋洋百萬言的曠世之作《英國文學史》,真是“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
我曾經(jīng)細細思忖:要是梁實秋這一羅曼蒂克的求婚被對方斷然拒絕,那么,陷入失戀的痛苦深淵中的他,還能夠精神煥發(fā)地寫出這么多出類拔萃的杰作么?當然,事實上,梁實秋的“傾城之戀”已經(jīng)馬到功成,我們也就無須多化精力予以猜測了。不過,在人生的長旅中,“愛情賜予萬事萬物的魅力,其實決不應該是人生中短暫現(xiàn)象,這一道絢爛的生命的光芒,不應該僅僅照耀著探求和渴慕時期,這個時期其實只應該相當于一天的黎明,黎明雖然可愛、美麗,但在接踵而至的白天,那光和熱卻比黎明時分更大得多。”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肺腑之言卻仍然值得我們捫心思索,細細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