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黎
《帽子》
帽子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名聲、頭銜,它為人們保暖、遮陽、裝飾,滿足著人們的身心需要,卻又暗藏著許多秘密。服裝世界、魔術表演、網(wǎng)絡世界和人生世界都有各種帽子,帽子關乎外表、身份,也可能關乎內心、人性,還可能關乎文化呢,白帽子、灰帽子、黑帽子、高帽子、黃帽子、小紅帽、大蓋帽、戴帽子、摘帽子……每一頂帽子都可能會有一個特別的故事,每一頂帽子下都會有一顆特別的心,不知哪一頂你會特別有興趣呢?
《第一次登臺》
“人生若只如初見”,人生該有多少個第一次心動!第一次登臺,登的是撫今追昔的名勝樓臺,還是舞臺、獎臺或講臺?或者,登臺做官、登臺走秀?還記得那個第一次登臺的前前后后嗎,還記得觀看別人第一次登臺的場景嗎,有什么特別的體驗呢?為了這個第一次登臺,周圍的環(huán)境、人以及你的內心有什么不同尋常的嗎?臺上臺下,臺前臺后,都發(fā)生著什么?那一定是非常值得記錄的!——就算你還沒有登過臺,那也毫無關系,那就好好想想你將以怎樣的姿態(tài)第一次閃亮登“臺”吧!
《罰站》
難道罰站就一定是嚴格和愛嗎?難道被罰站就一定很丟人嗎?難道罰站就一定是有理由而不是因為誤會和成見嗎?被罰站的一定是壞學生嗎,沒有被罰過站的就一定是好學生嗎?罰站真是一件太可惡的事情了!特別是在炎炎夏日或凜冽北風之下,罰站真不是個好事情!但是,好像,有時候罰站這件事情也不完全那么討厭,因為一貫是坐著的,而站著自然有一些新體驗;有時候看起來被懲罰的是那個站著的人,說不定受折磨的還是那些坐著的呢!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學校,或者其它場合,罰站都是異于尋常的。寫出你的經(jīng)歷吧,比起羞愧和氣惱來,成長才是硬道理。
《喜歡臭美的人》
這年月,到處都是臭美的人,天天都有網(wǎng)絡紅人自詡貌美而臭名昭著,像郭美美是臭美得讓人惡心憤怒,芙蓉姐姐是臭美得讓人啼笑皆非,鳳姐則是臭美得讓人憐憫同情。這樣的臭美,不是美,反而是臭!但誰說臭美又不是一種可愛呢?你身邊有沒有特別親近的人,臭美起來可真是要把人萌翻了?他們喜歡臭美,但拒絕惡俗,他們喜歡炫耀,但并不過分,他們接受善意,也理解批評……他們喜歡臭美的背后,原來還藏著溫暖的愛意。只是,不知道你身邊最讓你五味雜陳的是哪種喜歡臭美的人呢?這種喜好是死性不改還是戛然而止了呢?重要的是,你是怎么理解這些喜歡臭美的人的呢?
《走錯門》
天下囧事無奇不有,走錯門算一樁吧!本來要進某個門,結果進了某個門,最后才知道不是那個門,不是有“上錯花轎嫁對郎”嗎,不是說“人生就是將錯就錯”嗎,的的確確錯也有錯的美麗,錯也有錯的哲學哦!我們不是常常因為走錯,而后才有邂逅嗎?但也可能走錯門會成千古恨!連《圣經(jīng)》都要警示世人要善于抉擇走“寬門”還是“窄門”!誰能保證自己絕不走錯門呢?走錯了門,你看到的景象是不是很特別呢?那個錯,那扇門,讓你想到了什么不得不寫的故事和體會呢?
《吃醋的樣子》
醋是日常飲食的必需品,吃醋既是一種普通的飲食行為,也是重要的心理情感體驗過程。某個人、某種行為、某個場景都可能誘發(fā)吃醋的行為或心理,對于吃醋而言,我們要注意到的是,吃醋之前的味覺體驗和心理體驗都是有一種狀態(tài)的,因此,在寫“吃醋”時,要注意到情境的變化、感覺的差異和心理的對比,對“吃醋的樣子”的特寫也才能更加鮮明、生動。而吃醋的樣子,會給見聞者帶來什么心理反應呢?如果關注一下,說不定也會寫出劉姥姥在大觀園講完“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鼓著腮幫不說話引來的效果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