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玲
【內容摘要】從目前初中升高中考試的題型看,閱讀理解題所占的分值較大,但閱讀教學仍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現階段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主要存在教學思想及方法落后、語言知識功底差等問題。將閱讀過程分為不同的階段并采用不同的閱讀理解模式,可以實現不同的閱讀教學目標,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課 快速閱讀 仔細閱讀
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對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要求,然而從當前初中英語教學情況來看,閱讀教學仍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由于在閱讀教學中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學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導致閱讀教學的效果不盡人意。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筆者通過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及研究發(fā)現,將閱讀過程分為不同的階段并采用不同的閱讀理解模式,可以實現不同的閱讀教學目標,下面就以筆者十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經驗,結合仁愛版九年級英語第三單元Topic2 Section D為例對這一問題進行講解。
一、導入背景
為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過程中,導入相關的背景介紹是很有必要的,這將為下面的閱讀做好準備工作。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不能單純地認為導入背景只是做了一些無用功,只是在浪費教學時間,其實并非如此,背景的導入過程其實也是對學生的思維的一個引導過程,在此過程中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思考,從而自然過渡到后面的閱讀之中。
教材中很多文章所涉及的話題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在進行教學之前組織學生討論相關話題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和能力。本課可以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之間的差異,What i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Can you give us some examples?討論結束時可以提出這個問題:How did these differences come about?然后進入課文學習英語與美語的發(fā)展史。
二、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要求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通讀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并不要求認真去探究那些細微末節(jié)的地方,只需從表面層次加以理解,無須過多地深入。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能力是實施英語素質教育的必須要求。
當然,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所選取的題材不能是學生學過的或是很熟悉的相關內容,應該是那些對于學生來講比較陌生的、初次接觸的文章。因為選取的題材是以前沒有接觸到的,學生在閱讀時必須以較快的速度自上而下的瀏覽,并最大限度地從文章中獲取相應的信息。在此過程中都是應該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閱讀習慣,避免在閱讀過程中因為某個或某些生詞而停滯不前,影響閱讀的速度。
因而,在快速閱讀這一階段設計一個合理的教學方案十分重要,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方案:
1.引入教學中所要運用到的題材,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故事導入、設置懸念、直觀導入等進行引入。
2.規(guī)定一個合理的時間,進行快速閱讀??梢酝ㄟ^范例,向學生講解略讀法、跳讀法、組讀法等各種快速閱讀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加強訓練,做到學以致用。
3.通過相關檢測方式對快速閱讀效果進行檢測。檢測的形式很多,可以采用問答題、判斷題、選擇題以及填圖表等多種形式。
三、仔細閱讀
仔細閱讀即精讀,這就要求學生要細讀多思,反復琢磨,反復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華。精讀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綜合理解能力,其核心是理解,與快速閱讀不同的是,這種理解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較深層次的。在此階段的教學中通過引入圖式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加輕易地理清文章的思路,認清不同題材的課文在結構上的不同之處,便于理解。這一階段的教學可以設計成如下形式:
1.仔細閱讀課文,抽取課文中重要的信息內容。其閱讀方式較靈活,可以采用全文閱讀,也可以結合后面的答題進行分段或是多段閱讀。
2.通過題目對所獲取的信息內容進行檢測,看是否正確或是存在遺漏的地方。題目形式除了問答、選擇、判斷外,還可以采用討論的形式。
3.通過學生的討論發(fā)言以及教師的總結歸納等多種形式對閱讀進行分析和評價,加深理解。
附上閱讀理解問題題目: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What countries did British people bring the language to?
通過第二遍的閱讀對課文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理解后,學生獲取信息并進行分析整理的能力也將有所提高。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與快速閱讀一樣,精讀也應該有時間的限制,只是所花的時間比快速閱讀稍長。
四、閱讀后總結
在學生對課文有了較深的理解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中所涉及到的語言方面的知識,這對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要充分認識到閱讀能力與語言學習之間相輔相成的密切關系。這一階段的教學方式可以設計成以下形式。
1.通過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單詞進行分類歸納,及以對文章的段落進行歸納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通過引入同義詞,以及多義詞進行區(qū)分,對課文中的長短句以及從句的分析及歸納加強對語言知識的鞏固。
3.對課文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靈活運用,以口述等多種形式展開討論、交流,對知識點進行練習,做到活學活用。
附上練習題如下:
(1)Use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to retell the passage:
differences, come about, force, in the beginning, little by little, take in, all the time.
(2)Review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passage and try to use it in the sentences with context.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緩慢過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根據處于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閱讀能力與語言知識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密切關系。當然,閱讀能力的提高與學生的個人努力是分不開的,只有平時多加練習,不斷積累,不斷鞏固,才能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秀云. 如何改善農村中學英語的教學方式,《新課程學習》,總第120期.
[2] 溫海芬.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廣東教學·教育綜合》,2013年第7版.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紫金中學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