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fēng)慕竹
書法家的字都很值錢,正因如此,倘若沒有點(diǎn)真交情,縱是方寸墨寶,也很難討得。不過凡事都怕有心人,歷史上一些人卻自有辦法,將字“偷”來。
唐代的張旭以草書聞名,與懷素并稱“顛張醉素”。有一年,他被任命為蘇州常熟尉,主管地方治安。不久,就有一位老頭兒遞上一紙?jiān)V狀,要求法官判決。張旭審理后,在狀紙上洋洋灑灑,寫下了判詞,老人拜謝而去。
沒過幾天,那個(gè)老頭兒又來了,張旭接過狀紙一看,又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由大怒道:“你竟敢用閑事來屢次騷擾公堂?”老頭兒嚇壞了,趕忙跪下說:“我這次確實(shí)不是來找您理論事情的,您批示狀紙的字寫得太奇妙了,珍貴得可以放在篋笥中收藏起來,所以想再次得到您的墨跡?!?/p>
張旭聽后感到很驚異,問他說:“你何以如此喜愛書法?”
老頭兒回答:“先父受過文化教育,還有著作遺留在世。”
張旭讓他取來一看,老頭兒的父親果然擅長書法,于是不再責(zé)怪他,在他的狀紙上欣然提筆,老頭兒高興地走了。
(摘自《知識(shí)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