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香
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因此,古往今來,中國家庭留下了不少“家教聯(lián)”,令晚輩耳濡目染,成為“言傳”和“身教”的典范。
明朝書畫家徐渭,晚年曾撰寫一副令人費解的家教聯(lián):“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贝寺?lián)妙在一個“好”字,語意雙關,耐人尋味:少年時期正是讀書好時光,可惜不知讀書的重要不喜歡讀書;年紀老了,懂得讀書的重要,想好好讀點書,可是老眼昏花,力不從心已經(jīng)不能好好讀書了。告誡子孫珍惜時光,趁早好好讀書。
皇室家庭也不例外。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時貪玩,無心讀書。他父親興獻王心中擔憂,將他關在書房里,罰抄一副家教對聯(lián):“讀書好練武好學好更好;創(chuàng)業(yè)難當權難知難不難?!币?guī)定每天抄100遍,否則鞭笞。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頓悟父親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親面前請罪。從此,把這副對聯(lián)掛在書房里,用功讀書。
郭沫若曾于1940年,為其侄媳魏蓉芳題寫一聯(lián):“莫學芙蓉空有面,應效芬芳發(fā)自心?!贝寺?lián)用蜂腰格嵌入侄媳婦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導她要誠實做人,表里如一。
老舍在女兒出嫁后,十分關心女兒女婿的生活,給他們寫了一副對聯(lián):“勞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鹽休浪費,勤儉持家?!睘榕畠旱纳钭髁碎L遠規(guī)劃,愿她治家有道,健身有方,體現(xiàn)了慈父對女兒的愛護和關心。
家風是什么?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管社會如何變化,誠信、正直、勤奮等核心的價值觀念,應被長久堅守,這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