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有
[摘要]學員社團是青少年宮實施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的重要載體之一,對促進青少年宮文化建設、提高學員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蘭溪青少年宮充分認識到了學員社團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各項目培訓中全面鋪開了學員社團建設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就我宮在各類社團建設與管理中遇到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展開討論,并進行思考和改進做法。
[關鍵詞]青少年宮 學員社團建設 問題 對策
青少年宮的教育始終帶有“個性化培養(yǎng)”的鮮明特色,個性化教育最適宜的土壤就是以學員共同的興趣、愛好組織而成的各種學員社團。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青少年宮如何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開展社團建設,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成了青少年宮校外教育模式運行的必然課題。對此,我們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F把我們的問題、思考和做法寫出來,與同行交流。
問題一:學員流動性大,社團穩(wěn)定性差
青少年宮的社團、社員來自全市不同的學校,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而參加同一社團。由于分布范圍廣,社員行動受制于所在學校的教學計劃和活動安排,使得社員流動大、穩(wěn)定性差,經常換新面孔,能多年自始至終堅持到底的社員微乎其微。特別是一些老社員的流失,給社團組織建設和活動質量提升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對此,我們從兩方面做了努力:一是提高社團活動含金量?;顒釉O置強調趣味性和知識性,讓參加的社員感興趣,能學到東西。二是走校內外聯(lián)辦之路。我們依托學校特色招募社員,同時選拔有專業(yè)特長的教師擔任社團的指導老師,使宮校雙贏,不但社員基本穩(wěn)定,而且有效整合了學校的各方面資源。
問題二:活動形式培訓化,社團建設質量低
目前,很多社團組織者,基于安全考慮,或者為了省心了事,往往活動培訓不分,甚至以培訓教學代替社團活動,使得社團活動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乏味,缺少科學性、藝術性、趣味性,直接影響了社員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
為了克服社團倦怠,延續(xù)建團之初的活躍和生機,我們從宮層面出臺了社團量化考核標準,保證了社團活動的實踐性和趣味性。同時積極協(xié)調各項目社團與校內、兄弟宮之間同類社團進行交流,尋找結合點,聯(lián)辦一些社團活動,既增強了社團活動的組織力量,又節(jié)省了活動經費,擴大了社團的影響力。
問題三:社團建設缺少策劃,活動難以形成特色
青少年宮社團多而齊全,普遍缺少社團規(guī)劃和活動策劃,活動組織質量普遍較低,沒有什么特色可言。有些社團跟“興趣小組”幾乎沒有什么分別,甚至在向課堂培訓的模式靠攏,使得青少年“從教室走進教室,從課堂走向課堂”。這就違背了社團建設的最初意義,難以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如何讓社團站穩(wěn)腳跟,辦出特色?這需要社團組織者、指導教師和社員們全力以赴,最重要的是社團要有自己的精品和特色,這是社團是否有生命力的主要指標。我們邀請市教科所、上級青少年宮等單位專家擔任我宮學員社團建設顧問,針對不同社團的特點和規(guī)律,對社團進行了策劃和指導,讓社團活動逐步形成積極向上、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局面。
問題四:管理制度缺失,社團運作不順
目前,青少年宮的社團,制度建設滯后,社員進出比較隨意,只要交納了培訓費用,愿意參加就可以成為社員,沒有參加社團的條件和手續(xù)。如此放羊式的松散管理,使得社團的運行很不順暢。社員頻繁流動,骨干走馬燈式的更替,社團各種活動、計劃、思想不能保持連續(xù),更談不上積累、沉淀優(yōu)秀的社團文化了。
對此,我宮在教管部的牽頭下,制定了一系列的社團管理制度。要求每個社團建團有社團章程,吸收社員要有資質條件,學員入團要填寫申請,退團要辦理手續(xù)。每年年初要制定社團活動計劃,每次開展活動要設計活動方案,社團活動經費要有單位的預算保障,年底要形成相應的資料存檔。在規(guī)范的管理下,我宮的社團建設逐步走上了健康的發(fā)展軌道。
問題五:指導教師配備不足,社團深度鮮有觸及
目前,社團的指導教師基本以宮內專職教師為主,少部分是社會兼職。受自身編制局限,專職教師人數有限,既要負責社團的管理和培訓,又要負責活動的組織落實,明顯力不從心,指導質量難以提高。社會兼職的指導教師也問題不少,具體的活動和管理難有精力涉及。這種種因素,導致了社團指導力量的不足,社團建設的深度自然也難以達到了。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我們的方法是:首先,宮里制定政策,要求所有教職員工必須帶領或指導一個社團,社團工作業(yè)績作為崗位聘任、評優(yōu)評先的條件之一。其次,同關工委、老年大學等單位聯(lián)系,利用他們專業(yè)廣泛、經驗豐富、時間充裕的特點,聘請他們擔任社團指導教師。宮里也定期聘請有關專家對社團指導教師進行社團建設的培訓和指導,一提高社團活動的層次。
問題六:社團積淀不足,銜接傳承不夠
目前,青少年宮的社團建設還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社團活動的繁榮與熱鬧中,還沒有關注到社團文化的積淀、傳承問題,品牌化和特色化自然也難以形成。一方面,是社團組織者的短期行為因素,只重視自己任期活動的開展,缺乏對下一任社團組織者的培養(yǎng)和承襲;另一方面,是指導教師缺少社團文化傳承意識,沒有對社團文化進行積淀和挖掘,并最終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對此,我們認為,首先,青少年宮的教職員工要有全局意識,充分認識社團建設的重要性。其次,社團的組織者和指導教師要開展研討,梳理好社團的發(fā)展脈絡,理清社團建設的理念和宗旨,完善社團建設的定位,總結出社團的文化特色。再次,全體社員要開展學習和討論,認同社團的理念和文化。在此基礎上設計和開展的社團活動,就會帶上自己社團的特點和烙印,經過積淀,最后自然會碩果累累。
總之,加強青少年宮的社團建設,是青少年個性成長的需求,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作為青少年宮人,我們要牢牢把握當前形勢,不斷加強社團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發(fā)揮社團活動的素質教育功能,從而讓我們的青少年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婷琨.建組織,統(tǒng)內容,講方式——青少年社團建設“3S”原則.中國校外教育網,2010-05-12.
[2]錢品花.校外教育中社團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中國校外教育,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