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繼中共官方媒體持續(xù)駁斥西方普世價值觀之后,中共中央組織部近日發(fā)布《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要求各級干部“防止在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公民社會等言論的鼓噪下迷失方向”,并要求中共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作為必修內容。
由中組部出面加強各級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顯示中共對黨內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存在的“混亂現象”和“被滲透危險”十分擔憂,宣傳部門駁斥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公民社會等言論的“鼓噪”,也要求中組部把比較抽象的理想信念作為考查干部的重要標準,促使各級干部認真對待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攻防戰(zhàn)”。
編譯:那凡
韓國《朝鮮日報》2014年7月7日
來自熊貓的負擔
熊貓是中國獨有的珍貴動物,常被中國政府贈送給友好國家。此次習近平訪問韓國,決定向韓國贈送一對大熊貓。但是贈送的大熊貓并非免費,每對大熊貓每年中國都要收取100萬美元的租借費。熊貓的飲食費用也不容小覷,每天要提供竹筍和牛肉、豆粉、大米攪拌在一起做成粥或面包的“主食”,另外還要提供40公斤新鮮竹筍作為“零食”。而且中國租借大熊貓時會像“捆綁銷售”一樣跟來兩名飼養(yǎng)員和一名獸醫(yī)。韓國政府要向他們支付月薪并提供食宿。再加上修建和維護熊貓專用展館,除了年租金之外還需要很大一筆費用。在這之前,韓國也曾經接受過來自中國的兩只大熊貓,不過由于金融危機的發(fā)生,韓國政府無力支付龐大的飼養(yǎng)費用,熊貓被提早歸還給中國。
編譯:竹溪
印度《印度時報》2014年7月13日
盧比的野心
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與此同時,印度盧比的地位也在逐年上升,有機構認為未來二十年內盧比能夠挑戰(zhàn)人民幣的地位,與世界儲備貨幣掛鉤,在國際上進行交易。
由于中國未來社會面臨著龐大的福利負擔,經濟發(fā)展不可避免地將會放緩,這給了印度經濟超越中國的可能。人民幣和盧比都有可能在國際上被當作儲備貨幣來交易,但是前提是兩國進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以讓其成為可能。研究認為,到2040年,印度經濟將挑戰(zhàn)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如果印度能實現維持增長所需要的必要內部轉變,那么盧比可能在2040年后成為最強勁的全球貨幣。
編譯:羅生
美國《紐約時報》2014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