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平
文章不厭百回改。老舍先生說:我寫作中有一個竅門,一個東西寫完了,一定要再念,念給別人聽,看念得順不順?準確不?別扭不?邏輯性強不?葉圣陶先生說: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在口頭上說說看。兩位老先生的話都是強調(diào)朗讀對于修改作文的重要性。由此看來,修改作文時,“讀”是一個最重要的手段。
在一次輔導學生修改習作《秋天的樹葉》的過程中,本人以“讀”為手段,進行了一次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自讀,字詞、標點正確規(guī)范了嗎
作文課上,學生一般在教師的指導后,結(jié)合平時生活經(jīng)驗和細致觀察,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寫出一篇作文。課堂當場作文,同學們都是一氣呵成,有時連不會寫的字都來不及查字典。因為作文中查字典,一是會打斷思路,二是比較費時,所以不會寫的字當時常常用拼音代替。作文時學生一般不會對每句話、每段話來細細思考,認真斟酌。
第一步,我要求學生大聲的讀一讀自己的習作,仔細地找一找用拼音代替的字,寫錯的字,用錯的詞。學生邊讀邊找,先用不同顏色的筆圈畫出來,然后翻閱字典查找,再修改。
通過第一步的讀,學生能基本掃除字詞方面的不足。
例如:十月金秋,整個城市被秋風攏罩著,這天晚上,我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幾片楓葉從我的身旁的一棵樹上落了下來。
改為:十月金秋,整個城市被秋天籠罩著。這天放學,我在回家的路上走著,一陣風吹過,幾片楓葉從我的身旁的一棵樹上飄落了下來。
讀一讀,就把幾個錯別字找了出來,還使句子更通順了,進步還真不小。
有的學生通過朗讀,還能發(fā)現(xiàn)標點用的不妥。例如:遠遠望去,整棵樹就像掛滿了銅錢一樣,風一吹來,一片片葉子搖晃著,格外好看,真令我歡喜。
改后:遠遠望去,整棵樹就像掛滿了銅錢一樣,風一吹來,一片片葉子搖晃著,格外好看,真令我歡喜!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感嘆號,卻把作者驚喜的感情更強烈的表達了出來,這難道不是朗讀的功效嗎?
二、互讀,語言更順暢了嗎
人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當形成語言以后,也會按原來的思維習慣來看問題。所以即使自己的那種思維方式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時候自己也不一定能夠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學生也不例外。如果讓他們捧著自己的作文,一遍又一遍地朗讀修改的話,在第一次基本修改后,就基本上不會有什么所進展了。他們的思維會固定在自己的語言習慣里,他們會認為自己寫得夠好了。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同桌讀,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以旁觀者的身份來聽一聽自己的作文,品一品自己的作文,更主要的是同學可以用他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幫助修改。
第二次修改,我要求學生,同桌互相輪流大聲地讀,一人讀,一人認真聽,一邊聽一邊思考。學生有了思考和判斷的時間,同時也會瞬間產(chǎn)生靈感。同時,第二次的互讀修改,錯別字就更無處藏身了。
例如:十月金秋,整個城市被秋風籠罩著,這天晚上,我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幾片楓葉從我的身旁的一棵樹上落了下來。
改為:金秋十月,天高氣爽,整個城市彌漫著甜甜的秋香。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陣秋風吹來,啊,真涼爽啊!遠處楓樹紅了,紅彤彤的,像一團團的火苗匯聚而成。我不由得快步走近它,幾片楓葉隨風飄來,落在了我的身旁。
顯然第二個片斷更順暢了。
三、共讀,情景更完美了嗎
小組共讀互改組評是第三次修改作文,形式還是讀作文。要想保證這種評改方式的有效性,教師首先要組建好評改小組。評改小組的成員應按好、中、差進行合理搭配,便于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然后選定作文基礎較好、有一定評改能力、工作認真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組內(nèi)成員作文評改時的解惑、審核等工作。在整個互改組評的過程中,教師要自始自終地進行巡視監(jiān)督,對批改能力弱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對組內(nèi)成員爭論不下的觀點進行“仲裁”,及時肯定學生的評改成果,關(guān)注學生在互改中漏掉的重要內(nèi)容。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小組內(nèi)四位成員共同修改,取長補短,效果也是明顯的。
例如:夏天很快過去了,秋媽媽給樹木換上了秋裝。登高望去,猶如一片茫茫的金海。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點像舞蹈演員那樣輕盈的旋轉(zhuǎn),地上滿是落葉,像鋪了一層厚厚的金毯子。
改為:夏天很快過去了,秋媽媽給樹木換上了金裝。一陣微風吹來,有的樹葉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像舞蹈演員那樣輕盈的旋轉(zhuǎn)……地上滿是落葉,像鋪了一層厚厚的金毯子,踩上去軟軟的,可舒服了!
經(jīng)過三次不同形式的朗讀,三次修改后,當我再次收齊作文本批改時,發(fā)現(xiàn)每位同學的作文本上都布滿著各種修改符號,有的甚至把老師眉批的“空地”都填滿了。讀一讀作文,發(fā)現(xiàn)果然比任何一次作文都好,具體、合理,錯別字也只是偶爾看見,批改起來省事多了。還真不能小瞧這些孩子們!
三次修改作文,雖然花費了一個多小時,但這一個多小時里,同學們自讀作文,更自信了;互讀作文,思考變多了;小組共讀,品嘗到了做小老師的喜悅……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修改作文。讀著自己的作文,個個微笑滿面。
改作文,“讀”的方法不錯,不信你也試試!
輕松地批完本次習作,我不禁掩卷沉思:朗讀為什么能這么有效地幫助我們修改好作文呢?
我想首先是因為朗讀用的是普通話,而普通話是比較規(guī)范的語言,作文中的不規(guī)范語言遇到普通話后就會給人別扭的感覺,這樣就容易發(fā)現(xiàn)作文中的錯誤。其次,我想是因為朗讀的時候我們能聽得到讀出來的聲音,這樣就增加了耳朵的參與,自然也就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第三,朗讀要求把每一個字的字音都發(fā)出來,而且要把所有的音連成有一定意思的句子。所以在發(fā)音的時候在組句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思考的過程,而不確切不恰當?shù)木腿菀妆话l(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