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霞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紀律是學習的保證。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好的紀律,那么他的學習肯定會受到影響,如果他的注意力無法集中,那么也不可能保證課堂紀律,可見課堂紀律對學習有多么重要。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的年齡特點,許多老師都會在課堂上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由于小學生精力旺盛、活潑好動,他們的自制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沖動,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在完成某一任務時,常是靠外部的壓力,而不是靠自覺的行動。有時候游戲過程中會違反課堂紀律,游戲也會造成學生反響過于熱烈,造成課堂秩序的混亂,影響課堂紀律。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當然希望能在課上參加很多有趣的活動和游戲,課堂氣氛也會變得很活躍了。那么,怎樣去設計有效的游戲形式,既能夠吸引學生認真參與,又有效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呢?
一、將一般要求變?yōu)檎n堂游戲的常規(guī)
游戲時有效的課堂管理,實際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課堂規(guī)則的過動的程中實現(xiàn)的。教師每節(jié)課面對的是幾十個性格各異、活潑好動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游戲常規(guī),就不可能將這些孩子有序地組織在教學活動中。實踐表明,教師適時將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來,形成學生的課堂行為規(guī)范并嚴格監(jiān)督執(zhí)行,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亂,而且一旦學生適應這些規(guī)則后會形成心理上的穩(wěn)定感,增強對課堂教學的認同感。
例如,每個單元教了新單詞后,都要進行單詞的鞏固練習,分兩個層面:一是拼讀單詞:二年級的學生對字母的掌握還是需要大量的練習。利用開火車這個練習,教師按照班級里的座位順序,把全班分為四列小火車,教師任意抽取一列小火車,點某個同學拼讀單詞,tiger,第1個同學讀t,第2個同學讀i,按順序讀下去,t-i-g-e-r,第5個同學拼讀完后,全班一起讀出那個單詞的讀音。然后第6個同學又從t開始拼讀,重復剛才拼讀tiger 的流程,如果拼到最后一個同學,這個單詞還沒有拼完,那么全班同學就一起把剩余的字母拼讀完。結(jié)果得出,這個游戲能集中注意力,學生積極參與,有利于控制課堂紀律,控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一個層面的游戲完成后,就可以提升難度,上升到第二個層面,將讀單詞變成背單詞,因為有了第一層面的練習,第二個層面的比賽難度也降低了不少,游戲能夠順利開展。每個層面的游戲結(jié)束,教師可以和全班同學一起做總結(jié):每一列小火車開完后,教師就和全班一起統(tǒng)計那列小火車的成績,錯一個同學扣一分,如果其他組的同學能發(fā)現(xiàn)小火車里同學的錯處,那么其他組就加分,如果本組發(fā)現(xiàn)自己租的錯處,那么本組就不扣分,這樣的游戲形式,使全班每個同學都能全身心投入。為了使本組得高分,游戲的那組同學都全力以赴,根本沒時間分心,而其他組呢,因為找到游戲組的錯處能給自己租加分,也就聽得也格外認真。每個單詞最后一個字母讀完,全班都要進行齊讀,有利于全班同學全神貫注,時刻注意單詞是否拼讀完。在比賽組進行游戲的時候,其他組若做出一些不守紀律的行為,(哪些行為是不允許的,在比賽前,要跟全班學生都明確)那么那組就要扣分。
需要說明的是,課堂規(guī)范和制度的建立與執(zhí)行不能只是老師自己說了算。要充分引導學生認識課堂規(guī)范和制度的意義,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組織他們參與規(guī)范和制度的制訂,并通過學生參與來執(zhí)行相應規(guī)范和制度。要促進學生從規(guī)范和制度的被動接受者轉(zhuǎn)變?yōu)橹鲃拥膮⑴c者,使他們成為制度和規(guī)范建設的主人,把課堂規(guī)范和制度管理過程作為規(guī)范和制度教育的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紀律的課堂評價用語一定要針對學生的行為,不能針對學生的人格侮辱學生。一般而言,如果學生的行為有利于學習,是你期望的,你就給予肯定,而且必須明確那一類行為是你肯定的;相反,如果學生的行為是不利于學習,不是你期望的,就應該給予批評,但批評也一定要指向具體的行為。
這種游戲形式一旦成為學生的行為習慣,就可以長久地發(fā)揮作用,產(chǎn)生積極的管理效益和教學效益。相反,如果一個教師不注意課堂游戲規(guī)則的建立,只憑著不斷提出的各種要求、指令維持課堂秩序,不僅管理效率低,浪費時間,而且容易因要求不當引起新的課堂問題行為。
二、及時鞏固課堂游戲管理制度
一旦形成了課堂管理規(guī)則,就要及時反復鞏固它,必要時還要加以修正。鞏固管理制度的教師行為主要有:
1.認真監(jiān)控
指教師應仔細認真地觀察課堂游戲活動,課堂中應始終密切注意學生的動態(tài),巡視全班學生。善于指導學生行為的教師,應能在學生的不恰當行為造成混亂之前就有所察覺。
2.及時恰當?shù)靥幚韱栴}行為
只發(fā)現(xiàn)問題還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采取一定措施處理問題行為,教師采取什么措施取決于問題的性質(zhì)和場合。例如,有些學生靜坐在座位上但不參與游戲,看連環(huán)畫或伏在桌子上睡覺但無鼾聲,這類問題行為屬于內(nèi)向性的,它不明顯干擾課堂教學,因此教師不宜在課堂里停止教學而公開指責他們,可以采取給予信號、鄰近控制、向其發(fā)問和課后談話等措施加以處理。有些學生大聲喧嘩、戲弄同學、扮小丑和頂撞教師,這類行為是外向性的,它們對課堂有較大干擾,教師必須通過警告、批評等措施迅速制止。
3.靈活運用獎懲手段
運用獎勵手段鼓勵正當行為,通過懲罰制止不良行為,這是鞏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獎懲的具體辦法很多,例如教師表情上的贊同與不贊同,表揚與批評,給予學生某種榮譽或取消榮譽,發(fā)獎品。在實施獎懲時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以獎勵為主;二是維護課堂游戲規(guī)則的權(quán)威性,嚴格按規(guī)則實施獎懲;三是懲罰手段不能濫用,更不能體罰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