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廣偉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是小學音樂教學的目標和方向。針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實施人本理念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并運用此模式讓人本理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得到最完美的體現(xiàn)。
關鍵詞:人本理念;音樂教學;教學活動在學校教育中開設音樂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途徑和措施,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凈化人的心靈,可以給人以啟迪,給人以靈感,并可以發(fā)揮人的創(chuàng)造才能和增強人的表現(xiàn)能力。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教育為教學方向和目標,通過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來不斷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能力及綜合能力。為了實現(xiàn)對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音樂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實施人本理念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表現(xiàn)中發(fā)展自我,從而進一步感知世界和認識世界。下面我們將具體探究人本理念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體現(xiàn)。
一、以人為本的小學音樂教學理念
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通過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我們可以得出,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教師以人的發(fā)展為根本,讓學生通過音樂教學獲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還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與探索知識的環(huán)境和條件,把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放在教學的首要地位和位置,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感受到被關愛、被重視的教育主體模式,還要通過這種教育模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特性和自主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勇于探索的學習興趣,在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下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和達到教學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課堂教學實現(xiàn)最優(yōu)最佳。因為小學生的自制力不強,但好奇心很強,所以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興趣教學法來引導學生步入課堂學習的正軌,通過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和多種教學模式、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如對于樂感很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布置一些稍難的練習來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而對于一些樂感稍差和樂理知識掌握不太好的同學,老師可以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來共同完成一些簡單的音樂小常識和基礎知識的練習。
二、以人為本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
1.設計學生愿意主動參與的音樂教學活動
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盡可能地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互動學習與交流,而要實現(xiàn)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把音樂常識和音樂基礎理論的學習內容融入音樂教學游戲和音樂故事等活動中來,讓枯燥而難以記憶的音樂理論知識通過寓教于樂的學習方式變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教師可設計一項教學活動,把一則小故事以一種音樂劇的表現(xiàn)方式讓同學們表演出來,學生可以分別扮演劇中的不同角色,通過角色的思想感情以音樂的方式來盡情地加以表達,既可鍛煉同學們的表演能力,也可培養(yǎng)同學們熱愛音樂的思想感情。
2.讓學生在動畫片和少兒節(jié)目中輕松愉快地學習音樂
很多小學生對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中音樂知識的學習存在抵觸情緒,但對動畫片或少兒節(jié)目中的音樂歌曲或插曲卻很樂于學唱,與課堂音樂教育相比,這是一種主動而積極的接受心態(tài),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這些特點,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制作與音樂知識相關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讓生動有趣的畫面結合優(yōu)美的音樂插曲來激發(fā)小學生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中結合多媒體視頻學習到相關的音樂知識。學生的這種主動學習就是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
3.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必須從教師做起
教師在教學中面對的新問題不是讓每一個學生通過音樂課學習都能以標準無誤的音律唱出歌曲,也不是讓每一名學生將來都成為音樂家,而是要通過音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使其將來能擁有健全的人格,所以教師要明白音樂學習除了要調節(jié)學生的學習情趣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學生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從教師做起。
(作者單位 內蒙古滿洲里市第三小學)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