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昇
摘 要:不同層次學生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不一樣,本文立足高中生物教學實踐,針對薄弱校學生的特點在精神交流、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yè)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關鍵詞:薄弱校;精神激勵;課堂教學;作業(yè);針對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nóng)村校,每年錄取的學生是本縣的末尾生,學生基礎差,學習能力低,學習習慣也存在許多問題,但是經(jīng)過師生共同努力,這幾年高考都取得不錯的成績,也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我們教師經(jīng)常有外出聽課學習的機會,但是在實際操作上不能盲目套用別人的經(jīng)驗,在教學方法上一定要考慮到本校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策略,強調因材施教。那么,針對我校這樣的學生,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呢?下面就高中生物教學方面談談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 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精神激勵法貫穿整個高中生涯
這一點在高一的第一節(jié)課尤為重要。據(jù)調查,每年錄取到我們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學習興趣不大,對高考不抱希望,就想混個高中畢業(yè)證就好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動力。因此第一節(jié)課就要給他們打氣,幫助他們重新樹立信心。告訴學生生物課不難學,即使初中都沒有基礎也不怕,我校往屆就有學生初中沒有上過生物課,高中照樣在年段上拔尖,這是事實。在高中三年都要時時體現(xiàn)這種精神激勵法,在每次大小考后都要盡量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適時激勵,提出希望。
在日常課堂教學中,處理好師生關系很重要。如果學生喜歡你,他們會為你而學,上課會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學生睡覺,講話的現(xiàn)象就會減少。即使聽不懂,在上課時也不會擾亂課堂秩序。同時要注意對待學生必須一視同仁,教師要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嘗試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少用責備的語言,批評要掌握好“度”,盡量在課后通過談話方式打消學生疑慮,讓學生心服口服。我們相信“拍拍肩膀也能出成績”。
二、 認真落實課堂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1.重視課本,指導看書,做好筆記
生物教學上經(jīng)常會用到多媒體,很多老師在用多媒體教學時會忽略了教材的作用。其實,多媒體只能作為輔助工具,特別對薄弱校的學生,如果整節(jié)課都在多媒體上展示的話,會發(fā)現(xiàn)上課很熱鬧,課后沒印象。上了一節(jié)課,課本還是新的,不知道哪里是重點,哪里該做記號。因此,針對我們這樣自學能力差的學生,上課時教師特別要重視利用課本,應指導學生用自己能夠識別的符號直接在教材上的重要段落、詞句上做好標記。當然,教師指導看書不應當只停留在一些顯而易見的表面文字,還要引導學生閱讀隱含未顯內容。生物教材中有許多重要的圖解、插圖中隱含的內容在課文中無文字說明,這時就要教師從旁指點。例如:光合作用過程圖解中,隱含著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氧均來自反應物水,生成物葡萄糖中的碳均來自反應物二氧化碳。教材中有的文字太過于抽象難理解,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參照圖解、插圖,與教材文字對應閱讀。如:DNA的空間結構、化學結構插圖與正文內容對應閱讀,由結構特點來說明DNA的穩(wěn)定性、多樣性和特異性。這些內容往往是難點,也是學生解題的關鍵,需要教師逐步引導、啟發(fā),得出結論,慢慢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2.做好板書,提倡板畫
在教學設計中要體現(xiàn)板書設計,好的板書層次清楚,突出重點,能體現(xiàn)整節(jié)課大綱,便于學生掌握本節(jié)內容的體系、重點。同時,板畫在生物教學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F(xiàn)在,很多老師不習慣板畫,總覺得太麻煩,花的時間又多,沒有用多媒體展示來得快捷。但是,對于薄弱校的學生,有的抽象知識單純通過多媒體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多媒體展示速度快,學生的思維跟不上,容易造成熱鬧之后的空白現(xiàn)象。而恰當?shù)陌瀹嬆茏審碗s的知識變得簡單易懂,比如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的教學用板畫和多媒體動畫相結合,效果要比單純的課件教學好得多。特別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有絲分裂,覺得非常抽象,而相關的概念又容易混淆,這節(jié)課的教學進度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接受水平“學得多可教得多,學得少應教得少,學得快可教得快,學得慢應教得慢” [1 ]。通過這幾年不同的教學方法比較,發(fā)現(xiàn)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這節(jié)課還是要用板畫的方式來展現(xiàn)每個時期的特點效果更好。課本中有絲分裂圖形的染色體數(shù)目多不好辨認,實際習題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2N=4的生物類型圖,因此板畫時只要畫2N=4的圖形,既直觀又與試題接軌,學生容易接受。我們在教學時邊畫圖邊講解,一層層展開每個時期的變化,讓知識活化起來,畫圖需要時間不是浪費,正好給了學生思考理解的時間。最后再用動畫呈現(xiàn)整個分裂過程,給學生“動”的感覺,加深整體的理解和認識。
3.善用啟發(fā)性問題串,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
生物教材中概念性知識點很多,特別是核心概念是教材中的主干部分,學生特別害怕抽象的核心概念,為了降低難度,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知識鏈。例如,在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教學中,轉錄和翻譯這個概念極其抽象,在教學中可以遵循學生的邏輯思維順序,提出問題串,引導學生層層深入:(1)基因主要載體是什么?(2)染色體位于細胞的什么位置?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是什么?(3)兩者的位置不同,染色體能否從核內進入細胞質中指導合成蛋白質?若不能,需要什么作為媒介傳遞信息?這時教師插入播放轉錄和翻譯動畫過程,讓學生有個整體感覺,學生從畫面中很容易得出媒介是mRNA。教師接著可再提出問題;(4)mRNA在傳遞信息中如何保證能準確傳遞DNA上的遺傳信息?(5)轉錄過程的模板、原料、產(chǎn)物、酶、場所分別是什么?與復制過程有什么區(qū)別?由于學生能力有限,教師可以通過介紹mRNA結構,直接指出mRNA中三個相鄰的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接著指導學生對教材密碼子表的分析;(6)密碼子共有多少種?都能編碼氨基酸嗎?起始密碼和終止密碼各有多少種?(7)氨基酸有幾種?氨基酸與密碼子數(shù)有何對應關系?再次播放翻譯過程的動畫,提出問題;(8)運輸氨基酸的工具是什么?根據(jù)什么決定運輸?shù)氖悄姆N氨基酸?(9)tRNA有多少種?(10)翻譯的場所在哪里?何時翻譯終止?翻譯的產(chǎn)物是什么 [2 ]?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串幫助學生層層深入了解概念的內涵。
4.積極提問,貫穿課堂始終
要想學生整節(jié)課都專心聽講那是很難的,特別是聽不懂的時候會開小差,甚至還會睡覺。為了盡量避免這種現(xiàn)象,教師首先要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教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適時采用提問的方式,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提問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不得不參與到整個學習活動中去。但是提問要注意幾點:首先,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我們老師很喜歡提問學習好的學生,這樣課堂教學程序容易正常進行,認為差的學生不會回答會耽誤了時間,時間長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就認為自己是來陪讀的,學好學壞老師也不關心,提問跟我沒關系,課堂聽不聽無所謂,就會出現(xiàn)談話、開小差、睡覺等現(xiàn)象,既影響了班風,又導致成績兩極分化。其次,問題設置要有層次性,針對性。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使學習好的學生有拓展的空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樹立了信心。另外,偶爾重復再問某個學生會增加課堂緊張感,否則,學生會認為被提問后就萬事大吉,開始松懈下來??傊诮虒W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問題情境和學習氛圍,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三、精選習題,重視講評,提高作業(yè)的有效性
課上得好不一定就有好成績,經(jīng)常聽到學生抱怨“課都聽得懂,作業(yè)還是不會做”。因此,除了掌握好課堂教學技巧外,作業(yè)的設計和講評方面也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首先,教師對習題一定要有所選擇,要把握好題目的難度,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F(xiàn)在市面上,網(wǎng)絡上有各種現(xiàn)成的試題,但試題的質量高低要看針對什么層次學生,只有大多數(shù)學生能做的才是適合學生的好試題。往往一份試卷對層次高的學校學生是一套好試題,而對我們這樣薄弱校的學生可能不大適用 [1 ],老師要進行取舍,太難的題目大膽刪除,否則教師是吃力不討好,講得累學生也聽不懂,又浪費時間,我們考試的目標應該是保證基礎分,多拿中等難度分,爭取難題分。因此,夯實基礎對我們的學生非常重要,平時布置的作業(yè)教師應當是對現(xiàn)成習題進行篩選、編輯,以基礎題為主,適當選用一些提高題。復習課的習題內容可以針對平時學生作業(yè)、試卷中錯誤率較高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可以是原題再現(xiàn),也可以進行適當改編或者同類題型訓練。
其次,作業(yè)布置后一定要及時講評,作業(yè)講評是課堂教學反饋的重要手段,薄弱校學生更是要重視講評環(huán)節(jié),并且大多數(shù)的題目都需要講評,知識點要反復講解,不斷重復,他們自學能力非常差,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這點與層次高學校的學生有明顯區(qū)別。作業(yè)講評時一定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取多提問的方式,盡量讓學生來講述他們的解題思路或者遇到的問題。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倦怠心理,減少抄襲作業(yè)現(xiàn)象,因為學生有去做作業(yè)課堂提問才有得講,最怕的是連題目都沒看純粹抄答案。作業(yè)不會做對我們學生來說很正常,只要有思考過,上課講評時就會有收獲。
經(jīng)過這幾年的實踐證明,以上幾點做法在農(nóng)村薄弱校教學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們堅信,“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只要我們攜起手來,勤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那么,我們薄弱學校也一定會探索出一條適合本校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特色之路。
參考文獻:
[1]韋利俏.認真實施分層教學 切實提高課堂效率[J].中學教學參考,2014(1).
[2]張德超.漫談邏輯性生物課堂構建的策略[J].中學政治及其他各科教與學,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