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鄂爾多斯糜子育種工作成就與經驗體會

      2014-05-30 16:51高志軍等
      安徽農學通報 2014年8期

      高志軍等

      摘 要:該文介紹了鄂爾多斯市農牧業(yè)科學院(前身伊克昭盟農科所)50多年來的糜子育種工作的主要成就,又從糜子品種資源的研究與利用、科學的確定育種目標、育種方法、有性雜交育種、以及品種的區(qū)域試驗、生產示范和良種推廣等方面做了詳細的闡述,供后來者參考和同行的交流,從而促進今后的糜子育種工作。

      關鍵詞:糜子育種;品種資源;育種目標;育種方法

      中圖分類號 S5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8-55-04

      糜子(Panicum milicum L)是禾本科黍屬的一個栽培種。米粒有粳糯兩類。粳性西北地區(qū)稱糜子或飯糜子,東北地區(qū)稱稷子;糯性稱黍子或軟糜子。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qū)。

      鄂爾多斯市位于內蒙古西部的黃河南岸,年降水量150~400mm,是半干旱向荒漠的過渡地區(qū)。境內分布有庫布齊和毛烏素兩大沙漠,自然條件比較惡劣。歷史上在旱作為主體時糜子曾占良田面積的40%。春旱嚴重年份,比重更高,這是糜子的優(yōu)良抗性所決定的。糜子不僅是旱作農區(qū)農民的主要口糧,還是蒙古人喜愛食品的“炒米”的原料。黍子是北方城鄉(xiāng)人民的主要糯食,還是節(jié)日的佳品。近代由于灌溉農業(yè)的發(fā)展和生態(tài)建設的需要,一些坡地、沙地、薄地退耕還林還牧,旱作只占少部分,糜子的重要性已讓位給玉米了,但在人們的生活中仍占一定地位。

      1 育種工作的主要成就

      鄂爾多斯市農牧業(yè)科學院前身是伊克昭盟農科所,成立于1959年。糜子的育種工作始于1960年,當時只進行了品種的觀察與鑒定,目的是讓科技人員了解這個作物。1962年糜子育種列入科研計劃,配備了專人。鄂爾多斯農區(qū)大體上劃分為兩大類型:沿黃河平原區(qū),以灌溉農業(yè)為主;丘陵旱作區(qū),以旱作為主。糜子育種工作初期只在旱作區(qū)試驗地區(qū)開展了糜子育種工作。從20世紀90年代起,糜子育種工作逐漸移向位于黃河平原區(qū)的新民村試驗站。由于在育種工作中,重視了品種的廣適性,所以在新民村育成的品種也能適應積溫相近的鄂爾多斯丘陵地區(qū)。

      50多年來,鄂爾多斯共育成糜子新品種22個。其中粳性14個,糯性8個。根據育種方法區(qū)分,用系統(tǒng)選育法育成的品種9個,即伊選大紅糜、疙瘩小紅糜、白7219糜、內糜1號、內糜3號、內糜4號、霉見愁糜、伊選青黍、內黍2號。用有性雜交法育成品種9個,即內糜2號、伊糜1號(曾命名為伊糜5號)、GS內糜5號(曾命名為伊糜2號)、內糜6號、內糜9號、伊黍1號、伊選黃糜(糯性)、內糜7號(糯性)、內糜8號(糯性)。用其它方法育成的品種4個,即自內蒙古作物所的紫稈紅糜、通過地方品種整理評選并在生產上推廣的東勝二黃糜、杭旗小白黍和準旗紫稈紅黍。除此之外,和山西高寒所合作,用有性雜交法育成糯性新品種晉黍5號。現(xiàn)將有特色的幾個品種簡介如下:

      內糜2號:原代號63107,是內蒙古自治區(qū)1976年第一批審定的糜子品種。1963年以內蒙古作物所的中晚熟紫稈紅糜為母本,中早熟的東勝二黃糜為父本,有性雜交育成。它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一個用有性雜交法育成的糜子品種,也是我國第一個用有性雜交法育成的糜子粳性品種。內糜2號麥茬復種生育期(出苗至成熟)65d,需≥10℃積溫1 400℃,葉7~8片葉。6月中旬播種,生育期80d左右,需≥10℃積溫1 800℃,葉12片左右。千粒重9g左右。豐產性能好,無論正茬播還是麥茬播都能高產。大面積單產可達4 500kg/hm2。它的早熟性、豐產性、千粒重都超雙親。因而內糜2號成為鄂爾多斯高寒區(qū)和風沙區(qū)的主栽品種,也是鄂爾多斯全區(qū)的主要備荒品種。由于特殊的生態(tài)條件,鄂爾多斯在過去相當一個時期備荒種子是必不可少的。歷史上備荒的糜子品種是當地的小紅糜,早熟性與內糜2號相似,產量較低。平時農民不種它,災年備荒種子來源成問題,國家需要專門繁殖貯存,成本高多了。由于內糜2號是部分地區(qū)的主栽品種,就徹底解決了災年備荒種子的種源問題。

      伊糜1號:又名伊糜5號,有性雜交育成。母本為耐旱性強的地方品種牛卯旦黃糜,父本為多小穗米粒帶粘性食味號的自選品系白7219糜。伊糜1號綜合了雙親的主要優(yōu)點,表現(xiàn)耐旱、耐肥、抗倒伏、大穗、多小穗、分蘗成穗整齊、結實率高、米飯食味好等特性,最高單產達5 250kg/hm2。2008年被中國作物學會黍類作物專業(yè)委員會評為“優(yōu)質黃米品種”。

      GS內糜5號:以旱作區(qū)耐旱的伊選大紅糜為母本,沿河平原區(qū)耐鹽的內糜3號為父本,有性雜交育成。1984-1985年全國區(qū)試中,產量居參試品系第一名。內蒙古東部的赤峰丘陵區(qū)、內蒙古西部的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陜西榆林地區(qū)和寧夏固原地區(qū)的表現(xiàn)良好。甚至在甘肅會寧試點也能適應。千粒重9.5g,為特大粒品種,是少見的。內糜5號是具有多種抗逆性的品種。有較強的耐鹽性和耐旱性,抗倒伏性強,抗落粒性強,適應性強。因而產量高而穩(wěn)定。它的多方面的優(yōu)良性狀,幾乎都超雙親。2008年被中國作物學會粟類作物專業(yè)委員會評為“優(yōu)質黃米品種”。

      內黍2號:從地方品種黑殼蚤中系選育成的糯性品種。耐鹽堿、豐產性好、適應范圍廣。在1983-1985年全國北方區(qū)試中,產量居糯性組第一名。

      內糜7號(糯性):以內黍2號為母本,7619-2-2-1-1(即以后的內糜5號)為父本有性雜交育成。是我國用粳糯雜交育成的第一個糯性品種。2006-2008年參加國家糜子品種區(qū)域試驗、生產試驗,表現(xiàn)出良好的豐產性和廣泛的適應性,命名為內糜7號。主要特征特性:中熟、側穗、黃粒??购?、抗鹽、抗倒伏、抗落粒性強。產量高而穩(wěn)定。所內試驗,產量較內黍2號增產20%。3a全國區(qū)試,13個試點38點次,其中32點次增產,平均產量3 286.3kg/hm2,比統(tǒng)一對照冀承黍1號增產15.23%,在參試品種中居第一位。內糜7號較統(tǒng)一對照冀承黍1號增產24.6%。更為可貴的是內糜7號的廣泛適應性。2006-2008年區(qū)試年度有13個區(qū)試點,其中增產點10個,此即內糜7號的適應區(qū)域。其它3試點9點次中,也有4點次增產,僅5點次減產。這種情況只能說明內糜7號適應性確實很強。增產的10試點中,屬于東北平原生態(tài)區(qū)的是吉林白城試點和內蒙古赤峰試點。屬于黃河高原生態(tài)區(qū)的試點為陜西省北部的大同和五寨,陜西北部的府谷,寧夏中西部的同心和鹽池、南部的固原和彭陽。另一試驗點屬于內蒙古高原區(qū)的達拉特旗。令人高興的是內糜7號適應東北平原的偏南地區(qū)種植,過去我們育成的品種在東北平原區(qū)多數表現(xiàn)不理想。內糜7號的適應范圍橫跨了三個生態(tài)區(qū),在已有的糜子品種中是少見的。endprint

      2 糜子育種的經驗與體會

      2.1 重視我國糜子品種資源的研究利用 品種資源是育種工作的物質基礎。育種工作初期,靠科技人員下基層在種子部門和農技推廣部門的幫助下搜集地方品種資源。靠走出去,搜集國內和國外糜子品種資源。早期曾得到陜西延安農科所、內蒙古巴盟農科所的無私幫助。早期育成的幾個品種,就是從這些資源中,或通過整理評選,或通過系統(tǒng)選育而用于生產的?,F(xiàn)在情況變了,截止2004年,編入中國黍稷(糜)品種資源目錄的糜子品種資源已達8 515份。其中相當一部分資源已經過性狀鑒定。入國家中長期種子庫,還包括一些育種單位育成的優(yōu)良品系。除此之外,我國還有一批糜子品種資源研究成果問世(如:抗旱性、抗鹽性、抗病性、品質分析、生態(tài)型研究等)。為利用我國的糜子品種資源提供了理論指導。

      2.2 科學確定育種目標 育種目標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它是育種工作的方向。目標要具體,要落實在性狀上。在糧食作物中,糜子的性狀變異是最復雜的。如生育期、形態(tài)、籽粒大小、皮殼率、抗性、品質等,種類繁多。不僅使新品種選育有較大的選擇范圍,也增加了育種工作的難度。為此必須根據當地主栽品種存在的問題,確定相應的育種目標。

      第一,品種廣泛適應性問題。一般而言,糜子品種的適應范圍較窄,這是和玉米、小麥、谷子等作物的品種相比較而言的,原因是糜子品種對光照長短、溫度高低反應敏感。但是,目前我國已育成一批具有廣泛適應性的品種用于生產。說明只要下功夫,完全有可能育成廣適性新品種。為此,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有性雜交親本至少一個是適應性強的。二是育成品系能夠多點試種,以確定它的適應性。

      第二,粳糯性育種目標各有側重。這里強調的是糯性一定要把品質或適口性放到第一位。優(yōu)良的黍糕應是軟筋、色黃、甜并無澀味。所以對糯性新品種的粒色、米色,淀粉中支鏈淀粉的含量、單寧的含量,以及制品的適口性,都應給予重視。粳性品種,除產量外也應根據用途鑒定它的適口性。

      第三,高產問題。糜子大面積單產4 500kg/hm2雖有難度,還是能夠達到的。相對而言,麥茬復種,反而較易達到高產。若糜子能在北方灌區(qū)占一席之地,需要在品種的高產上下功夫。根據情況,可在兩方面努力:矮稈育種和麥茬復種高產品種選育。矮稈育種多年來未有突破。麥茬復種,由于生育期短,不易穗長而倒伏,又可密植,在栽培技術和品種兩方面努力,高產是可能實現(xiàn)的。

      2.3 育種方法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也要有所創(chuàng)新 糜子育種采用的方法最好還是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初期通過引種和地方品種整理評選,篩選出一批品種用于生產。在此基礎上,在優(yōu)良的但一致性較差的地方品種中,通過系統(tǒng)選擇,一定可以育成新品種。待育種工作有一定基礎后,可逐漸過渡到以有性雜交育種為主。因為有性雜交能夠綜合兩個或兩個以上親本的特性,育成系統(tǒng)法難以育成的具有更優(yōu)性狀的品種。

      在這里強調兩個問題。一是把引種工作放到一定地位。過去由于廣適性的糜子品種少,所以對糜子引種工作很少強調。糜子播種面積較小,糜子產區(qū)的科研單位不可能都有專人搞糜子育種。因而重視引種,把適于當地種植的外地品種在本地區(qū)推廣,這是有利于農業(yè)生產的好事,值得提倡。二是加強科研單位之間的協(xié)作。育種方法的創(chuàng)新,當然是多方面的。現(xiàn)階段要強調的是加強育種協(xié)作。為了做到這一點,需要解決成果分享問題,需雙方協(xié)商解決。

      2.4 有性雜交育種應注意的問題 有性雜交育種,從開始雜交到命名,若技術上不走彎路,按現(xiàn)在規(guī)定,約需12a(按1a世代計算)。若采用南繁加代等措施,也只能縮短3a左右的時間,所以必須慎重對待每個環(huán)節(jié)。

      (1)根據育種目標慎選親本。親本除了性狀互補外,具有的主要性狀能滿足育種目標的需要。還應注意它們的生態(tài)型和適應性。不同生態(tài)型或適應性之間雜交,或親本之一具有廣適性,才容易育成廣適性品種。配制組合時,選好易于識別的標志性狀,便于雜種第一代準確淘汰假雜種。若親本生育期相差加大,早熟親本一般做父本,可延遲播種,有的親本要種在花盆里,便于授粉。此外,還還可采用粳糯性雜交,也能育成優(yōu)良品種,如內糜7號。

      (2)雜交方法。我國開展糜子雜交育種只有50a的歷史,從事糜子育種的人員較少,現(xiàn)階段應以簡單雜交為主,逐漸開展復式雜交和回交。

      (3)去雄方法。糜子花器小,去雄技術是決定成敗的主要因素。人工去雄,技術要求高,效率低,但雜交率高。重點組合或研究遺傳規(guī)律時可采用此法。溫水殺雄效率高,雜交率低。不同親本殺雄的最適水溫和 浸泡時間也有差別。常使某些組合得不到雜交種子。需要第二年對這些組合在進行雜交,為保險起見,需采用人工去雄法)。待工作有經驗后,同一組合,可采用不同水溫進行殺雄,多數組合都能獲得真雜種。我們推薦的方法是:水溫47.8℃浸泡5min。浸泡一次后,晴天水溫下降0.3~0.5℃,可以繼續(xù)浸泡糜穗殺雄,但浸泡時間需延長1~2min。待水溫降至46.8℃時,浸泡時間為7.5min。低于46.8℃時,浸泡時間為7.5min。低于46.8℃時,應加開水,將水溫調制47.8℃,即可繼續(xù)進行殺雄。除此之外,還應注意幾個方面:①溫度計應是氣象部門較正過的,最小刻度為0.2℃。②盛水的器具是廣口保溫瓶,一次可浸泡雙穗,所以整穗時應考慮這一點。③全部小穗要浸入水中。④整穗后的小穗必須是1~2d內即將開花的小穗。

      (4)重視選擇方法。主要采用系譜法。F1根據標志性狀,淘汰偽雜交種。這一點十分重要。F2及以后世代選單株。多數情況下,F(xiàn)6性狀穩(wěn)定后可進行株系鑒定。F2選單株是關鍵,需要較大群體,試驗地地力要勻,單株的營養(yǎng)面積要相近,關鍵還是育種人員的觀察能力。在數百株或近千株的群體中,把優(yōu)良單株選出來,通過室內考種,優(yōu)中選優(yōu),確定入選單株。從F3起,先選優(yōu)系,在優(yōu)系中再選優(yōu)株。選株時要避免入選異交株。異交株有雜種優(yōu)勢,容易誤選。根據雜交的顯性規(guī)律,還是容易識別異交株的。endprint

      (5)做好性狀鑒定工作。鑒定的內容有生育期鑒定、形態(tài)特征鑒定、特性鑒定和品質鑒定等。根據育種目標,確定鑒定重點。有些項目需要多年多點鑒定,才能得出科學結論。質量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是有差別的,需根據它們的不同特點決定取舍。原則是早代應松一點,高代應嚴一些。

      (6)育種地點對育成品種的適應性有重大影響。鄂爾多斯曾在3個地點進行糜子育種工作。它們是地處鄂爾多斯中部,海拔150m,≥10℃積溫2 500℃的東勝試點。此點育成的品種適于鄂爾多斯高寒區(qū),風沙區(qū)。也適于山西省大同地區(qū)。以及它們的相鄰地區(qū)。另一試點是地處黃河平原的達拉特旗新民村試驗站。海拔1 011m,≥10℃積溫2 950℃。前期育成的品種主要適應于鄂爾多斯黃灌區(qū)和土默川平原。后期育成多個廣適性品種。還有一個試點是地處鄂爾多斯東部丘陵區(qū)的納林試點。海拔1 100m,≥10℃積溫3 100℃。育成的品種主要在≥10℃積溫2 800~3 200℃的鄂爾多斯旱作區(qū)和它的鄰近地區(qū)推廣。1983年至今,鄂爾多斯有多個育成品系參加全國區(qū)域試驗,只有達拉特旗試點育成的新品系出現(xiàn)了廣適性品種。比較突出的是GS內糜5號和內糜7號(糯性)。全國30年的區(qū)域試驗實踐說明,只有少數試點出現(xiàn)了廣適性品種。當然,這是一個復雜的技術問題,絕不是試點一個因素,至少還有雜交的親本問題。無論如何,試點對育成品種的深刻影響,是不能忽視的。

      2.5 加強區(qū)域試驗、生產試驗和良種推廣 我國種子管理的有關法規(guī)規(guī)定,新育成的品種經過命名后才能用于生產。區(qū)域試驗是命名的必要步驟,它對育種單位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但又不是育種單位本身能解決的問題。

      2000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規(guī)定,糜子等小宗糧豆品種評價由審定委員會改變?yōu)槠贩N鑒定。終于2001年在山西太原成立了全國小宗糧豆品種鑒定委員會,負責糜子等小宗糧豆品種鑒定工作,并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柴巖教授任鑒定委員會主任。從此糜子的區(qū)域試驗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區(qū)試點增加,分布更廣泛,對品種的鑒定更全面了;二是區(qū)試把生產示范也列入計劃;三是命名的速度加快了。

      參考文獻

      [1]魏仰浩,高俊山.糜黍育種工作回顧[J].粟類作物,1997(1).

      [2]馬德新,魏仰浩.中國糜黍生態(tài)型研究[J].作物品種資源,1992(2).

      [3]王倫,網星玉.中國黍稷種資資源研究與利用.中國雜糧與雜糧產業(yè)[M].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4]魏仰浩.糜黍雜交技術[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1975(6).

      [5]魏仰浩.糜子雜交種主要性狀的遺傳[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1989(3).

      [6]柴巖.中國糜子品種改良,中國雜糧與雜糧產業(yè)[M].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責編:張長青)endprint

      石林| 元谋县| 孙吴县| 长治市| 斗六市| 江陵县| 青龙| 宁明县| 太康县| 旬邑县| 仁怀市| 茂名市| 昭通市| 明水县| 佛山市| 缙云县| 新野县| 观塘区| 桂东县| 桐乡市| 白河县| 江津市| 河南省| 阜平县| 彰武县| 广平县| 茂名市| 休宁县| 建宁县| 迭部县| 车险| 临澧县| 三台县| 盐边县| 万源市| 台州市| 阿拉尔市| 道孚县| 拉萨市| 南宫市| 永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