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詠柏
一棵棗樹
◆ 魏詠柏
消防中隊位于環(huán)城南路一座山腳下。那座山的山頂,因酷似羊兒頭上的兩只角,故喚作羊角山。
中隊的四周,錯落有致地散住著幾戶人家。緊挨中隊院墻而居的,是一位老大媽。在消防戰(zhàn)士眼里,老大媽脾氣有點古怪。每次看到她,都是一張生硬的面孔,好像別人欠她錢沒還似的。
在老大媽的院子里,有一棵棗樹。棗樹長得實在是高大,應該很有些年頭了吧。每到春天,棗樹就吐露出嫩嫩的新芽。那一片天地,就顯得清爽爽、綠油油的。到了夏天,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圓圓的、紅紅的棗兒像一盞盞精致的小燈籠,在枝葉間得意地晃著腦殼。
棗兒成熟了,老大媽就揮起晾衣篙子打棗兒。這時候,棗兒就像雨點一樣,淅瀝嘩啦從空中落下來,落到地上后,還淘氣地打著滾兒哩。
看看地上的棗兒,老大媽覺得差不多了,便扔了篙子,將棗兒一顆一顆撿到竹籃里,然后提到附近一所學校門口,等待學生下課后來買。這一樹的棗兒,夠老大媽賣上大半個月的了。
那個冬夜的風真大,呼呼地刮了一個通宵。
第二天,戰(zhàn)士們起來出早操。不知是誰,突然叫了聲:老大媽家的棗樹……大家扭頭一看,這才發(fā)現老大媽家的棗樹已經歪倒在中隊院墻上了。
出完操,戰(zhàn)士們帶著器具朝老大媽家走去。隔老遠,大家就看到老大媽正蹲在棗樹旁邊,一副束手無策的模樣。
戰(zhàn)士們什么也沒說,上前就忙碌起來。戰(zhàn)士們先將棗樹扶正,再在根部填上厚厚一層土,然后使勁將土壓緊。看著戰(zhàn)士們的舉動,老大媽稍稍愣了片刻,接著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也就是那一天,戰(zhàn)士們知道了老大媽姓張,老伴十多年前因病去世了,唯一的兒子念完大學后留在了大城市里,因為妻子的原因,再也沒有回來過。所以,老大媽的心情一直很糟,見了誰都板著個臉。那天,戰(zhàn)士們離開的時候,發(fā)現老大媽的眼睛有些濕潤。
從那以后,戰(zhàn)士們經常來到老大媽家,幫她買米買煤,打掃衛(wèi)生,還幫她護理棗樹。老大媽的心情,也漸漸好轉了起來,再見到戰(zhàn)士,就像見到自己的親人似的。
第二年,老大媽家的棗樹照常結果。這一年的棗兒,似乎比以往任何一年結得都厚,枝條子都壓彎了哩。有幾枝結滿了棗兒的樹枝尤其頑皮,竟歪歪斜斜地伸到了中隊宿舍的窗前。面對伸手可即的棗兒,戰(zhàn)士們看著有趣,卻一顆也舍不得去摘。
老大媽打下的第一籃子棗兒,是給隔壁的消防戰(zhàn)士送去的。
戰(zhàn)士們自然不肯收。老大媽就生氣了,就又板起了臉,說:你們平時不是叫我大媽么?這籃子棗兒是大媽送給兒子的,看你們哪個敢不吃!
戰(zhàn)士們只得收下。
看著戰(zhàn)士們津津有味地吃著甜棗兒,老大媽沒忍住,“呵呵”笑出了聲來……
發(fā)稿編輯/浦建明
插 圖/韓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