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梅娟
【摘 要】本文總結了新生兒黃疸的基層治療。分析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臨床特點,其中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療,而病理性黃疸要積極尋找原因,感染、溶血、肝功能異常、膽道堵塞等均可引起黃疸。對于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基層醫(yī)院可開展藍光箱光療退黃,同時給予口服苯巴比妥酶誘導劑、腸道微生物制劑、茵梔黃口服液等藥物進行治療。
【關鍵詞】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基層治療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的常見癥狀。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疾病,以新生兒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為主,未結合膽紅素對神經系統(tǒng)有明顯損傷,不但高濃度下能引起膽紅素腦病,中低濃度也可對新生兒產生持久性神經毒性作用[1-2]。因此對新生兒黃疸嚴重程度進行有效的預測,以便及時早期干預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對兒科臨床工作具有重要實際意義
1 新生兒黃疸的特點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
1.1 生理性黃疸特點 ①一般情況良好;②足月兒生后2d~3d出現黃疸,4d~5d達高峰,5d~7d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黃疸多于生后3d~5d出現,5d~7天達高峰,7d~9d消退,最長可延遲到4周;③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85umol/ L(5mg/dL);④血清膽紅素足月兒<221umol/L(12.9mg/dl),早產兒<257umol/L(15mg/dL)[3]。
1.2 病理性黃疸特點 ①發(fā)病時間:出生后24h內;②清膽紅素濃度:足月兒>22lumol/L(12.9mg/dL),早產兒血清膽紅素>257u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超過85umol/L(5mg/dL);③黃疸持續(xù)時間: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④血清結合膽紅素:>34umol/L(2mg/d1);⑤黃疸退而復現;具備上述情況中的任何一項者即可診斷為病理性黃疸[3]。
2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
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療。病理性黃疸要積極尋找原因,感染、溶血、肝功能異常、膽道堵塞等均可引起黃疸。對于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基層醫(yī)院可開展藍光箱光療退黃,給予口服苯巴比妥酶誘導劑、腸道微生物制劑及茵梔黃口服液等藥物進行治療。
為了更好地促進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治療,筆者總結了藍光機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藍光機有直接和暖箱安裝在一起的,也有可移動的藍光機。在基層醫(yī)院經常會遇到黃疸指數超過340umol/L,但患兒無吃奶及反應差,無抽搐及抖動等神經系統(tǒng)癥狀的新生兒。對于這類患兒我科經常把盡可能多的藍光機予與患兒應用,暖箱有固定藍光機5管,然后再在暖箱兩側各加一移動的藍光機(我科的移動藍光機為3只管)。除了換尿布及喂奶其它時間都在照光。照光期間一定要注意補液,防治脫水并積極抗感染及保肝、予丙種球蛋白阻斷免疫反應等治療其原發(fā)病。光療時還可以予白蛋白結合膽紅素促進其排出。一般經過3d~5d的治療患兒黃疸均會明顯好轉。
參考文獻
[1]陳占穩(wěn).淺議新生兒黃疸病因及早期干預治療[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2,24(6):765-767.
[2]吳惠晴,崔其亮.新生兒黃疸的藥物治療現狀[J].兒科藥學雜志,2012,18(3):56-58.
[3] 金漢珍,黃德珉.實用新生兒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