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輝
中學歷史課堂的主角是學生,教師主導作用,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自我培養(yǎng)。下面我來談談在歷史課堂上如何使學生自主學習。
一、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
民主的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教師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和諧,共同參與積極交往的學習行為特征。作為教師,我們在課堂上既要觀察學生的反應又要以博學多才和教學機智來掌控課堂的教學情況。還要放下權威,愛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這樣學生與我們就會融為一體。我有一次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我們班學生張x趴在桌上睡覺,當時很生氣,本想拉著他的耳朵讓他站起來,但轉念一想,這樣做不是很妥當,于是我就提問全班學生。當提問到張x時,他很不情愿地站起來說:“不知道。”我看了看張x和全班學生,說:“張x同學具有誠實的可貴品質(zhì),但如果再具備一些不懂就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學習就會與睡覺比翼齊飛了?!边@一說,全班同學都笑了,張x感覺到很不好意思??梢?,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且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同時要加以引導,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使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fā)揮出來。
二課堂上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源泉。作為教師如何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呢?第一,設疑引趣。開篇設疑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歷史學科的過去性使學生感覺比較乏味,平時教師上課只是要求學生背書,使學生對其難度認識不夠,所以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這就需要我們利用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吸引學生。譬如學習“科舉制的影響”一節(jié)時,學生對科舉制的誕生的背景、經(jīng)過、重大作用都能初步掌握。如何全面理解科舉制的影響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我抓住機會進行啟發(fā)提問:科舉制對封建社會和唐詩的繁榮有什么影響?學生們有了思路,課堂氣氛活躍起來。第二,學生喜問。學生提出問題,說明了他們參與課堂教學投入,思維活躍。如教學“貞觀之治”這一課時,李娜問:為什么會出現(xiàn)“貞觀之治”呢?我讓學生進行討論,最后再把他們討論的結果綜合在一起。這樣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濃厚興趣。
總之,我們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要“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
(作者單位 河北蠡縣大百尺中學)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