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1918—2001) 出生于日本大阪,臺灣苗栗縣頭份鎮(zhèn)人。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一生創(chuàng)作了多篇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其中小說《城南舊事》(1960年)最為著名。她所創(chuàng)立的純文學出版社堪稱中國第一個文學專業(yè)出版社,曾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書。1990年,林海音回到闊別了四十一年半的北京,并成為兩岸文學交流的重要橋梁。她寄出全套的純文學叢書和純文學月刊給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還號召臺灣出版界大量捐書以充實臺灣文庫;她又擔任《當代臺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顧問,完整介紹臺灣作家作品。林海音的文學成就也獲得中國大陸文學界的重視,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曾于1997年以及2000年舉辦“林海音作品研討會”。
代表作:《城南舊事》(1960)、《薇薇的周記》(1968)、《請到我的家鄉(xiāng)來》(1978)
1994年榮獲“世界華文作家協(xié)會”及“亞華作家文藝基金會”頒贈“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1998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終身成就獎”;1999年獲頒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
這是真的。她熱愛它們,她把她對于這兩個地方的愛傾注在每一篇作品里,熔鑄于每一個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弄清楚這一點,就比較容易回答“林海音到底是個北平化的臺灣作家呢?抑或是臺灣化的北平作家”這個饒有興趣的問題了。應該說,她都是。確切地說,她首先是“北平化”的臺灣作家,然后才是“臺灣化的北京作家”。這是因為,她的創(chuàng)作活動雖然是在臺灣才開始的,但創(chuàng)作準備時期卻在北京。臺灣是她的故鄉(xiāng),而故鄉(xiāng)的人民、景物,自然是她謳歌、描寫的對象。但無論她怎么“化”,她都是中國作家,這是毫無疑義的。
——葉石濤:《臺灣鄉(xiāng)土作家論集》
林海音擅長于表現“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新舊交替時代女性的愛情婚姻問題。……她寫大家庭里妻妾的復雜關系、小妾的卑下地位;寫烈婦貞女們不可為人所道的苦惱;寫被遺棄的女人的凄清哀怨;寫包辦婚姻下的扭曲心靈;也寫從舊道德里掙扎出來的女性的甘苦。這些題材和人物,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并不少見,從許多前輩大師如魯迅、郭沬若、郁達夫、巴金的作品里,我們不難尋到這類人物的姐妹。但是,林海音有她獨具的藝術個性。她努力地繼承前輩的文學傳統(tǒng),又勇于探索,爭取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新。
——《臺灣研究集刊》韋體文:試論林海音小說的獨特性,1986年卷3》
關于林海音的記憶,是在小學從語文課本上得到的。我至今仍記得她的作品《冬陽·童年·駱駝隊》。猶如一杯香茗,久久回味,喚起對童年的一切思念與記憶。這部作品秉承林海音的一貫風格,把我們帶入屬于她的也屬于我們的故事。在如今喧囂的社會,讓我們能有這般清靜與冥想,實屬不易?!冻悄吓f事》通過主人翁英子的視角見證人世間的是是非非,還原了20年代舊北京的社會生活,從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林海音對于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于故鄉(xiāng)的思念眷戀。感情真摯,讀來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當當網《林海音經典作品》讀者評論
夏天的晚上,坐在院子里的大樹下,聽叔叔、嬸嬸、舅媽們講故事,是我們最高興的事了。
在各式各樣的故事里,鬼故事最好聽,無論重復多少次,我們都不嫌多。
我知道,你也喜歡聽鬼故事。
有一個最好聽的鬼故事,是發(fā)生在蔡公公的家里。
在鎮(zhèn)的盡頭,通到田里的路上,有一棟紅磚的樓房,據說那是蔡公公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蓋的。樣式雖然古老而陳舊,但是院子里有幾棵老榕樹,一個絲瓜架和一口古井,房子四周用竹籬笆圍著,倒是一個干干凈凈的小田莊。
事情就發(fā)生在去年春天。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的,蔡家的人常常在半夜里,聽見有人在這棟房子里走來走去;聲音很清楚,像是穿著皮鞋,又像是木展。有時走得很快,有時又很慢。
最初蔡公公以為是蔡伯伯,蔡伯伯以為是蔡姑姑,蔡姑姑以為是蔡伯母。到后來知道誰都不是,大家才害怕起來。
這走路的聲音,鬧了很久,最后大家認定是——
鬧鬼。
蔡家用了許多方法來驅鬼,但是一點兒用處也沒有。
鬼還是在每天半夜里,穿了不知什么鞋子,來到蔡家,就毫不客氣地在樓上、樓下、樓前、樓后走動。害得蔡家的人,每聽到走路聲,就躲在各人房里不敢出來。
蔡家鬧的鬼只有一個,但是卻有幾個不同的傳說。
叔叔是這樣說的:
蔡公公年輕的時候,一個人到省城去讀書,在那里認識一個美麗而溫柔的蘭姑娘,蔡公公偷偷地和她結了婚,沒有告訴父母。過了幾年,蔡公公的父母叫他回來,原來是要給他娶一房媳婦。
蔡公公不敢違背父母的命令,也不敢說出他已經娶了一個蘭姑娘。
幾年以后,聽說蘭姑娘因為憂郁而病死了。
蔡公公每天晚上都要讀書到深夜,這是他幾十年來的習慣。他讀書的時候,還喜歡一邊讀一邊剝著花生吃,所以常常留在書桌上一堆花生殼。
那些日子雖然在鬧鬼,蔡公公照樣讀他的書。
有一天,他很疲倦,竟坐在書桌前朦朧地睡了一覺。醒來時,桌上的花生殼忽然不見了,而他所坐的椅子后面,響起了大家所傳說的走路聲!他不敢回頭去看是什么人,但是那“咯噔咯噔”的皮鞋聲,使他想起了一個女人。
他終于忍不住地對那走路聲說:
“蘭姑娘,謝謝你把花生殼收拾干凈。這些日子鬧得我們一家人不安寧的,原來就是你???我知道當初我很對不起你,但是你也一定知道我的苦衷?,F在我明白你的來意了?!?/p>
第二天,蔡公公就給蘭姑娘立了一個牌位,供在祠堂里,算是正式把蘭姑娘迎進來,做了蔡家的人。
所以叔叔說,這個鬼,就是省城來的蘭姑娘。
嬸嬸說的不一樣,她這樣說:
從蔡家往前走幾十步,不就是種菜的慶妹家嗎?
慶妹真是一個好孩子。她長得漂亮,又乖巧,又健康,嘴也甜,見了人總是叔叔、嬸嬸的叫。大家都很喜歡她。
蔡家姑姑可就是不同了。她很驕傲,不喜歡理睬人,誰要是比她強一點點,都會惹起她的嫉恨。
蔡家姑姑就是看不得慶妹對人這么有禮貌;大家都對慶妹這么好,她也生氣。她用不屑的眼光看慶妹,慶妹還是對她笑瞇瞇的。人家都說慶妹一定會嫁一個好丈夫,誰又知道她是這么短命呢!
去年春天,水很缺乏,菜園的灌溉都成了問題,所以慶妹每天都挑兩個竹筒,到蔡家來打水。井水也很淺,每次慶妹都要彎下身子,向井里探望探望。
那一天慶妹又來打水,她正向著井口探望的時候,蔡家姑姑忽然大聲地喊:
“又來我們家打水!”
不知道是喊得太突然,嚇著慶妹了,還是慶妹自己不小心,跟著蔡家姑姑的喊聲,她的身體失去了平衡,就掉到井里去了。
蔡家姑姑住在樓上。有一天晚上,她的衣服放在床邊的凳子上,竟隨著那奇怪的走路聲,拖到樓下的地板上去了。
蔡姑姑說那一定是慶妹,挑著那副打水的竹筒子來了;竹筒子打著樓梯,所以才發(fā)出了那種聲音。
她又說,慶妹一定是因為浸在井里太冷了,所以拿走她的衣服穿。
于是,蔡家為慶妹糊了許多紙的冥衣,在井邊燒給她,并且請了道士來做法,說是可以把慶妹的鬼魂,引回她自己的家去。
所以嬸嬸說,那個鬼,就是來打水的慶妹。
舅媽說的跟他們都不一樣,她說:
蔡家伯母結婚時,從娘家?guī)硪粋€陪嫁的丫頭,叫杏花;但是蔡伯母并不喜歡杏花。
杏花整天站在蔡伯母的身邊挨罵,她沒有一件事能做得使女主人滿意的。
杏花炒的菜,不是太咸,就是太淡;杏花鋪床疊被,不是太早,就是太晚;蔡伯母嫌杏花太饞,認為她到廚房去,就是偷東西吃;蔡伯母嫌杏花太笨,認為她洗的衣服都不干凈,已經晾到竹竿上,也要拿下來重洗。
十六歲的杏花,被折磨得生了病。誰又能伺候一個生病的丫頭呢?所以蔡伯母叫杏花家里的人來把她接回去;可是杏花并不愿意回她那貧苦的家里去,那樣會增加父母的負擔。杏花走時哭哭啼啼的,回家不久就病死了。
自從蔡家鬧鬼以后,蔡伯母就心神不安。她說她聽得出來,那一定是杏花穿木屐走路的聲音。又說杏花做了鬼,還是和生前一樣笨手笨腳;到了廚房里,就把碗櫥里的碗碰到地上摔碎。又說杏花還是一個饞鬼,偷飯偷菜吃,撒得滿桌子的飯菜。
從前不肯讓杏花吃飽的蔡伯母,現在竟用滿桌的飯菜祭供杏花,說是請杏花吃飽了,趕快離開這里,不要再來廚房搗亂了。
所以舅媽說,那個鬼,就是蔡伯母的丫頭杏花。
但是不管哪個人說得對,蔡家的鬼并沒有趕走,反而鬧得更兇了。最后,他們全家不得不搬離開這棟住了幾代的紅磚樓房。
本來就陳舊的樓房,現在變得更破爛了,它孤立在路邊上,顯得很荒涼。
籬笆吹倒了,野草長高了,滿地落葉沒人掃,井邊布滿了鳥糞。
這樣一來,就更像是鬧鬼的房子了。
大表哥新從省城的大學畢業(yè)回來,也加入了聽鬼故事的隊伍。
大表哥聽了幾次蔡家的鬼故事以后,有一天,他忽然對大家說,要到蔡家的空樓去看看鬼!
叔叔、舅媽們聽說,都嚇壞了。他們警告大表哥說:去不得!去不得!那是個年輕的女鬼,會把英俊的大表哥的魂勾了去。
大表哥認為不會的,因為他們所說的鬼,在生前都是善良的女孩子。他預備去看看到底她是誰?是蘭姑娘?是慶妹?還是杏花?
大表哥問我們,誰愿意跟他去捉美麗的女鬼?起初我們很害怕,誰也不肯去,但是后來還是被大表哥說動了心。
那天晚上,我們向各人的媽媽撒了一個小小的謊,說是到另一個同學家去做功課,并且要住在同學家。
其實,我們都跟著大表哥到蔡家的空樓房去了。
破舊的老屋,到處都是灰塵和蜘蛛網,地板定起來,咯吱咯吱地響,說話也有了回聲,好一個恐怖的地方!
大表哥提著燈走在前面,我們輕輕地跟在后面,一步一步地上了樓。
我們停留在原來蔡公公的書房里。
大表哥把燈放在書桌上。他告訴我們說,如果聽見有走路聲音,不用害怕,也不要喊叫,一切都聽他的命令。
大家很緊張,很害怕,也很興奮。
過了很久很久,這棟樓房竟一點鬼的動靜也沒有。大家原來緊張害怕的心,也松了下來。我們竟覺得很失望,這里并沒有鬼可看,還不如回家去睡覺呢!
可是就在這時候,那“咯噔咯噔”的走路聲,終于從樓下傳來了!
她一步一步地上了樓,她一步一步地走向書房里來!
門是開著的,我們都躲在門后面。
真害怕!我們擠成一團圍住大表哥。
這時候我們倒希望她不要進來,希望她到別的房子去!
可是,那走路聲越來越近了,她真的進來啦!
砰!
大表哥關上門了!
我們不敢看她是誰,閉上眼睛,胳臂緊抱著自己的頭和臉。
大表哥哈哈地大笑:
“快看哪!是誰來了?歡迎蘭姑娘!歡迎慶妹!歡迎杏花!”
原來是它!
它的尾巴被捕鼠器夾住了,所以它每天夜里拖著這塊小木板到處走,弄出奇怪的走路聲來。
大表哥說:
“世界上實在并沒有鬼,只是因為蔡家的每一個人都做了慚愧的事,心中時時不安,所以才疑心生暗鬼。但是鬼故事確實很好聽。走,咱們趕快回去,現在還趕得上給他們講一個更有趣的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