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必勝
摘 要:桁架自重輕、造價低。連續(xù)體拓撲優(yōu)化能夠在已知邊界和載荷條件下確定最佳形狀方案。均勻化方法是一種成熟的連續(xù)體拓撲優(yōu)化方法。
關鍵詞:拓撲 尺寸 ANSYS 桁架
中圖分類號:TU3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b)-0028-01
1 原臂架分析
臂架是懸臂膠帶機的支承件,由兩個工字梁構成,用角鋼連接成整體。主要抵抗自重及膠帶機各部件的載荷。因各段受力不同,腹板采取變截面形式,其后部設有配重系統(如表1)。[1]
2 臂架優(yōu)化
對于臂架前部,優(yōu)化時需要控制其外輪廓形狀,因此優(yōu)化時將外輪廓框架設定為非設計域。
第一章中分析的臂架共有三種工況,為了使拓撲結果滿足實際使用要求,優(yōu)化時同樣需要考慮這三種工況。
(1)腹板拓撲優(yōu)化
在ANSYS中,采用建立腹板前部平面有限元模型,劃分單元時腹板邊框非設計域與設計域采用不同的單元類型號,設計域采用類型號為1的單元進行平面網格劃分,非設計域采用單元類型號為2的單元劃分。
將腹板前部與后部結合處作為約束;
綜合空載水平、滿載上仰和滿載下附三種載荷工況,加權系數1,1,2;
結構剛度最大化為優(yōu)化目標,去除材料體積60%作為約束。如圖臂架前部腹板拓撲優(yōu)化結果。
優(yōu)化獲得如圖1所示的腹板前部桁架結構。結果表明材料分布的趨勢為約束端部需要較多材料,而前部則較少,腹板設計域基本形成桁架結構,但形式不清晰。
為了獲得較清晰的結構,采取對腹板進行分段優(yōu)化的方法。
(2)腹板中段優(yōu)化
單獨取腹板中段,約束位置與整段相同,載荷除了腹板上部的均布載荷外,在連接處需要施加支反力、支反力矩,材料去除50%。
(3)腹板前段優(yōu)化
單獨取腹板前段,將前段與中段的連接部位作為約束,去除材料60%。
3 基于優(yōu)化結果的結構及分析
針對上述優(yōu)化結果,使臂架強度和剛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使得臂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重量。
由于臂架主要作用抗彎,根據我公司實際情況,大部分產品采用板梁結構,有些廢料的尺寸也非常大,可以考慮綜合利用。
依據拓撲優(yōu)化的結果,臂架截面我們采用雙工字梁結構,每側工字梁上下采用T形結構,采用鋼板焊接而成,臂架中段和前段的主梁截面采用上圖所示的T形截面,根據截面尺寸優(yōu)化結果,中段截面尺寸為240×240×20×26,前段截面尺寸為240×240×16×10,三維模型如圖2。
在ANSYS中,我們對新結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分析。從結果上看,臂架的最大應力在臂架的鉸座及油缸鉸座附近,與原結構的最大應力位置大體相同。最大應力為132 MPa,而原始結構的最大應力為106 MPa。雖然應力有所變大,但是在材料的極限范圍內。
從變形分析的結果上看,臂架的最大變形依然出現在臂架的前部附近,與原始結構的最大應力位置相同。最大變形為59 mm,而原結構的最大變形為101 mm。在變形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減小41.1%)。這是由于原臂架在前端自身較重,在加之擋料板等較大部件的集中載荷,使得前端的變形較大。
從模態(tài)分析結果上看,臂架的固有頻率變化較大,變動的幅度有所提高??紤]到計算誤差及設備結構的因素,優(yōu)化后的結構雖對模態(tài)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考慮其經濟性及使用,可以接受。由于結構優(yōu)化以減重為主,計算時也以位移作為約束,所以對模態(tài)而言沒有明顯的優(yōu)化作用。
優(yōu)化后的模型在質量上減少16%,變形也得到改善。應力雖然較原模型大,也可接受,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綜上,主要工作在于將拓撲優(yōu)化技術應用在鋼結構優(yōu)化中。如果將其推廣到堆取料機中的橋梁、中柱等結構也將得到優(yōu)化,定會給企業(yè)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相信隨著有限元技術和優(yōu)化理論不斷發(fā)展,被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所接受,拓撲優(yōu)化技術必將為更復雜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為企業(yè)做出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徐偉.工程車輛車架的拓撲優(yōu)化與減重設計.
[2] 李群.物料搬運與分析技術.endprint
摘 要:桁架自重輕、造價低。連續(xù)體拓撲優(yōu)化能夠在已知邊界和載荷條件下確定最佳形狀方案。均勻化方法是一種成熟的連續(xù)體拓撲優(yōu)化方法。
關鍵詞:拓撲 尺寸 ANSYS 桁架
中圖分類號:TU3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b)-0028-01
1 原臂架分析
臂架是懸臂膠帶機的支承件,由兩個工字梁構成,用角鋼連接成整體。主要抵抗自重及膠帶機各部件的載荷。因各段受力不同,腹板采取變截面形式,其后部設有配重系統(如表1)。[1]
2 臂架優(yōu)化
對于臂架前部,優(yōu)化時需要控制其外輪廓形狀,因此優(yōu)化時將外輪廓框架設定為非設計域。
第一章中分析的臂架共有三種工況,為了使拓撲結果滿足實際使用要求,優(yōu)化時同樣需要考慮這三種工況。
(1)腹板拓撲優(yōu)化
在ANSYS中,采用建立腹板前部平面有限元模型,劃分單元時腹板邊框非設計域與設計域采用不同的單元類型號,設計域采用類型號為1的單元進行平面網格劃分,非設計域采用單元類型號為2的單元劃分。
將腹板前部與后部結合處作為約束;
綜合空載水平、滿載上仰和滿載下附三種載荷工況,加權系數1,1,2;
結構剛度最大化為優(yōu)化目標,去除材料體積60%作為約束。如圖臂架前部腹板拓撲優(yōu)化結果。
優(yōu)化獲得如圖1所示的腹板前部桁架結構。結果表明材料分布的趨勢為約束端部需要較多材料,而前部則較少,腹板設計域基本形成桁架結構,但形式不清晰。
為了獲得較清晰的結構,采取對腹板進行分段優(yōu)化的方法。
(2)腹板中段優(yōu)化
單獨取腹板中段,約束位置與整段相同,載荷除了腹板上部的均布載荷外,在連接處需要施加支反力、支反力矩,材料去除50%。
(3)腹板前段優(yōu)化
單獨取腹板前段,將前段與中段的連接部位作為約束,去除材料60%。
3 基于優(yōu)化結果的結構及分析
針對上述優(yōu)化結果,使臂架強度和剛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使得臂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重量。
由于臂架主要作用抗彎,根據我公司實際情況,大部分產品采用板梁結構,有些廢料的尺寸也非常大,可以考慮綜合利用。
依據拓撲優(yōu)化的結果,臂架截面我們采用雙工字梁結構,每側工字梁上下采用T形結構,采用鋼板焊接而成,臂架中段和前段的主梁截面采用上圖所示的T形截面,根據截面尺寸優(yōu)化結果,中段截面尺寸為240×240×20×26,前段截面尺寸為240×240×16×10,三維模型如圖2。
在ANSYS中,我們對新結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分析。從結果上看,臂架的最大應力在臂架的鉸座及油缸鉸座附近,與原結構的最大應力位置大體相同。最大應力為132 MPa,而原始結構的最大應力為106 MPa。雖然應力有所變大,但是在材料的極限范圍內。
從變形分析的結果上看,臂架的最大變形依然出現在臂架的前部附近,與原始結構的最大應力位置相同。最大變形為59 mm,而原結構的最大變形為101 mm。在變形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減小41.1%)。這是由于原臂架在前端自身較重,在加之擋料板等較大部件的集中載荷,使得前端的變形較大。
從模態(tài)分析結果上看,臂架的固有頻率變化較大,變動的幅度有所提高。考慮到計算誤差及設備結構的因素,優(yōu)化后的結構雖對模態(tài)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考慮其經濟性及使用,可以接受。由于結構優(yōu)化以減重為主,計算時也以位移作為約束,所以對模態(tài)而言沒有明顯的優(yōu)化作用。
優(yōu)化后的模型在質量上減少16%,變形也得到改善。應力雖然較原模型大,也可接受,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綜上,主要工作在于將拓撲優(yōu)化技術應用在鋼結構優(yōu)化中。如果將其推廣到堆取料機中的橋梁、中柱等結構也將得到優(yōu)化,定會給企業(yè)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相信隨著有限元技術和優(yōu)化理論不斷發(fā)展,被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所接受,拓撲優(yōu)化技術必將為更復雜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為企業(yè)做出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徐偉.工程車輛車架的拓撲優(yōu)化與減重設計.
[2] 李群.物料搬運與分析技術.endprint
摘 要:桁架自重輕、造價低。連續(xù)體拓撲優(yōu)化能夠在已知邊界和載荷條件下確定最佳形狀方案。均勻化方法是一種成熟的連續(xù)體拓撲優(yōu)化方法。
關鍵詞:拓撲 尺寸 ANSYS 桁架
中圖分類號:TU3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b)-0028-01
1 原臂架分析
臂架是懸臂膠帶機的支承件,由兩個工字梁構成,用角鋼連接成整體。主要抵抗自重及膠帶機各部件的載荷。因各段受力不同,腹板采取變截面形式,其后部設有配重系統(如表1)。[1]
2 臂架優(yōu)化
對于臂架前部,優(yōu)化時需要控制其外輪廓形狀,因此優(yōu)化時將外輪廓框架設定為非設計域。
第一章中分析的臂架共有三種工況,為了使拓撲結果滿足實際使用要求,優(yōu)化時同樣需要考慮這三種工況。
(1)腹板拓撲優(yōu)化
在ANSYS中,采用建立腹板前部平面有限元模型,劃分單元時腹板邊框非設計域與設計域采用不同的單元類型號,設計域采用類型號為1的單元進行平面網格劃分,非設計域采用單元類型號為2的單元劃分。
將腹板前部與后部結合處作為約束;
綜合空載水平、滿載上仰和滿載下附三種載荷工況,加權系數1,1,2;
結構剛度最大化為優(yōu)化目標,去除材料體積60%作為約束。如圖臂架前部腹板拓撲優(yōu)化結果。
優(yōu)化獲得如圖1所示的腹板前部桁架結構。結果表明材料分布的趨勢為約束端部需要較多材料,而前部則較少,腹板設計域基本形成桁架結構,但形式不清晰。
為了獲得較清晰的結構,采取對腹板進行分段優(yōu)化的方法。
(2)腹板中段優(yōu)化
單獨取腹板中段,約束位置與整段相同,載荷除了腹板上部的均布載荷外,在連接處需要施加支反力、支反力矩,材料去除50%。
(3)腹板前段優(yōu)化
單獨取腹板前段,將前段與中段的連接部位作為約束,去除材料60%。
3 基于優(yōu)化結果的結構及分析
針對上述優(yōu)化結果,使臂架強度和剛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使得臂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重量。
由于臂架主要作用抗彎,根據我公司實際情況,大部分產品采用板梁結構,有些廢料的尺寸也非常大,可以考慮綜合利用。
依據拓撲優(yōu)化的結果,臂架截面我們采用雙工字梁結構,每側工字梁上下采用T形結構,采用鋼板焊接而成,臂架中段和前段的主梁截面采用上圖所示的T形截面,根據截面尺寸優(yōu)化結果,中段截面尺寸為240×240×20×26,前段截面尺寸為240×240×16×10,三維模型如圖2。
在ANSYS中,我們對新結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分析。從結果上看,臂架的最大應力在臂架的鉸座及油缸鉸座附近,與原結構的最大應力位置大體相同。最大應力為132 MPa,而原始結構的最大應力為106 MPa。雖然應力有所變大,但是在材料的極限范圍內。
從變形分析的結果上看,臂架的最大變形依然出現在臂架的前部附近,與原始結構的最大應力位置相同。最大變形為59 mm,而原結構的最大變形為101 mm。在變形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減小41.1%)。這是由于原臂架在前端自身較重,在加之擋料板等較大部件的集中載荷,使得前端的變形較大。
從模態(tài)分析結果上看,臂架的固有頻率變化較大,變動的幅度有所提高。考慮到計算誤差及設備結構的因素,優(yōu)化后的結構雖對模態(tài)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考慮其經濟性及使用,可以接受。由于結構優(yōu)化以減重為主,計算時也以位移作為約束,所以對模態(tài)而言沒有明顯的優(yōu)化作用。
優(yōu)化后的模型在質量上減少16%,變形也得到改善。應力雖然較原模型大,也可接受,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綜上,主要工作在于將拓撲優(yōu)化技術應用在鋼結構優(yōu)化中。如果將其推廣到堆取料機中的橋梁、中柱等結構也將得到優(yōu)化,定會給企業(yè)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相信隨著有限元技術和優(yōu)化理論不斷發(fā)展,被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所接受,拓撲優(yōu)化技術必將為更復雜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為企業(yè)做出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徐偉.工程車輛車架的拓撲優(yōu)化與減重設計.
[2] 李群.物料搬運與分析技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