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琳琳,王俊鋒,趙美玲,李亞璟,楊 震,丁平田*
(1.沈陽藥科大學 藥學院,遼寧 沈陽 110016;2.山東威高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威海 264200 )
布洛腎素片中抗氧劑焦亞硫酸鈉的含量測定
蘇琳琳1,王俊鋒2,趙美玲1,李亞璟1,楊 震1,丁平田1*
(1.沈陽藥科大學 藥學院,遼寧 沈陽 110016;2.山東威高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威海 264200 )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布洛腎素片中抗氧劑焦亞硫酸鈉的含量。方法 采用比色法,焦亞硫酸鈉與甲醛和堿性品紅反應產生紫紅色化合物,室溫放置25 min后,在557 nm波長處測定紫外吸光度值,按外標法計算焦亞硫酸鈉含量。 結果 焦亞硫酸鈉在0.100~1.603 mg·L-1(r=0.999 9)內線性關系良好,重復性RSD為0.29%,平均回收率為101.6%,RSD為0.31%。結論 該方法能夠有效測定布洛腎素片中焦亞硫酸鈉的含量。
藥劑學;藥物分析;含量測定;比色法;抗氧劑;焦亞硫酸鈉;布洛腎素片
布洛腎素片是由布洛芬(ibuprofen)與鹽酸去氧腎上腺素(phenylephrine hydrochloride)組成的復方藥物,用于緩解普通感冒與流感癥狀。其中鹽酸去氧腎上腺素是一種擬交感神經胺類藥物,主要通過直接影響α-腎上腺素能受體起作用。該藥易于發(fā)生理化降解[1],在許多條件如氧氣、水分、還原糖、酸堿以及高溫下會發(fā)生一定的降解反應。因此布洛腎素片在處方中加入了抗氧劑焦亞硫酸鈉,用于緩解鹽酸去氧腎上腺素的氧化過程。測定焦亞硫酸鈉的含量可以確定抗氧劑在制劑中的作用情況,同時,由于焦亞硫酸鈉的殘留物亞硫酸鹽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害,為提高產品安全性,應對其進行質量控制。《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2]作為藥用輔料對焦亞硫酸鈉的測定采用的是滴定法,該法適用于輔料純品的檢測,由于本藥為復方片劑,其他成分對滴定法有所干擾,故該法無法準確測定其含量。目前國內外暫無文獻報導測定復方片劑中焦亞硫酸鈉含量的方法。本文作者采用比色法[3]測定了布洛腎素片中焦亞硫酸鈉的含量,結果表明比色法能有效地測出布洛腎素片中焦亞硫酸鈉含量。
UV2000紫外分光光度儀(尤尼科上海(儀器)有限公司),KQ-50B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布洛腎素片(自制),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沈陽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化玻公司),甲醛(沈陽市東陵區(qū)紅日化工廠),堿性品紅(天津市恒興化學試劑制造有限公司),焦亞硫酸鈉樣品1(天津博迪醫(yī)藥化工有限公司),焦亞硫酸鈉樣品2(成都華邑藥用輔料有限責任公司),其他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2.1反應原理
焦亞硫酸鈉在強酸性溶液中反應產生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亞硫酸,后者與堿性品紅及甲醛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產生紫紅色化合物[4]。反應為兩步反應,第一步反應中,由于堿性品紅的溶液為鹽酸溶液,焦亞硫酸鈉的亞硫酸根在強酸性溶液中產生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亞硫酸與品紅發(fā)生親核加成反應,使品紅的紅色褪去,反應式如圖1。
圖1 品紅與亞硫酸的第一步親核加成反應Fig.1 The first step in nucleophilic addition of fuchsin and sulfurous acid
在第二步反應中,由于溶液中甲醛的存在,使第一步產生的產物1在遇到甲醛的情況下迅速發(fā)生第二步親核加成反應,甲醛中具有碳氧雙鍵的羰基,由于氧的電性大,吸引電子的能力強,使羰基成為一個極性基團,具有一個偶極矩。由于氧的誘導效應,使和氧原子直接相連的碳原子帶正電性,空間位隔小的硫原子能與之發(fā)生反應。因此在溶液中迅速產生加成產物2,溶液呈紫紅色。反應式如圖2。
圖2 加成產物1與甲醛的第二步親核加成反應Fig.2 The second step in nucleophilic addition of addition product 1 and formaldehyde
2.2 顯色溶液配制
堿性品紅溶液:稱取堿性品紅0.05 g,加5 mL鹽酸溶解,并用水稀釋至100 mL。甲醛溶液:精密量取甲醛0.8 mL,加水稀釋至100 mL。
2.3 檢測方法
取10片布洛腎素片研磨,精密稱取220 mg(約含焦亞硫酸鈉0.5 mg)置于100 mL量瓶中,加適量水超聲溶解,定容,濾過,制成約含焦亞硫酸鈉5 mg·L-1的溶液。精密稱取該溶液5 mL,至25 mL量瓶中,加入堿性品紅溶液2 mL,甲醛溶液3 mL,加水溶液稀釋至刻度,混勻后室溫放置25 min。同時,將上述過程中焦亞硫酸鈉溶液更換為水溶液,同法配制,作為參比溶液。此外,精密稱取焦亞硫酸鈉適量,加水溶解并稀釋成濃度約為5 mg·L-1的溶液。精密量取該溶液5 mL,至25 mL量瓶中,加入堿性品紅溶液2 mL,甲醛溶液3 mL,加水稀釋至刻度,混勻后室溫放置25 min,作為對照溶液。
2.4 檢測波長選擇
精密量取5 mg·L-1的焦亞硫酸鈉對照溶液5 mL至25 mL量瓶中,加入堿性品紅溶液2 mL,甲醛溶液3 mL,加水溶液稀釋至刻度,混勻后室溫放置25 min,參比溶液同“2.3”條,在200~800 nm波長范圍內掃描,掃描圖見圖3。同時稱取一定量的不含焦亞硫酸鈉的處方研磨粉末,按“2.3”條方法配制不含焦亞硫酸鈉的空白溶液,在200~800 nm波長范圍內掃描,掃描圖見圖4。結果表明顯色溶液最大吸收波長為557 nm,空白溶液在557 nm處無吸收。
圖3 樣品溶液紫外掃描圖Fig.3 The UV spectrum of sample solution
圖4 空白溶液紫外掃描圖Fig.4 The UV spectrum of blank solution
2.5 顯色時間選擇
本反應為顯色反應,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按“2.3”條方法配制焦亞硫酸鈉對照顯色溶液,分別于5、10、15、20、25、30、35、40、50、60、90、120 min測定吸光度。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時間溶液的吸光度Table 1 The absorbances of the solutio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結果表明在10~120 min內溶液吸光度穩(wěn)定,最終選擇25 min作為顯色時間,并且為保證結果準確性,在顯色后1 h內測完。
2.6 顯色劑加入量的確定
實驗中,顯色反應顯色劑為品紅-甲醛溶液,固定甲醛加入量為3 mL,改變品紅加入量分別為0.1、0.2、0.5、1.0、2.0 mL,按“2.3”條方法測定吸光度,結果見表2。吸光度結果顯示當品紅加入量為1.5~2.0 mL時反應已經完全,吸光度穩(wěn)定。因此采用了甲醛3 mL,品紅2 mL作為該反應的顯色劑。
表2 不同品紅加入量測得溶液的吸光度Table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fuchsin on absorbance of the solution
2.7 專屬性試驗
精密稱取一定量的不含焦亞硫酸鈉的復方布洛腎素片研磨粉末,按“2.3”條方法配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參比溶液同“2.3”條,分別于5、10、15、20、25、30、35、40、45、50、60 min測定其吸光度,結果表明在5~60 min內溶液吸光度值始終為0,表明處方中其他成分不干擾焦亞硫酸鈉的測定。
2.8 線性關系試驗
分別精密量取5 mg·L-1的焦亞硫酸鈉對照品儲備液0.5、1.0、2.0、5.0、6.0、8.0 mL置于25 mL量瓶中,加入堿性品紅溶液2 mL,甲醛溶液3 mL,加水溶液稀釋至刻度,配制成質量濃度為0.1、0.2、0.4、1.0、1.2、1.6 mg·L-1的顯色溶液,混勻后室溫放置25 min,在557 nm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與濃度進行線性擬合,結果表明焦亞硫酸鈉在0.100~1.603 mg·L-1內線性關系良好,回歸方程為A=0.450 5 ρ-0.032 7,r=0.999 9。
2.9 重復性試驗
按“2.3”條方法配制6份質量濃度為1.0 mg·L-1的供試顯色溶液,放置25 min后測定吸光度,計算RSD值為0.29%,表明該法重復性良好。
2.10 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焦亞硫酸鈉適量,相當于標示量的80%、100%、120%,加入處方量輔料,按“2.3”條方法配成高、中、低3個濃度的顯色溶液,參比同“2.3”條,在557 nm測定吸光度并按標準曲線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3。
2.11 樣品含量測定
分別采用天津博迪醫(yī)藥化工有限公司以及成都華邑藥用輔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焦亞硫酸鈉,各制備了3批樣品,每批取2片,測定每片中焦亞硫酸鈉的含量。對6批布洛腎素片樣品中焦亞硫酸鈉的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見表4。
表3 布洛腎素片中焦亞硫酸鈉的回收率結果Table 3 Recoveries of sodium metabisulfite in ibuprofen-phenylephr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表4 6批布洛腎素片中焦亞硫酸鈉的測得量Table 4 The measured values of sodium metabisulfite in six batches of tablets
3.1 方法學結果與含量測定結果
方法學結果表明焦亞硫酸鈉在0.100~1.603 mg·L-1(r=0.999 9)線性關系良好,重復性RSD為0.29%,平均回收率為101.6%,RSD為0.31%,顯色溶液在2 h內吸光度穩(wěn)定。6批布洛腎素片中測得焦亞硫酸鈉平均含量為每片494 μg,RSD為0.93%。
3.2 擬交感神經類藥物與亞硫酸鹽的反應
許多擬交感神經類藥物如腎上腺素與亞硫酸鹽類抗氧劑可以發(fā)生反應生成烷基磺酸,導致藥物降解。本次實驗中的主藥鹽酸去氧腎上腺素與腎上腺素同為擬交感神經類藥物。鹽酸去氧腎上腺素與腎上腺素相比缺少對位的酚羥基基團。實驗證明[5]腎上腺素與亞硫酸鹽反應的活性基團是對羥基苯甲醇結構,由于缺少對位酚羥基,鹽酸去氧腎上腺素不會發(fā)生磺化反應,因此加入抗氧劑焦亞硫酸鈉不會對鹽酸去氧腎上腺素產生影響。
3.3 焦亞硫酸鈉對照品的選擇
由于國內無焦亞硫酸鈉對照品,而參考文獻[3,6-7]均采用焦亞硫酸鈉分析純產品作為對照品,因此本文作者最終采用了焦亞硫酸鈉的分析純試劑作為對照品,純度質量分數≥96.0%。
文獻[6-7]報導采用褪色法測定焦亞硫酸鈉含量,應用二氧化硫使品紅褪色的原理測定吸光度值,但該法需要采用標準曲線法測定,并且采用吸光度倒數與濃度回歸的方法,與作者的研究方法相比靈敏度低,準確度差。
[1] MICHAL D, PETR G, JAROSLAV H, et al. Drug-excipient compatibility testing—identif i 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phenylephrine in several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against the common cold[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11, 55: 949-956.
[2]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二部[M]. 北京: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10: 1238-1239.
[3] 周秋云, 黃綺紅.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復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焦亞硫酸鈉的含量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 2012, 5(7C): 108-109.
[4] 王禮琛. 有機化學[M]. 北京: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06.
[5] TAKERU H, LOUIS C. Reactivity of bisulfite with a number of pharmaceuticals[J]. Journal of The Amerc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1959, XLVⅢ(9): 535-540.
[6] 鄭穩(wěn)生, 王璐璐, 陳少華, 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長春西汀注射液中焦亞硫酸鈉含量[J]. 醫(yī)學導報, 2012, 31(8): 1082-1083.
[7] 趙明, 張娟, 高錦, 等. 胞磷膽堿鈉注射液中輔料焦亞硫酸鈉的含量測定[J]. 藥學服務與研究, 2012, 12(6): 450-453.
Abstrat: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to determine antioxidant sodium metabisulfite in ibuprofen-phenylephr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Methods The colorimetry method was applied based onreaction of sodium metabisulfite with formaldehyde and basic fuchsin. After reaction for 25 minutes under room temperature, the product of a purple compound was formed and absorbance of the solution at 557 nm was determined to calculate the content of sodium metabisulfite. Results This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sodium metabisulfite was developed with good linearity over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100~1.603 mg·L-1(r=0.999 9), precision RSD of 0.29% and average recovery of 101.6%. Conclusions This established colorimetry method is sensitive, simple and convenient, which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sodium metabisulfite in the preparations.
Determination of the antioxidant sodium metabisulfite in ibuprofen-phenylephr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SU Lin-lin1, WANG Jun-feng2, ZHAO Mei-ling1, LI Ya-jing1, YANG Zhen1, DING Ping-tian1*
(1. School of Pharmacy,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6, China; 2. Shandong Weig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 Weihai 264200, China)
pharmaceutics;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content determination; colorimetry; antioxidant; sodium metabisulfite; ibuprofen-phenylephr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R 917
A
(2014)01–0018–07
(本篇責任編輯:呂向一)
2013–12–24
蘇琳琳(1989-),女(滿族),遼寧錦州人,碩士研究生,E-mail jadesu421@hotmail.com;*通訊作者:丁平田(1969-),男(漢族),山東臨朐人,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藥物新劑型研究,Tel. 024-23986305,E-mail dingpingti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