嗆著滿是霧霾的冷風,“中國大媽”們不厭其煩地排隊,她們在搶購紀念幣:正面印有“一元”字樣,背面的圖案是一個手持掛件的小女孩騎在木馬上,右方刻著“甲午”。
你還記得一百二十年前那個甲午嗎?那是一個讓中國人受盡其侮的甲午。中國軍隊先是兵敗朝鮮,從牙山退到平壤,從平壤一口氣逃過鴨綠江,日本一路追殺。接下來是大東溝海戰(zhàn),號稱亞洲老大的北洋水師折戟沉沙、葬身魚腹;而那邊廂慈禧老佛爺正忙著過六十大壽……甲午戰(zhàn)爭的最后結(jié)局,是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奪走了我們的寶島臺灣。
那個甲午,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場舉國渾噩的悲劇,我們失去了國土、財富,乃至尊嚴;對日本人來說無疑是巨大勝利,他們得到了很多,卻也從此失去了理智。
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時間里,日本當政者的理智好像一直沒有完全恢復,這不,安倍等人又開始蠢蠢欲動了:挑事釣魚島,修改憲法,建“國防軍”,祭拜“東方希特勒”,在731飛機里照相,鼓吹“侵略未定論”,還叫囂著“找回強大日本的戰(zhàn)斗才剛剛開始!”
歷史真的很相似,中日關系又降到了冰點。
我們要鄭重地告訴安倍:找回強大的日本,你找錯了對手,面對今天的中國,你占不到任何便宜。此甲午非彼甲午也,今天的中國不是慈禧老佛爺?shù)闹袊皇枪∧_、留長辮子的中國。我們不會忘記,南京大屠殺、平頂山慘案、濟南慘案、三光政策、731部隊……安倍你還想打一仗,重演一次甲午戰(zhàn)爭嗎?告訴你:開戰(zhàn)之時,即為中國人民的雪恥之日!
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我們應該牢牢記?。?014的甲午,我們應該有所準備。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記住那個甲午之前和之后發(fā)生的事情,同樣會給我們以啟示。
之前的三十來年,中國開始了洋務運動,造“堅船利炮”,以圖“自強”與“富國”。洋務運動的成就不可謂不大,北洋水師曾令日本朝野大感震驚,但洋務運動又注定是失敗的,因為它只注重了物質(zhì)力量建設,并沒有重塑中國人的強盛基因——尚武精神,在炮管上曬褲衩子即為明證。我們不禁要問,尚武精神成沒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意識呢?不是有教授主張將中國的圖騰由“龍”改為“熊貓”么!不要以為有幾件先進武器就可以所向無敵了,是先有漢唐精神,后有漢唐盛世!
之后的三十來年,發(fā)生了盧溝橋事變,中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中國幾乎到了亡國亡種的地步。不朽的《義勇軍進行曲》就誕生在那個年代,因為那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后來被定為了我們的國歌。是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不能一天到晚“吃著火鍋唱著歌”,享受太平盛世,要經(jīng)常想想那個險些亡國亡種的年代。
甲子再甲子,又見甲午年。愿國人的尚武精神和憂患意識,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里有所滋長。
揭開這個甲午的霧霾和那個甲午的陰霾,同樣任重道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