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巍
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積極上進,對學生認真負責,平時非常注重業(yè)務知識的學習,讀過很多教育教學方面的書,每讀一本都感覺受益良多,我把書中的理論積極用于實踐,并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讀書明智,開卷有益
利用業(yè)余時間讀業(yè)務書籍已成為我的習慣。前不久,我讀了《把每一件小事做出教育的味道》這篇文章,湖北省武漢市中華路小學的老師讓學生在輕松、民主、愉悅的環(huán)境下成長,讓學生每天快快樂樂地生活,把人的發(fā)展融入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中,這使我深刻地認識到當一名合格的教師并不是簡單的事,不只需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有愛心和耐心,要給學生多一些關愛,從細節(jié)上感染學生。我也要當一個既能教學生知識,又能成為學生朋友的好老師,成為寬容的、會控制情緒的、懂得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的老師。這個時候,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讀書明智的深意。
二、知行一致,行勝于言
每當我看過一篇教育理論文章或一個典型案例,都會在心中細細品味,羨慕那些快樂的同行,然后學著他們的樣子完善我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真正將學到的教育理論運用到我的教育實踐中去。我試著面帶微笑走進教室,和顏悅色地和學生說話,當他們犯錯誤的時候耐心聽他們說出原因,細心加以引導。有時我給學生講故事,有時和他們一起游戲,學生和我的距離近了,他們不再拒我于千里之外,有的學生開始和我談心,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使我對他們更加了解,我看到了學生的另一面:原來他們都很有上進心,他們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們愿意為班級做一些事情……這些使我眼前一亮。正當我思考著給學生分配一些事情做時,學校發(fā)了班級“責任田”,分工很細致,我根據(jù)班級學生的特點,給學生分配了各自的“責任田”,有負責班級物品擺放的、有負責監(jiān)督同學遵守紀律的,有負責提醒學生到室外要穿外套的……同學們的積極性高了,集體榮譽感強了,學生的笑容也多了。
三、關注入微,用心教育
作為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行為習慣、生活和學習中的點點滴滴,要時時關注、事事關注。當學生情緒不好時,我會走到他們身邊進行詢問;當他們有心事的時候,我會關注他們,并與他們談心,共同商量解決辦法;當他們有學習上的問題沒有解決時,我會耐心為他們講解;當他們身體不適時,我會及時與校醫(yī)或家長聯(lián)系……關注多了,學生和我更親近了,下課的時候他們會和我說一些新鮮事,會拿著書跑到我身邊問一些問題。我發(fā)現(xiàn),多和學生交流幾句,多幾句鼓勵他們的話,他們真的會更自信,更愛學習。小A同學是一個比較自卑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家中孩子多,她總是覺得不被父母重視,以為父母對弟弟和妹妹更好;在學校學習不好,同學們也不喜歡她,使她在班級總是不愿意與同學交流。我察覺到她一天天的變化,思考著教育轉(zhuǎn)化的途徑。一次課間,我找到了她,對她說準備把檢查同學佩戴紅領巾的任務交給她,她用驚訝的眼神看著我說:“老師,你說的是真的嗎?我可以檢查嗎?你相信我嗎?”一連問了三個問題,我都給了她肯定的回答,并告訴她:“要相信自己,同時要多看看身邊人對自己的好,不要總認為大家不喜歡你,其實你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孩子。”同時,我送給她一本書《感恩生活》,她激動地離開了辦公室,也就是從這天開始,她真的改變了,每天早晨她都認真檢查,逐漸得到了同學的認可,她也漸漸有了自信,在學習上更努力了,課堂上發(fā)言更積極了,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四、轉(zhuǎn)變觀念,善于表揚
表揚是每位教師的法寶,一句簡單的評價對學生來說其實很重要。在以往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往往更愿意直接去說某個學生的缺點,說得越嚴厲,似乎對孩子越負責,越會起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目的。然而,這常常損傷了一些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變得更加膽怯,不愿意主動提問,甚至敵視教師,討厭學習。所以,我們不應吝惜自己的語言,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不要為了表揚而表揚,最重要的是善于表達一種肯定,這不僅僅是方法問題,更是教育觀念問題,教師要真正尊重學生,用心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我們班的小B同學學習成績不好,桌面總是很亂,上課的時候總是找不到需要的書本。面對這種情況,我更加關注他,在他的身上找到了閃光之處:他的集體意識很強。間操時我對同學們說:“誰上操認真、隊列走得好,就給誰的小組加一分?!边@時,我看到他和其他同學一起整齊地跑著,走路的時候神采奕奕,我及時表揚了他,讓他更有自信。他還是個愛勞動的孩子,班級哪里臟了,他總是第一個沖上前去打掃,不管是不是他值日他都會這樣做,我總會在第一時間表揚他,潛移默化地影響他。漸漸地,他有了變化,上課時他愛舉手發(fā)言了,桌面也不那么亂了,下課也會主動和同組的同學一起討論問題,變得愛學習了。
作為教師,不僅應多讀書,更應見其義;不但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更要將教育理論融入到教育實踐中去,融入到教育的每個細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如果教師能運用好書中的理論知識,并成功運用于實踐,一定會發(fā)現(xiàn)自己和學生都是快樂的。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