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燕
我院2007年3月~2011年6月共收治急性淋球菌行盆腔炎40例。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綜合治療組20例和對照組20例,經臨床觀察,綜合治療組療效較好。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均為未婚女性,年齡18~22歲,均有不潔性交史,均有發(fā)熱、腹痛、肛門墜脹和陰道膿性分泌物等癥狀。血常規(guī):
WBC15~21*109/L,N0.90~0.97:;B超提示:盆腔積液,經對陰道、宮頸分泌物和后穹窿穿刺液涂鏡檢,細胞內外均查到淋球菌。
(二)治療方法
1、治療組 (1)取截石位,用0.01%醋酸氯已定液沖洗陰道,單頁拉鉤暴露后穹窿,行后穹窿穿刺,抽盡膿液,將青霉素(皮試陰性后)640萬U和慶大霉素24萬U溶于500ml0.9%氯化鈉溶液中,用50ml注射器反復抽注沖洗盆腔,待盆腔沖出液清亮后,將青霉素240萬U和慶大霉素16萬U溶于60ml0.9氯化鈉溶液中,注入盆腔內,連用3天。(2)青霉素240萬U和慶大霉素8萬U溶于30ml0.9%氯化鈉溶液中,浸在20*10cm消毒紗布上,置入陰道內,每日1次,連用3天。(3)頭孢三嗪1.0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3天。(4)治療第2天,青霉素240萬U和慶大霉素16萬U溶于80ml0.9%氯化鈉溶液中,進行輸卵管通液,每日1次,連用3天。(5)0.5%甲硝唑液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3天。
2、對照組 頭孢三嗪1.0肌肉注射,每日1次;0.5%甲硝唑液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7天.。
二、結果
(一)綜合治療組
治療第3天,體溫正常,血常規(guī):白細胞均小于10*109/L,中性小于0.70.腹痛和肛門墜脹感消失,后穹窿穿刺未抽出膿液。陰道、宮頸管內分泌物涂片鏡檢,細胞內外均未查到淋球菌,治療結束后7天和每次月經干凈后按上述方法連續(xù)復查3次,細胞內外未查到淋球菌。
(二)對照組
治療第3天,后穹窿穿刺抽出膿液5-10ml,陰道、宮頸管內分泌物和后穹窿穿刺抽出的膿液,涂片鏡檢細胞內外均查到淋球菌,繼續(xù)治療3-4天;治療結束后按綜合治療組方法,復查細胞內外未查到淋球菌。
兩組治療結束后2個月,行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綜合治療組較對照組通暢率高,見下表。
三、討論
淋病是泌尿生殖道感染所致的急、慢性傳染性疾病,潛伏期長短不一,平均3-5天。如陰道感染未能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淋球菌即上行播散,引起急性子宮內膜炎及急性輸卵管炎,甚至急性盆腔腹膜炎。淋菌性盆腔炎,系淋菌性輸卵管炎引起的盆腔感染。本組均反復感染淋球菌,未及時治療或不規(guī)則治療,導致盆腔積膿,引起輸卵管阻塞及盆腔粘連。由于治療不規(guī)則,使淋菌對多種藥物產生耐藥性,濫用頭孢三嗪現(xiàn)象普遍,使淋菌對其敏感性降低;淋菌容易潛伏于深層腺體及輸卵管(輸精管),因其管壁致密堅硬,血運不太豐富,故需用藥量足、維持時間長。我們采用后穹窿穿刺,反復抽注抗生素沖洗盆腔、盆腔注藥等綜合方法,使膿液及時清除,避免了毒素的吸收,使體溫和血常規(guī)很快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頭孢三嗪、青霉素和慶大霉素等全身用藥及局部用藥,使淋球菌和其它致病菌,在高濃度有效抗生素的直接作用下,很快被殺滅。治療時間較對照組縮短了一倍多,減少了盆腔粘連。在綜合治療的第2天,反復用青霉素和慶大霉素溶液進行輸卵管通液,既殺滅了子宮和輸卵管內的淋球菌,又去除了輸卵管內沉積或粘附的纖維蛋白,其通暢率較對照組高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