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實拍三男子輪流毆打一少年”的視頻近日在網上流傳。在視頻中,三名赤裸上身的男子對一少年進行了持續(xù)近十分鐘的折磨與毆打。他們用膝蓋猛頂少年的腹部,用鞋抽打臉部,用胳膊肘重擊背部,輪流雙腳起跳踩踏少年的上身和頭部,并將磚頭和石塊拋擲在少年的身上和頭上。當被打少年昏迷倒地時,其中一男子竟向少年頭部小便……
事件發(fā)生在北京北五環(huán)外的奶西村。在《北京青年報》記者的筆下,這個村道路縱橫,兩邊商鋪比肩接踵,有些道路堆滿了垃圾,臟水四溢。
不少居民都對孩子的生存環(huán)境表示擔憂,在他們眼中,有些孩子就像野草一樣無序地生長。奶子房中學的一位學生說,他們校門口經常聚集著一些十五六歲的不良少年,他們經常向回家的學生索要錢財。“如果你沒錢,他們就打你一頓,如果有錢,他們就‘盯上了你,向你定期索要錢財。”
記者找到了被打者高某。這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學六年級學生說父親平時無暇管他。但認識高某的孩子稱,高某也曾經打過架,有時放學就去網吧。
一邊是比肩接踵的商鋪、臟水四溢的道路,一邊是“像野草一樣無序地生長”的孩子,這種景象形象地勾勒出了我們一些地區(qū)的發(fā)展模式和青少年的成長環(huán)境。
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曾提出“破窗效應”理論:如果有人打壞了窗戶玻璃而不及時維修,別人就可能接受示范和暗示,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無序的環(huán)境和麻木的公眾是滋生犯罪的溫床。
奶西村的環(huán)境就不僅僅是打破一兩個窗戶玻璃了,它實際上是個“千瘡百孔”的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孩子們怎能不像“野草一樣無序地生長”?
畸形的經濟發(fā)展是以犧牲環(huán)境、犧牲人文、犧牲人的成長為代價的。在中國,如今有多少父母為了生計背井離鄉(xiāng),把小孩扔在家鄉(xiāng)無人照應?又有多少父母眼里只有金錢沒有人,讓小孩不是去侵害他人就是被他人侵害?當這些家長賺到一些錢之后,總有一天會發(fā)現(xiàn),自己起早貪黑賺到的錢既無法醫(yī)治子女身體的創(chuàng)傷,更無法治療他們的心靈創(chuàng)傷,甚至會出現(xiàn)“錢有了人沒了”的結果……
在一個運行良好的社會,當父母的關心、教育缺席時,政府、學校、社區(qū)和社會團體等就會及時補位。但我們看不到這種補位,管理者甚至連起碼的本職工作都不做。奶西村的環(huán)境如此惡劣,我們是不是要追問,相關的管理和教育機構去哪里了?要不要追究他們的責任?
事實已經證明,“無序生長的野草”必然引發(fā)“不時燃燒的野火”,那么,誰來關心這些“像野草般無序生長”的孩子?
【原載2014年5月27日《羊城晚報·首席評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