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
李昉,北宋文學(xué)家,河北深州饒陽人,官至右仆射、中書侍郎平章事。他的宰相當(dāng)?shù)米屘诨实蹪M意,在同僚中口碑也很好,并且才華橫溢,著述甚豐,《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和《冊府元龜》被后世合稱為宋代四大書,前面三部書的主要編撰者都是他,同時他還活到72歲高齡,這在今天看來簡直有些不可思議。其實,這與他終身奉行的人生“淡、和、拙、專、護(hù)”五字 訣是分不開的。
淡 李昉非常淡泊,從不刻意去求什么,特別是官職什么的。皇帝欽點幾個名臣上朝敘話,對這個禮遇,其他人都是快馬加鞭,而他則是騎著毛驢悠然游然地前去。后來,對皇帝任命的每一要職幾乎都是再三辭讓,因此,贏得了皇上和眾多大臣的敬重。
和 由于沒有那么多的非分之想,自然沒有那么多的煩惱,自然沒有那么多的不平衡。心平則氣和,氣和往往人和,這樣身心哪能不舒泰呢?凡事不去計較,以局外人的心態(tài)去看事情,自然而然就多了包容,寬厚和忠恕。他家是個有名的大家庭,二百多口人一起過日子,和諧、和美、和樂得讓司馬光羨慕不已,贊嘆不已,并以此來教育自己的子弟。《宋史》說他“和厚多恕,不念舊惡”。
拙 李昉雖才華橫溢,但卻非常守拙與低調(diào)。每當(dāng)皇帝問起大臣的是非之時,一般都是說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在無關(guān)原則問題時,往往給人說些好話。他的一貫與人為善贏得宋太宗趙光義的敬重,說他“從來沒有做過傷人害物的事情,是個正人君子!”
專 每天忙完朝政后,他都要使自己安靜下來,仰臥在床上,專注于一天中最愉快的那件事上,慢慢地雜念就剔除了,呼吸就均勻了,深長了,頭腦也慢慢地清醒了。他持之多年,氣血通暢,精神十足。
護(hù) 李昉十分重視對全身各器官的養(yǎng)護(hù),特別是對五官和五臟的養(yǎng)護(hù),而其中的重中之重中是對腦的養(yǎng)護(hù)。他認(rèn)為腦是一個人的中樞,是所有思想和行動的司令部,必須高度重視,不能過急、過慮,情志上不能過傷,這比一般人認(rèn)為心是一身之主宰要進(jìn)步和智慧多了。他說腦健康的風(fēng)向標(biāo)就是頭發(fā),它是血之苗,看其狀態(tài),就知道該給腦做些什么了。
(摘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