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幾乎全部的生活都專注于電影,這些年他受到的贊譽與爭論也幾乎全部出之于此。認識他的人對這位喜劇人物的評價反差很大,有人稱他為天才,有人稱他暴君,一方面他不斷發(fā)掘新的電影、新的合作者,另一方面曾經(jīng)合作的簽約藝人連續(xù)解約,昔日搭檔不再合作,也有生意伙伴對簿公堂。
柴靜:是不是很多認識你的人會覺得你有一些自我?
周星馳:自我啊?當然我是一個在工作的時候很認真的人,但是你知道,你認真的時候呢,就會有人不高興。
柴靜:認真為什么會引起不高興?
周星馳:譬如說拍戲,一個鏡頭你就NG了一百次,這個你看有沒有人不高興啊,當然會有人不高興,是吧?就是說你干嗎,你有問題啊,你怎么那么麻煩啊。
在電影拍攝時,周星馳碰到他認為不合適的地方,會當眾改戲,甚至和現(xiàn)場導演翻臉。而在外界的爭議當中,金錢一直被認為是周星馳與合作者決裂的另外一個因素。有演員批評他說,周星馳愛錢勝過愛朋友,不肯分利于人。跟隨他工作的混音師卻告訴我們,周星馳出行常坐出租車,卻把自己收藏的一輛古董法拉利讓混音師拿去隨便開。
柴靜: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會給我們一些迷惑,哪個是真實的?
周星馳:這個,也很難說。每一個人都會對你有不同的看法,可能這些都是真實的。
柴靜:你對金錢到底是怎樣的態(tài)度?
周星馳:我當然是希望可以賺多一點錢。你知道我小時候窮,就是期望可以憑自己的能力賺一點錢。有時候賺錢已經(jīng)不止是我要賺錢,我要吃什么樣的食物,我要住什么樣的房子,我要坐什么車,而是你要不斷去達到一些目標。
柴靜:如果以這個為標準的話,那可就沒有盡頭。
周星馳:不需要有盡頭的。其實就是不斷達到目標的一個過程嘛。但是呢,我還是相信要把事情做好,這個是核心的事情,賺錢是配套的。
在沒有電影,家里也沒有電視的童年,周星馳和離異的母親及三個姐弟生活在香港九龍窮人區(qū),他最喜歡趴在窗邊,看對面樓里“草根”階層的市井生活。旁觀到的一切,日后很多都在他的電影里出現(xiàn),而他最早的英雄崇拜是從這兒開始的。他后來的電影中,很多都是設計的小人物成為英雄的故事。
周星馳:我小時候就是想要練武功,希望除強扶弱,都是這樣子。
柴靜:什么是強,什么是弱?
周星馳:欺負人的就是壞人。
柴靜:你是屬于被欺負的還是屬于欺負人的那種?
周星馳:我希望我是欺負人的,實際上當然是被欺負的。
柴靜:這算不算,比如小的時候你自己是一個想當英雄而做不到的孩子,然后你想通過電影實現(xiàn)一下?
周星馳:對對對,當然,我覺得都是這樣子。
我們分兩次采訪了周星馳,因為第一次采訪結(jié)束之后,過了二十天,周星馳聯(lián)系我們說希望能夠補一次采訪,因為他對第一次的自我表現(xiàn)不滿意,他說二十天來,他一直在努力每天練習普通話,認為自己會表現(xiàn)得更好一些。這就是周星馳。他個性如此,會在某些事上極為投入力求完善,也往往會不按常理行事,有出人意料之舉。這樣的個性帶來的結(jié)果和影響,褒貶自由人評說,得失,他也自有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