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
摘要:目的:討論髖臼骨折的CT表現及其臨床價值。方法:分析18例髖臼骨折的CT表現,并與平片相對照。其中6例采用保守療法。12例行手術治療。結果:CT檢查能清楚顯示各型髖臼骨折,發(fā)現平片不能看到的關節(jié)腔內骨折碎片和股骨頭皮質凹陷性骨折,同時還可顯示軟組織的損傷腫脹等情況。結論:髖臼骨折的CT檢查能準確地對骨折分型,治療方案的選擇及預后的估計提供有有力的幫助。
關鍵詞:髖臼 骨折 斷層攝影 計算機體層攝影 X線攝影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046-01髖關節(jié)是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jié),髖臼骨折的處理是否得當,將影響髖關節(jié)愈后的功能。髖臼是由髂骨、恥骨、坐骨組成的復雜幾何體,傳統X線檢查難以顯示骨折類型、關節(jié)面損壞程度以及關節(jié)腔內有無骨折碎片等情況,而CT能夠準確提供這方面的信息,為治療方案的選擇及患者預后的估計提供準確有力的幫助,筆者報告18例髖臼骨折的CT檢查結果,討論其臨床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自2008-03~2013-11共收集了18例做了CT的髖臼骨折病例,病程為傷后1小時到傷后1個月,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齡12~78歲,平均54.8歲。CT檢查前均拍攝過骨盆前后位平片。CT檢查,病人取仰臥位,髖關節(jié)部分掃描層厚2mm、層間距2mm,調整窗寬、窗位,分別觀察骨折和軟組織、骨盆臟器的損傷情況。
2 結果
2.1 骨折的分型及表現
2.1.1 前柱骨折3例:1例伴股骨頭前脫位。骨折線從髖前上棘附近延伸至恥骨支,骨折塊向前移位。
2.1.2 后柱骨折2例:都伴有股骨頭中心脫位。骨折線從坐骨切跡通過臼頂后部,延伸至坐骨恥骨聯合。
2.1.3 后壁骨折2例:都伴有股骨頭后脫位。髖臼后壁斷裂,骨折片向后上移位,部分或全部臼頂受累。
2.1.4 橫行骨折3例:1例粉碎性骨折伴股骨頭中心脫位。2例骨折線橫跨過髖臼。
2.1.5 復合型骨折8例:橫行骨折合并后壁骨折6例,伴股骨頭后脫位5例,中心脫位1例。橫行骨折合并后柱2例,都伴有股骨頭中心脫位。橫行骨折合并前、后柱骨折1例,伴股骨頭后脫位。
2.2 CT表現及與X線平片比較
2.2.1 9例關節(jié)腔內可見游離骨碎片,數目1~8塊不等,X線平片檢查均未發(fā)現。
2.2.2 8例股骨頭后脫位中,有4例股骨頭前緣皮質凹陷性骨折,X平片均未發(fā)現。
2.2.3 股骨頭骨折2例。骨盆其他部分骨折8例,4例骶骨骨折中有2例平片未能發(fā)現。11例髖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有不同程度腫脹,盆腔內出血2例。
2.2.4 2例骨折分型上平片與CT不一致,2例平片診斷為橫行骨折的病例,CT檢查分為后柱骨折和橫行骨折和并后柱骨折。
2.3 臨床治療情況
6例采用保守療法。12例行手術治療。9例因關節(jié)面損壞、關節(jié)不穩(wěn)定,關節(jié)腔內有骨碎片,行髖關節(jié)切開復位,髖臼金屬內固定,骨折碎片摘除術,其中1例伴有坐骨神經損傷的患者,同時行坐骨神經松解術。1例髖臼骨折合并股骨頭骨折行股骨頭金屬內固定術。1例髖臼粉碎性骨折合并股骨頭骨折,行全髖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12例的手術治療中,10例后柱骨折,后壁骨折及橫行骨折合并后柱、后壁骨折,采用后手術路徑。一例前柱骨折和橫行骨折合并前、后柱骨折,采用前手術路徑。12例手術的髖臼骨折,CT表現與手術所見完全一致。
3 討論
髖臼及前后柱結構是一個復雜的幾何體,髖臼位于髂骨恥骨前柱與髂骨坐骨后柱所形成的倒“丫”形凹陷中。傳統X線檢查需多個體位投照來顯示這些結構,除攝骨盆前后位平片外,還需攝兩個斜位片。即“閉孔斜位”(病人患側髖旋前45°)和“髂翼觀察位”(病人患側髖旋后45°)。但是,由于髖部體厚、股骨頭、股骨頸、腸氣及骶骨影的干擾,常影響這些結構的辨認。對于髖臼頂部的骨折,普通平片難以準確觀察,X線檢查需做冠狀面斷層攝片。髖臼骨折患者多為復合性損傷,損傷較重,病人一般情況較差,妨礙了這些特殊體位及斷層攝影的應用。CT克服了這些缺點,病人不需過多搬動。沒有傳統X線檢查的重疊干擾,對髖臼各部分的骨折都能很好的顯示。CT圖像還可觀察軟組織腫脹、臟器損傷及盆腔內有無出血等情況。
髖關節(jié)后脫位,可伴有股骨頭前緣皮質凹陷性骨折,這是由于當髖關節(jié)處于屈曲、內收、內旋位時,暴力作用于膝前沿股骨縱軸沖向髖關節(jié),或使骨盆向前的沖力均可迫使股骨頭向后上脫位;這時股骨頭前緣的關節(jié)面朝上,脫位時越過髖臼后緣,與髖臼后緣相互撞擊,因而造成股骨頭前緣骨皮質凹陷性骨折。這種骨折X線平片不能發(fā)現,只有CT檢查才能顯示。本組8例髖關節(jié)后脫位中,有4例見這種骨折,CT表現與健側對照,股骨頭前緣有明顯的凹陷,皮質斷裂,同時伴有髖臼后緣骨折。關節(jié)面的損傷是引起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的主要的原因,因此,對髖臼后脫位的患者,要仔細觀察股骨頭前緣,判斷是否有皮質凹陷性骨折。有的患者作CT檢查時,后脫位的股骨頭已部分或完全復位,當發(fā)現股骨頭前緣凹陷骨折合并髖臼后壁骨折,提示有過股骨頭后脫位。對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和有效的金屬內固定方式有非常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