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坤
(河南省唐河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唐河 473400)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老年患者的康復護理情況。方法:擇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8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老年患者,通過抽簽的方法將其分成2組,一組34例患者采取常規(guī)方法護理設為對照組;一組34例患者在常規(guī)方法的同時給予康復護理設為實驗組。結果:實驗組患者血糖控制的總有效率為91.18%(31/3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47%(26/34);并且實驗組患者低血糖復發(fā)率5.88%(2/34)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4.71%(5/34),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康復護理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臨床中的應用,可良好控制血糖水平,減少低血糖的復發(fā),對臨床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糖尿??; 低血糖; 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130-01 糖尿病老年患者,尤其是存在合并癥患者需盡可能使用半衰期短、血藥濃度及積蓄很小的降糖藥物[1],并且應該由小劑量開始,注意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水平。在糖尿病臨床治療中很容易產生低血糖癥狀,這也是糖尿病最嚴重的一種臨床并發(fā)癥,并且臨床表現(xiàn)各有不同,若是不能及時獲得 診治,神經細胞將會出現(xiàn)不可逆的損傷,甚至死亡,造成遺留癡呆等癥狀,嚴重者還會死亡?,F(xiàn)擇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8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老年患者,針對其臨床護理干預措施進行深入探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擇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8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老年患者通過抽簽的方法將其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組34例患者中,包括13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年齡均在47-79歲之間,平均年齡(63.74±4.67)歲。糖尿病病程3-11年,平均病程(4.03±2.42)年。其中,合并冠心病者9例,高血脂者11例,高血壓者12例。對照組34例患者中,包括15例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年齡均在48-81歲之間,平均年齡(64.56±4.49)歲。糖尿病病程2-9年,平均病程(4.27±2.24)年。其中,合并冠心病者11例,高血脂者12例,高血壓者11例。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相比沒有差異性,P>0.05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34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方法護理,具體措施:對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干預,緊密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變化,保證患者安靜、舒適的臥床休息[2],積極預防呼吸道感染、壓瘡以及昏迷等現(xiàn)象發(fā)生,定時檢測患者的電解質、尿糖以及血糖情況,結合檢查結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實驗組:34例患者在常規(guī)方法的同時結合康復護理。(1)血糖監(jiān)測護理。針對患者體內血糖含量水平予以緊密觀察,在準備測量患者血糖時,應嚴格要求患者空腹,或是餐后2小時進行監(jiān)測。(2)用藥護理。講述應用藥物治療的效果、應用劑量、用藥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等情況[3]。對患者應用藥物治療期間,藥物應用劑量必須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綜合分析,并予以有效控制。(3)心理護理。應該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積極消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最終達到促進臨床療效提高的目的。(4)飲食及運動護理。在對患者應用藥物治療期間,應該嚴格禁止患者吸煙飲酒。若是患者運動量不斷增多,其飲食量也應該隨之增加?;颊叩娘嬍匙V中,應該富含膳食纖維成分,如水果、豆制品等食物。運動要適宜,患者有面色蒼白、頭暈等癥狀,必須立即停止運動,適量補充食物。
1.3 血糖控制標準: 以患者空腹狀態(tài)時血糖值為標準,顯效: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4.5-6.1 mmol/L范圍。有效: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低于7.8 mmol/L。無效:患者血糖水平大于或等于7.8 mmol/L。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對兩組間試驗所得數據予以統(tǒng)計學處理,通過t法對組間計量資料予以檢驗,應用X2檢驗兩組間研究的計數資料。若是對比差異P<0.05,則能夠說明組間統(tǒng)計學研究有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34例患者中,顯效者19例,約為55.88%;有效者12例,約為35.29%;無效者3例,約為8.82%。對照組34例患者中,顯效者16例,約為47.06%;有效者10例,約為29.41%;無效者8例,約為23.53%。實驗組患者血糖控制的總有效率為91.18%(31/3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47%(26/34),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34例患者中,復發(fā)者2例,約為5.88%;對照組中,復發(fā)者5例,約為14.71%,兩組患者的復發(fā)率相較差異性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臨床癥狀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與血糖水平降低及發(fā)生的頻率及速度、患者年齡以及是否伴有自主神經病變等有一定聯(lián)系[4]。在長時間的糖尿病治療期間,低血糖是臨床最為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也是糖尿病老年患者常見的一種急癥。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康復護理工作中,一定要培養(yǎng)老年患者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飲食規(guī)律,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及合理用藥治療。對于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的患者,特別要加強心理護理,指導患者家屬多關心、照顧患者,理解疾病治療的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讓患者或其家屬明確低血糖的病因、癥狀,做好預防及自我監(jiān)測工作。本次研究針對不同護理干預得出,實驗組患者血糖控制的總有效率為91.1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47%;并且低血糖復發(fā)率5.88%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4.71%。由此數據可見,康復護理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臨床中的應用,可良好控制血糖水平,減少低血糖的復發(fā),對臨床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莊增美.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中的應用[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9(25):105-106.
[2] 張平,張偉光.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應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7):66-67.
[3] 張敏,段春梅,張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應的誘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7(6)73-74.
[4] 姚宏偉,鄭美華,劉靜.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發(fā)生原因及護理預防[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14(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