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蘭蘭,1982~,女,河北淶源人 本科,主治中醫(yī)師,研究方向,腦血管疾病。摘要: 目的:探討銀杏葉片治療老年腦梗死后抑郁的療效。方法:將老年腦梗死后抑郁癥患者共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0例。兩組均給予調(diào)控血壓、抗血小板聚集、腦保護劑等治療,觀察組加用銀杏葉片,3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療效及抗抑郁效果。結果:治療組臨床療效及抗抑郁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1。結論:銀杏葉片治療老年腦梗死后抑郁有效率高,療效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162-01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加劇,老年腦梗死成為常見病、多發(fā)病,腦梗死后抑郁是影響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并發(fā)癥,對腦梗死后抑郁的治療也越來越受臨床重視。我院銀杏葉片治療老年腦梗死后抑郁患者100例,療效明顯,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2011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腦梗死后抑郁癥患者,按照1995年全國腦血管病診斷標準[1],除外既往有精神疾患者,共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齡67—79歲,平均71.53±11.67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調(diào)控血壓、抗血小板聚集、腦保護劑等治療,觀察組加用銀杏葉片(斯泰隆,上海杏靈科技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
產(chǎn),批號:100509)19.2 mg口服,每日3次。15天為1療程,共3療程。
1.3 療效評定:
1.3.1 臨床療效:按照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CNS)改變進行判斷[2]。
①基本座愈:CNS減少90% —100%,病殘程度為0級;②顯著進步:CNS減少46%—89%,病殘程度為1-3級;③進步:CNS 減少 18%—45%;④無效:CNS減少<18%。
1.3.2 抑郁癥狀療效:按照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制定的《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三版)中HAMD評分的減分率[3]來進行判斷:
①痊愈:減分率>75%;②顯著進步:減分率50%—74%;③進步:減分率25%—49%;④無效:減分率<25%;
減分率=(治療前分數(shù)—治療后分數(shù))/治療前分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釆用SPSS11.1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釆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釆用X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治療組與對照組CNS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后兩組差異存在顯著性(P<0. 01)。
表1 治療前后治療組與對照組CNS評分的比較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5031.44±5.298.12±4.75對照組5030.81±6.2117.22±7.61*P>0.05,△P<0.01
2.2 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 01)。
表2 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組別例數(shù)痊愈(%)顯著進步(%)進步(%)無效(%)對照組504(8.00)10(20.00)13(26.00)23(46.00)治療組5012(24.00)15(30.00)13(26.00)10(30.00)2.3 治療前后治療組與對照組HAMD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無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差異存在顯著性(P<0. 01)。
2.4 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抑郁癥狀療效比較,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 01)。表3 治療前后治療組與對照組HAMD評分的比較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5030.56±6.786.14±3.25對照組5029.72±6.4417.62±5.19*P>0.05,△P<0.01
表4 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抑郁癥狀療效的比較
組別例數(shù)痊愈(%)顯著進步(%)進步(%)無效(%)對照組506(12.00)6(12.00)16(3222.00)22(44.00)治療組5015(30.00)21(42.00)10(14.00)4(8.00)3 討論
我國腦梗死發(fā)病率較高,每年約為120—180/10萬,其中老年患者占大多數(shù)。抑郁是腦梗死后的常見并發(fā)癥,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活動遲緩、情緒異常、興趣缺失、精神緊張不安或激越等一系列神經(jīng)社會心理障礙,影響患者人際交往,延緩其回歸社會,提高住院天數(shù)[4],并可改變患者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導致血壓升高,繼而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5],降低治療效果,延長病程,加重病情甚至引發(fā)新的心血管疾患。
老年患者腦梗死后抑郁的西醫(yī)治療常采用黛力新等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藥物,其中的二鹽酸氟哌噻噸和鹽酸美利曲辛對神經(jīng)突觸前膜上的多巴胺受體(D2受體)起作用,能促進多巴胺等神經(jīng)介質(zhì)的合成與釋放,增加神經(jīng)突觸間隙內(nèi)的神經(jīng)介質(zhì)含量,從而調(diào)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起到抗抑郁作用,但其療效較差,有效率低,副作用明顯[6]。
祖國醫(yī)學認為老年性腦梗死后抑郁屬中醫(yī)“郁證”范疇,辨治釆用治郁之法。銀杏葉片是中藥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止痛功效,可以治療氣血逆亂、血溢腦外所致的腦脈痹阻癥狀,主要活性成分包括二萜類及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等,其中包括銀杏內(nèi)酯、白果內(nèi)酯、槲皮素、山萘酚、異鼠李素及其甙類,另外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銀杏葉片可以抑制氧自由基,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增加纖溶活性,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耗氧量,改善學習、認知功能[7]。本研究結果表明:銀杏葉片可以治療腦梗死后抑郁,能明顯改善或消除抑郁癥狀,同時能促進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增強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療效明顯,有效率高,達92%,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的診斷要點.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379.
[2] 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會議.腦梗死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 )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81-382.
[3]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第三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4] 李衛(wèi)平.腦梗死后的抑郁癥狀對住院患者早期康復的影響分析.健康之路,2013,12(8):149-150.
[5] Paolucci S. Epidemiology and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J].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08,4(1):145-154.
[6] 葉慶紅,陳志斌,唐鍇舒,等.肝解郁膠囊與黛力新治療腦梗死后抑郁的對照研究.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2,28(5):807-809.
[7] 王蓓蕓,鐘遠,燕虹.銀杏葉片治療老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事件相關電位P300的變化.中國老年醫(yī)學雜志,2012,12(32):2495-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