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
尉犁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新疆巴州 841500
不同殘膜量對棉花保苗率和產量影響的小區(qū)試驗
曹健
尉犁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新疆巴州 841500
通過凈土、反復撿拾農田殘膜與對照之間的保苗率、產量差異顯著性和增產效果分析。增產率,凈土處理與對照相比為11.1%,反復撿拾殘膜處理與對照相比為7.3%;收獲株數,凈土處理高于對照10.34%,反復撿拾殘膜處理高于對照6.68%。
凈土;地膜殘留量;保苗率;產量
通過棉田凈土、反復撿拾殘膜、不做任何處理的小區(qū)試驗,探索凈土、反復撿拾農田殘膜與對照之間的保苗率、產量差異顯著性和增產效果。
試驗設3個處理,重復3次,隨機排列。共9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33.6m2。處理A:凈土,為篩撿0~30cm土層的全部殘膜;處理B:反復撿拾殘膜,結合翻地多次撿拾,直到整完地待播種為止;處理C(CK):秋收后農田殘膜不做任何處理。
選擇尉犁縣地膜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地塊,棉花種植14年,使用地膜14年。田間調查每處理取3點,每點定株20株。
2010年前覆膜厚度0.005~0.006mm,農田殘膜回收率10%~20%;2011年后覆膜厚度為0.008 mm以上;2012年11月殘膜回收后、2013年3月24日進行棉田殘膜調查,處理A殘膜量平均為20.71kg/666.7m2,處理B殘膜量平均為5.12kg/ 666.7m2。通過調查分析:0~20cm土層殘膜量占0~30cm的85.97%,且為大片或呈團狀分布,20~30cm土層以碎片、零星分布。2011年-2013年,實施機械加人工的回收。
4.1 不同處理對棉花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根據苗期調查結果顯示:出苗率,處理A>處理B>處理C;株數,處理A>處理B>處理C。綜合評價田間調查結果,差異較大的是出苗率和株數,其他差異均較小。出苗率,處理A、處理B高于處理C11.8%、8.0%。
表1 棉花田間調查表
4.2 不同處理差異的顯著性比較和對產量的影響
小區(qū)皮棉產量經過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比較方法采用最小顯著極差法,結果為重復間差異不顯著、處理間差異極顯著。增產率,處理A、處理B與處理C相比,分別為11.1%、7.3%,主要是由于收獲株數造成的;收獲株數,處理A、處理B高于處理C10.34%、6.68%。與苗期調查情況處理A、處理B的保苗率高于處理C一致。
表2 不同處理棉花產量調查表
小區(qū)試驗結果顯示:土壤中殘膜含量對棉花的出苗率、收獲株數影響較大,是造成棉花產量存在差異的主要因素。因此,土壤中殘膜含量下降,有利于棉花產量的提高。
[1]曹健.淺析不同地膜厚度對殘膜回收率的影響[J].新疆農業(yè)科技,2012(6):38-39.
[2]曹健.地膜殘留量對棉花產量的影響試驗[J].新疆農業(yè)科技,2013(3):43.
[3]王榮棟,尹經章.作物栽培學[M].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1997:466-502.
[4]周有耀.棉花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0:99-102.
曹?。?972年12月—),新疆尉犁縣人,大學學歷,農學學士學位,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土壤與肥料、農業(yè)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201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