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陜西戶縣一餐館在西安買鹽,結果被戶縣鹽務局罰200元,罪名是跨區(qū)域用鹽,違反食鹽專賣規(guī)定。這真是匪夷所思,就算你制訂了保護壟斷的法律條文,可以“依法壟斷”,那你也得找個像樣的理由。在各種壟斷中,鹽業(yè)壟斷,可以說是最無理由的,其唯一的根據(jù),或許就是延續(xù)兩千多年的壟斷。但食鹽壟斷是專賣,并不是專買。你可以利用壟斷查處那些賣鹽的,怎么能查處買鹽的?由此可見公權力的搶劫,已到瘋狂程度。而所有壟斷的目的都只有一個:利用壟斷,抬高價格,搶劫財富。如今,中國公民反壟斷的呼聲越來越高,所有壟斷行業(yè)都遭受了猛烈的批判。隨著國家發(fā)改委近期廢止《食鹽專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的發(fā)布,放開壟斷能否出現(xiàn)突破口呢?我們拭目以待。
一位從軍隊轉業(yè)當公務員20年有余的周副處長,時不時感慨很后悔當公務員,一個月工資4000多元,“還沒有教師工資高”。既然羨慕教師的工資高,為何不去做教師?或許他會辯解說,自己沒有那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可問題就在這兒,你沒有教師的知識和能力,憑什么要求和他們一樣的工資?再退一步說,公務員工資就該比教師高嗎?盡管我們的法律明文規(guī)定教師的平均工資不低于或高于公務員,但公務員就該比教師工資高,卻成了這位副處長、甚至是社會大多數(shù)人的固有觀念。與其標榜公務員的“神圣”,不如從思想上消除公務員的這種優(yōu)越感,使公務員成為和普通打工者一樣職業(yè)。唯有如此,仕途才是正途,公務員的傲慢與偏見也會隨之消失。
廣州市荔灣區(qū)嶺南街道原工委書記謝國滔最近被查,針對其“是否系裸官”,廣州市紀委發(fā)言人日前回應稱,其妻子在2010年移居香港,擁有香港居民永久居住證,但其兒子辦理的是讀書簽證,在外留學,沒有移居國外,還不算純正意義上的裸官。其實問題不在于“純裸”還是“半裸”,眼下社會輿論之所以十分關注“裸官”問題,是在于我們還未能在制度源頭上有效鏟除“裸官”不斷滋生的土壤,由于缺乏“官員財產公開”這樣的制度,事實上還無法做到充分的公開透明。從這個意義上說,重要的是能否“將裸官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在制度上確保官員權力及相關信息得到充分裸露、置于陽光之下,使之徹底“不能裸、不敢裸、不易裸”。
不久前發(fā)布的2013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披露,相當一部分的國務院部門和省區(qū)市“曬問題”籠統(tǒng)、概括。如煙草局寫道,“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國家能源局,“我們將根據(jù)具體問題研究工作方法,不斷加強完善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設”。這些讓公眾不難嗅到一絲熟悉的八股氣息,這也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6年來,難以切實推進的一個重要原因。說到底,目前在政府信息公開上存在的諸多問題,折射出某些地方和部門在依法行政、公開透明上的糾結。當此之時,應該以更大的勇氣切實推進公開透明,不能出現(xiàn)任何猶豫和反復。一旦出現(xiàn)反彈、倒退,或連目前已經取得的進步也將喪失。
近日,河南信陽市浉河區(qū)政府官網(wǎng)刊登了一篇謳歌拆遷工作的文章,浉河區(qū)委書記邵春杰稱拆遷工作人員是“最可親、最可敬、最可愛、最可歌、最可頌的人”“招之即來,來之即戰(zhàn)”,這番說辭,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熱議。不可否認,城市的改造和升級必然要拆遷。但怎么拆,是不是一定要用到“招之即來,來之即戰(zhàn)”的勁頭來拆遷,就非常值得商榷了。既然拆遷人員是最可愛的人,言下之意,誰是最可恨的人?
國人自古講究安土重遷,對待一些不掌握國家機器、不愿意搬家拆房子的民眾,用得著這么猛烈的語匯來渲染激情嗎?邵書記的這番話,深刻地反映出現(xiàn)今一些地方官員,為了自己狹隘的政績,完全可以不考慮民眾的感受,更說明一些地方官員脫離群眾的現(xiàn)狀,已經到了和民眾使用兩套話語體系的程度。
紅十字會副會長因遲到登機致使飛機延誤,對此機場回答因其是國航終身白金卡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