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靳偉華
人生美麗,因為有夢
文/靳偉華
當央視的街頭采訪問題從“你幸福嗎”轉變成“你的夢想是什么”時,我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上,大眾的揶揄和調侃明顯變得友善起來了。面對兩個善意的問題,前者屬于封閉式問題,答案在“是”與“不是”間選擇,看似溫暖卻覺武斷,后者是開放式話題,冷不丁觸及到了心中那塊柔軟處。因問法不同,而遭遇不同,可見國人微妙的心理。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幸福真的沒有這么早來敲門,要讓還在謀生計的路上疲于奔命的他們奢談“幸?!? 會是人比人的窩火,況且,幸福的模樣千人千面,咋說好呢?說自己幸福吧,明明離自己的夢想遠著呢!說自己不幸福吧,好像不是什么滋味,一來也沒十分悲催,二來也忌諱曬“不幸”。
但,誰沒有夢想呢?尤其在這個充滿變革的大時代,夢想是人生飛翔的翅膀呀。對于很多人來說,夢想,也許是他一生的理想追求,也許則是一段時期一個小小的愿望,有些人,一生中會有無數(shù)夢想,一路走來,且圓且破,執(zhí)著但也自在。機遇可能擦肩而過,夢想則是我們心中常常翻騰的潮熱,不經(jīng)意中,讓我們心跳加速。
有心理學家說,夢在童年時期是有色彩的,到了成人后,夢才變成黑白的了。我想,人類將美好的愿望視為“夢想”或許就來源于此,童年是美麗的,童年的夢更是美麗的,生活中難以實現(xiàn)的愿望能夠在色彩斑斕的夢里邂逅,何其美妙!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童話是不是也是從夢境里出發(fā)編織的呢?在童話里,我們實現(xiàn)了:正義戰(zhàn)勝了邪惡,光明驅逐了黑暗,勇氣救贖了怯懦。
然而,人類終究還是走出了“童話世界”,我們要成為幸福的“王子”“公主”,我們本身需要在現(xiàn)實社會中攜著正義和光明的勇氣和夢想救贖自己。
記得去年到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參觀,發(fā)現(xiàn)來自世界各地排著長隊人們的共同心愿就是,去看看在教堂地下室墓碑林中那塊揚名世界的無名碑,因為碑上刻著這樣一段讓無數(shù)人欷歔的話: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象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后,我發(fā)現(xiàn)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我發(fā)現(xiàn)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最后的愿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是不可能的。
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后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誰知到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p>
于是,想到,年少時的我們也曾有著意氣風發(fā)、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邁,經(jīng)歷胸懷理想,鄙視小我夢想的陣痛。那時的我們自詡“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但對父母的辛勞、姐妹的心思卻漠然無視,我們吃著“糖精片爆米花”,懷著卻是解放全人類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在努力實現(xiàn)“超我”的時候我們丟失、扭曲了“自我”。好在,這樣時代已經(jīng)過去,現(xiàn)在,我們的夢想開始變得不再“高、大、空”了,慢慢明白實現(xiàn)夢想是需要“接地氣”的,我們可以談人生遠大的目標,但也絕不羞于談物質追求,我們的夢想大到可以和祖國的命運結合起來,小到一個團聚、一次搬家或一次出國深造的機會,等等。夢想因為個性化而多姿多彩。
我的一位朋友,幾年來,一直想換房改善居住條件,但因為經(jīng)濟原因始終下不了決心。去年八月,當她覓到一處理想的住宅時,終于變賣了老房子并窮盡積蓄買了下來。我問,何以下如此大的決心,她的回答讓我動容:“有夢想,就要追,不追,只是夢。”
的確,不追的夢想只是空想。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設想中國人都能從最小的夢想開始努力,“中國夢”終將變?yōu)楝F(xiàn)實。人生美麗,因為有夢想,人生充實,因為我們在追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