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光,劉玉存,荊蘇明
?
微波輔助合成1-甲基-2,4,5-三碘基咪唑
程 光,劉玉存,荊蘇明
(中北大學化工與環(huán)境學院,山西 太原,030051)
在微波加熱條件下,以N-甲基咪唑為原料,用I2/HIO3的酸性溶液碘化合成1-甲基-2,4,5-三碘基咪唑(MTII)。采用紅外光譜、元素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譜等方法對合成產(chǎn)物MTII進行了結構表征和純度分析,討論了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碘、碘酸用量對碘代反應的影響。結果表明,碘代反應的最佳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80℃,反應時間60min,(I2):(HIO3)∶(C4H6N2)=2∶3∶1,高效液相色譜分析表明MTII純度大于98%。
MTII;微波合成;含能材料
近年來,硝基咪唑化合物由于良好的爆炸性能而受到了含能材料工業(yè)者的關注[1]。2001年韓國科學家Jin Rai Cho等人[2]首次合成了1-甲基-2,4,5-三硝基咪唑(MTNI)。研究表明,MTNI熔點為82℃,氧平衡-25.79%,密度1.8 g/cm3,爆速8 800 m/s,爆壓35.58 GPa,性能與RDX相當,感度介于TNT與RDX之間[3]。由于MTNI的熔點低,并且其能量比TNT高,有望替代TNT用作熔鑄炸藥。
1986年Gedye等人[4]研究了在微波爐中進行酯化反應,其后,微波技術作為一種新技術在有機合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研究表明,微波加熱能為反應提供很多優(yōu)勢,例如反應速率提高、反應時間減少,產(chǎn)品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得到改善等[5],是一種很有發(fā)展前景的反應促進手段[6]。
目前,合成MTNI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1)以咪唑為原料,經(jīng)過硝化、熱重排、甲基化等5步合成[2]。這種合成方法存在合成路線長、產(chǎn)率低、合成中間體為含能物質(zhì)、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2)以咪唑為原料,經(jīng)過碘化、甲基化制得中間體MTII,再經(jīng)硝化等過程的碘代法[7-8]合成MTNI。這種方法合成路線較短,合成中間體不含能。但是在制備MTII過程中耗時長,并且使用了昂貴、有毒的碘甲烷,不利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
針對碘代法中制備中間體MTII存在的種種弊端,設計了一條新的合成路線,將咪唑碘化和甲基化的反應順序進行了調(diào)整,具體合成路線如下:以咪唑為原料,先將咪唑用低毒性的碳酸二甲酯(DMC)甲基化得到N-甲基咪唑,再用I2/HIO3的酸性溶液碘化制得中間體MTII,最后硝化得到MTNI。
目前,新合成路線中咪唑甲基化合成N-甲基咪唑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生產(chǎn),本文不再對咪唑甲基化過程進行研究,僅對N-甲基咪唑為反應物制備中間體MTII的碘代過程進行了詳細的實驗研究。鑒于微波在有機合成方面的優(yōu)勢,在實驗中用微波加熱代替?zhèn)鹘y(tǒng)加熱。通過改變反應時間、溫度和投料比,確定了最佳的反應條件,并用紅外光譜、元素分析和液相色譜對合成產(chǎn)物MTII進行了表征和純度分析。
藥品:甲基咪唑,南京都萊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碘,天津市北辰方正試劑廠;碘酸,長沙晶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濃硫酸,四氯化碳,天津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冰乙酸,天津市北辰方正試劑廠;無水乙醇,天津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硫代硫酸鈉,天津市恒興化學試劑制造有限公司;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儀器:ZRD-1全自動熔點測試儀,天津市新天光分析儀器技術有限公司;Perkin Elmer Spectrum 100紅外光譜儀,美國珀金埃爾默股份有限公司;vario MACRO CUBE碳氫氮元素分析儀,德國elementar公司;P120l高效液相色譜儀,大連依利特分析儀器廠;MCR-3微波化學反應器,河南鞏義予華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向三口燒瓶中加入100mL冰乙酸、5.08g碘,充分攪拌使碘完全溶解;然后將溶有5.28g碘酸的50mL硫酸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30%)滴加到三口瓶中,再向三口燒瓶中加入0.82g N-甲基咪唑和10mL四氯化碳,最后將三口瓶放入微波反應器中,開啟磁力攪拌,充分溶解三口瓶內(nèi)物質(zhì)。設定微波加熱溫度為80℃,反應時間60min,開啟微波加熱開始反應。反應結束后,將反應液倒入冰水浴中,析出紅褐色沉淀,抽濾,烘干得MTII粗品。將MTII粗品溶于甲醇中,然后慢慢滴加飽和Na2S2O3水溶液,充分攪拌,直至MTII甲醇溶液變?yōu)闊o色。最后加入大量的水,析出白色絮狀沉淀,抽濾烘干得乳白色粉末狀固體MTII 3.37g,得率73.26%。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結果表明所得MTII純度大于98%。
實驗所得的MTII紅外譜圖如圖1所示。
圖1 MTII紅外光譜圖
圖1中在特征區(qū)2 936cm-1和1 375 cm-1分別存在1個弱吸收峰和1個強吸收峰,分別為甲基C-H的伸縮振動特征峰和剪式振動特征峰。在655 cm-1處有1個中強吸收峰,為C-I鍵的特征峰。1 191 cm-1處存在1個強吸收峰,為N-CH3的吸收峰。1 344 cm-1和1 435cm-1處分別有一個中強吸收峰和強吸收峰,分別為C=N和C=C鍵的特征峰。在2 500~1 900 cm-1沒有吸收帶,說明分子結構中不存在三鍵或累積雙鍵。結合Anal. for C4H3N2I3(%):C 10.83,H 0.56,N 6.11(理論計算值:C10.43,H 0.65,N 6.08)。M.p. 150.8~151.8℃(文獻[9]:149.5~151.5℃)和外觀形態(tài)可以確定產(chǎn)品為MTII。
在甲基咪唑投料量為0.82g(0.01mol)、冰乙酸100mL、CCl410mL、30%H2SO450mL、碘2.54g、碘酸1.76g的前提下,分別置于65℃、70℃、75℃、80℃、85℃等不同溫度下反應50min,考察不同溫度對MTII合成產(chǎn)量的影響,實驗結果見圖2。
圖2 反應溫度對MTII產(chǎn)量的影響
從圖2中可以看出。當溫度低于65℃時,反應產(chǎn)率很低,溫度在65℃以后,MTII產(chǎn)量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提高,到80℃基本達到最高產(chǎn)量,再升高溫度MTII產(chǎn)量有小幅的降低。這可能是溫度的升高導致咪唑環(huán)的破壞和副反應的發(fā)生,因而確定80℃為最佳的反應溫度。
在甲基咪唑投料量為0.82g(0.01mol)、冰乙酸100mL、CCl410mL、30%H2SO450mL、碘2.54g、碘酸1.76g和最佳反應溫度80℃條件下,分別反應30 min、40min、50min、60min、70min,考察不同反應時間對MTII合成產(chǎn)量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反應時間對MTII產(chǎn)量的影響
由圖3可知,最佳反應時間為60min。根據(jù)N-甲基咪唑被取代的順序得知,在反應過程中,首先得到1-甲基-4(5)-碘基咪唑,然后得到1-甲基-4,5-二碘基咪唑,最后得到MTII。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MTII的得率增加,當反應時間為60min時,MTII產(chǎn)量達到最大,說明反應接近終點。再增加反應時間MTII產(chǎn)量會有所下降,這可能是因為反應時間過長,副反應增多。
在甲基咪唑投料量為0.82g(0.01mol)、冰乙酸100mL、CCl410mL、30%H2SO450mL、碘酸1.76g和最佳反應溫度80℃條件下反應60min,碘投料量分別為2.54g(0.01mol)、3.81g(0.015mol)、5.08g(0.02mol)、6.35g(0.025mol)、7.62g(0.03mol),考察不同碘用量對MTII合成產(chǎn)量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碘用量對MTII產(chǎn)量的影響
由圖4可知,隨著碘用量的增加,MTII的得率增加,當?shù)庥昧繛?.08g(0.02mol)時,MTII產(chǎn)量已趨于最大,再增加碘的用量,會導致產(chǎn)量下降。這可能是因為碘用量太多,反應結束后殘留大量沒參與反應的碘單質(zhì),在對MTII進行除碘提純過程中損失了一部分的MTII。
在甲基咪唑投料量為0.82g(0.01mol)、冰乙酸100mL、CCl410mL、30%H2SO450mL、碘5.08g和最佳反應溫度80℃條件下反應60min,碘酸投料量分別為1.76g(0.01mol)、2.64g(0.015mol)、3.52g(0.02mol)、4.4g(0.025mol)、5.28g(0.03mol),考察不同碘酸用量對MTII合成產(chǎn)量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碘酸用量對MTII產(chǎn)量的影響
由圖5可知,在一定范圍內(nèi),隨著碘酸用量的增加,MTII的得率不斷增加,說明在一定范圍內(nèi)加大碘酸用量有利于MTII產(chǎn)量的提高。
通過單因素實驗得出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碘用量、碘酸用量對MTII產(chǎn)量影響較大,所以在甲基咪唑投料量為0.82g(0.01mol)、冰乙酸100mL、CCl410mL、30%H2SO450mL的前提下,把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碘用量、碘酸用量定為影響因素,選用L9(34)正交表進行實驗,見表1。
表1 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表
Tab.1 Table of orthogonal factors level
根據(jù)以上各水平的情況進行正交實驗設計,表2為正交實驗方案與結果。
表2 正交實驗方案和結果
Tab.2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program and results
通過極差分析,以產(chǎn)物MTII的產(chǎn)率為指標考察各因素對反應的影響,確定因素的重要性從大到小依次為:碘用量、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碘酸用量。其中,碘用量、溫度是影響反應的主要因素(<0.05)。制備MTII的理論最優(yōu)實驗條件為A2B2C3D3,即溫度80℃,時間60min,(碘):(甲基咪唑)為2∶1,(碘酸):(甲基咪唑)為3∶1,此條件下MTII的產(chǎn)量為3.37g,產(chǎn)率為73.26%。
(1)以甲基咪唑、冰乙酸、碘、碘酸等為原料,結合微波加熱技術快速,高產(chǎn)率合成了MTII。產(chǎn)品經(jīng)過紅外光譜、元素分析、熔點測試等手段檢測,確定為MTII。經(jīng)液相色譜分析確定其純度超過98%。這一方法合成MTII成本低廉、過程簡單、時間周期短、安全可控,具有潛在的工業(yè)化應用前景。
(2)單因素與正交實驗結果表明:合成MTII的最佳條件為溫度80℃,時間60min,(I2)∶(HIO3)(C4H6N2)為2∶3∶1。此條件下MTII的合成產(chǎn)率為73.26%。
[1] 歐育湘,劉進全.高能量密度化合物[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5.
[2] Jin Rai Cho, Soo Gyeong Cho, Kwang Joo Kim,et al. A candidate of new insensitive high explosive:MINI[C]// Insensitive Munitions & Energetic Materials Technology Symposium. Enschede, Netherlands, 2000.
[3] 殷明,舒遠杰,熊鷹,等.硝基咪唑化合物結構與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J].化學學報,2008,66(19):2 117-2 123.
[4] Gedye R,Smith F,Westaway K,et al.The uses of microwave ovens for rapid organic synthesis [J]. Tetrahedron Lett,1986,27 (3):279 -282.
[5] Ravi P, Tewari S P.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1-methyl-2,4,5-trinitroimidazole[J].Propellants,Explosives,Pyrotechnics, 2012,37(5):544-548.
[6] Liao X, Raghavan G S V, Yaylayan V A. A novel way to prepare n-butylparaben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J]. Tetrahedron Letters,2002,43(1):45-48.
[7] 刁瑩,王建龍,王文艷,等.碘代法合成 1-甲基-2,4,5-三硝基咪唑[J].火炸藥學報, 2012,35(2):40-43.
[8] Jadhav H S, Talawar M B, Sivabalan R,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olysis studies on new derivatives of 2, 4, 5-trinitroimidazoles: potential insensitive high energy materials[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7,143(1): 192-197.
[9] Shvartsberg M S, Bizhan L N, Sinyakov A N, et al. Synthesis and acetylenic condensation of iodine derivatives of N-methy- limidazole[J]. Bulletin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Division of Chemical Science, 1979, 28(7): 1 446-1 451.
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 of 2,4,5-Triiodo-1-methylimidazole
CHENG Guang,LIU Yu-cun,JING Su-ming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030051)
2,4,5-triiodo-1-methylimidazole was synthesized using N-methylimidazole as starting materialiodination of I2/HIO3acidic solution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 infrared spectra analysis, elemental analysis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were adopted for product characterization and purity determination.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ime,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quality of iodine and iodic acid on the iodo-reaction result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iodination process are reaction time of 60min,reaction temperature of 80℃,(iodine):(iodic acid):(N-methylimidazole)=2:3:1. HPLC analysis showed the purity of MTII was over 98%.
MTII;Microwave synthesis;Energetic materials
TQ560.6
A
1003-1480(2014)04-0043-04
2014-05-08
程光(1987-),男,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含能材料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國家自然聯(lián)合基金資助(批準號:U13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