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摘 要:對我黨正確評價和認識的主要依據(jù)就是回顧與思考黨開展的整風活動,同時這也是對我黨歷史正確評價和認識的尺子,還是具體運用和辯證把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關鍵。通過考察各個時期的整黨整風活動,使“群眾路線”、“群眾觀點”逐漸深入廣大干部和黨員的心中,理念的認識度和重視度也在逐漸增強,并且將自身的思想行為逐漸由被動過渡到自覺,對中國的全面建設和發(fā)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下面本文將對中共整黨整風的歷史詳細介紹,并從中獲得啟示。
關鍵詞:中共;整黨整風活動;歷史考察;啟示
對中共整黨整風的歷史進行回顧性分析,能夠為我黨的快速發(fā)展開辟道路和空間,再加上目前社會問題的雜糅對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對相關歷史的回顧更加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上個世紀,我黨開展了一系列的整黨整風活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其經(jīng)驗進行總結,促進黨建設的逐漸完善和健全,進而推進我國的建設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考察中共整黨整風活動的歷史
下面我們將分各個時期進行具體回顧: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在1941年5月其開始開展延安整風運動,并將加強改造全黨的學習制度和方法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提出,毛澤東在1942年2月1日的《整頓黨的作風》中指出了在整頓學風時必須反對黨八股、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全黨的整風運動也在此拉開帷幕,而隨著1945年4月20日《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頒布,也意味著結束了延安整風運動。在該運動中,結合了中國革命實踐和馬克思主義原理,并將全黨思想統(tǒng)一,為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而整黨運動的時間則是1947年~1948年,也是全國的首次大規(guī)模整黨。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獲勝,黨的隊伍也得到了不斷的拓展,由之前的121萬增至270萬,這樣就使得官僚主義、組織和思想不純等問題逐漸滋生,對土改政策的實施造成了嚴重影響。這樣就使得整黨帷幕正式拉起。并將“三查三整”整黨運動開展,即查作風、思想和階級,整作風、思想和組織,活動范圍由上至下,進而將一大批不合格黨員篩除,使黨的純潔性得以保證。
2.社會主義革命時期 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和國民經(jīng)濟恢復的主要時間段就是1950年~1956年,并且我黨第二次整黨整風運動的開展時間也是在這幾年中,其中整風的主要時間是1950年,具體是針對享樂主義、驕傲自滿、命令主義和官僚主義,而整黨任務開展的時間則是1951年~1954年,主要是針對黨的基層組織,具體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反腐,也就是反官僚主義、反浪費和反貪污,其中不符者達到65萬多。二是建設,也就是加強黨員的思想教育,樹立正派作風,將一切不良作風摒棄,培養(yǎng)的新黨員達到107萬。由此可見,該階段的整黨整風目的主要是為了完成社會主義改造、鞏固新生政權。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一些過“左”做法,也就是將農(nóng)閑搞副業(yè)等視為壓迫和剝削等。
3.改革開放新時期 整黨的時間為1983年~1987年,深受文革的影響,使得黨的紀律松弛、組織散漫,并且思想作風不良等,這樣就使得社會和國家處于變動和活躍狀態(tài),并且在建設黨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诖?,第三次整黨運動正式開啟,并分為多階段進行,一是針對解放軍單位、國家和中央機關各部委及其省、區(qū)、市一級單位;二是針對地、縣兩級單位;三是針對區(qū)、鄉(xiāng)、村。這次運動可謂是“地毯式”整頓,并且對改革、建設和整黨工作進行了正確處理,效果顯著。
4.現(xiàn)代社會建設時期 具體是指從1995年至今,在江澤民任主席期間,提出了“三講”教育,也就是講正氣、講政治和學習,而學習主要包括了技術、知識和理論的學習,政治則是指明確政治立場和方向,具備政治敏銳性、鑒別能力和紀律,而正氣就是指發(fā)揚黨的良好作風和傳統(tǒng)。并且在此次整黨整風教育活動中,將延安整黨整風運動的精神大力發(fā)揚,全黨由上至下實施自我批評、黨內(nèi)批評,取得的成效顯著,推進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發(fā)展。在2004年11月7日以“三個代表”為思想再次開展了整黨整風教育活動,結束于2006年6月,參加教育的包括了350多萬個基層組織和7000多萬黨員,在規(guī)模上盛大。
2 考察整黨整風運動歷史的啟示
要想黨的事業(yè)能夠取得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重視思想建設,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對我黨整黨整風運動進行歷史回顧分析,我們了解到思想理論建設是整黨整風運動開展的關鍵前提,若不加強黨的思想教育,就會導致過“左”思想的產(chǎn)生。并且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推進下,使得各個抗戰(zhàn)均迅速獲勝。故而,必須對黨的思想建設予以充分的關注和重視,同時追求實事求是和思想解放,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不斷地豐富、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并在“三個代表”的指導下,將黨的思想建設建立健全。
2.重視作風建黨,加強作風建設 歷史告知我們黨的建設和發(fā)展離不開廣大的人民群眾,一旦我們忽視作風建設,就會導致群眾和黨之間生出間隙,由此可見,黨的作風建設是決定黨長期執(zhí)政的關鍵。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使得市場經(jīng)濟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假如黨的作風不良,就會讓敵對分子有機可乘,故而我們必須重視和加強作風建設,并且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不斷的創(chuàng)新,保證與時俱進。在維護黨群良好關系的同時,也將不利行為和思想及時的糾正,使群眾和黨在思想與行動上具有一致性。
3.重視并加緊組織建設 為了確保我黨執(zhí)政人員的質(zhì)量,在培養(yǎng)和考察組織人員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力度,并且以群眾路線為發(fā)展主線,并將黨員發(fā)展的責任追究制和公示制考慮實行,并且積極吸取東歐共產(chǎn)黨的教訓,重視并加強共青團的建設和培養(yǎng),并使青少年逐漸向黨組織發(fā)展,并且對黨員的教育管理予以重視和加強,使黨內(nèi)部無論是思想作風還是工作作風都展現(xiàn)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并獲得群眾的支持。
4.重視制度建設,樹立制度權威 制度是整黨整風運動得以成功開展的關鍵依據(jù),是規(guī)范黨組織及其黨員行為、思想等方面主要依據(jù),必須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杜絕特權制的產(chǎn)生,并且在此基礎上將黨的各項制度不斷的建立和健全,保證制度的嚴密性、制約性、合理性和科學性,成為黨建設和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機制。并且將各項制度貫徹落實,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是成為一紙空文,講責任追究落實,將風險抵御、拒腐防變、監(jiān)督管理、領導水平及其執(zhí)政能力提升。
3 結語
以上我們詳細探討了中共從上個世紀到現(xiàn)如今的幾次重大整黨整風運動,是我們明確了以下幾點,就是要想中國共產(chǎn)黨凝聚群眾的力量,就必須重視和加強黨組織建設、重視思想建設,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重視作風建黨,加強作風建設,并且重視制度建設,這樣才能夠保證黨的與時俱進,并且對人民群眾的期望積極回應,將民族向心力和智慧凝聚,并向小康社會全面奮進,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祝小茗. 中共整黨整風教育活動的歷史考察與當代啟示[J]. 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01:18-21.
[2]祝小茗,肖浩. 中國共產(chǎn)黨整黨整風教育活動的歷史考察與時代啟示[J]. 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14,01:15-19.
[3]祝小茗. 中國共產(chǎn)黨整黨整風活動的歷史回顧與時代思考[J]. 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4: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