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發(fā)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有好的開頭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節(jié)新課的成功與否,與是否有效地導入有很大的關系。有效的導入能夠迅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同時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面筆者談談常見的五種導入方法。
一、詩詞導入法
詩詞名句語言精練、優(yōu)美、生動,學生喜歡朗讀和背誦,很多名句都能脫口而出。通過詩詞導入,能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時,筆者讓學生背誦宋朝著名詩人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比缓笠觥凹t杏出墻”是植物的一種向性運動,這種運動可以使植物的莖和葉處于最佳利用光能的位置,從而有利于接受足夠的太陽光而進行光合作用。產生向性運動的根本原因是在植物體內產生一種叫吲哚乙酸的激素,因為它有促進生長的作用,故又叫生長素,它能夠促進植物細胞的縱向生長。這樣導入,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更深刻。
二、舊知識復習導入法
“溫故而知新?!比魏沃R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必然與其他知識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內在聯(lián)系。在導入新課時,以復習、提問等教學活動開始,提供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支點,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例如,筆者在教學“DNA的復制”一課時,首先叫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DNA的雙螺旋結構和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在此基因上順勢提問:“DNA怎樣才能進行準確無誤的復制呢?”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討論,然后過渡到DNA的半保留復制和按堿基互補原則復制的新課學習。這樣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教學情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圖片導入法
圖片導入法就是利用教材中的插圖或網(wǎng)絡圖片導入新課,不但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學“孟德爾的分離定律”時,可以在上課前先給學生欣賞一下豌豆的圖片,然后導入新課。師:大家認識這種植物嗎?生:應該是豌豆。師:大家覺得豌豆的用途有哪些?生:可以吃,用豌豆做的豆沙包可好吃了……還可以作為觀賞植株……師:嗬,大家一下說了這么多,這個豌豆不光有大家說的這些作用,它還是多棲明星呢,本來它在飲食界混得好好的,可它偏偏不消停,又混入生物研究圈。別說,它還真占據(jù)了一個重要的地位,從此在生物學上名聲大振,也因此“名垂青史”。大家想知道它的經歷嗎?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第一個經歷,那就是基因分離定律的發(fā)現(xiàn)。
四、故事改編導入法
在學習“ATP的結構”一節(jié)時,筆者將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的故事加以改編,然后通過改編的故事導入新課?!坝腥俗鲞^這樣一個實驗:先把一只青蛙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加熱,青蛙剛開始時覺得水溫很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當水加熱到一定程度后,青蛙發(fā)現(xiàn)已無法再忍受這個高溫時,為時已晚,它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覺被煮死在熱水中。第二只同樣大小的青蛙則把其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奮力地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第三只同樣大小的青蛙則喂食適量的ATP,同樣也投入到已經煮沸的開水中,這時青蛙也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幾乎在觸水的一瞬間,也奮力地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這只青蛙跳得比第二只還要高許多,而且空中姿態(tài)也很美。這時學生議論紛紛:是不是ATP起了神奇的作用?ATP究竟是什么東西呀?這樣就順利地進入了本課的學習中。
五、多媒體導入法
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是教師普遍采用的一種導入方法。多媒體集圖形、聲音、動作、板書于一體,可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如果內容設計得當,多媒體還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出教學內容的邏輯承接關系。例如,在講授“生物與進化”一章時,筆者播放了一段“樺尺蛾”的視頻,全長3分鐘左右。內容簡介如下:英國某地有一個小山村,在離村不遠的樹林里棲息著兩種樺尺蛾,一種淺色,一種深色,樹林里的小鳥以樺尺蛾為食。因為深色的樺尺蛾易被吃掉,所以數(shù)量較少。在經歷了幾十年后,這個小山村被開發(fā)了,一下變成了工業(yè)城市,這里工廠排放的黑煙漸漸把樹干染成了黑色,樹林的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這時淺色的樺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樹干上,很容易被鳥類發(fā)現(xiàn)吃掉而不易生存下來;深色的樺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樹干上,因體色與周圍環(huán)境大體一致,而不易被鳥類發(fā)現(xiàn)而生存下來,數(shù)量反而越來越多。這就是工業(yè)污染區(qū)深色樺尺蛾占多數(shù)的原因。
通過以上的視頻案例,可以讓學生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深刻地理解了自然選擇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生物進化的實質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加深了學生對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理解程度。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