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紅
當寶寶從牙牙學語到能時不時蹦出幾句讓人捧腹的妙語,都讓人興奮不已。但就在此時,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不再像過去那么“聽話”了。
寶寶頂嘴有原因
想要證明自己的獨立性
寶寶在2~3歲,出現(xiàn)了人生第一個逆反期。寶寶這時表現(xiàn)出與過去不同的特征,非常難纏,喜歡與大人作對、執(zhí)拗。這是因為,2歲以后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慢慢開始具有獨立做出選擇的沖動,但他還不能自由完整地表達意愿,所以經(jīng)常會聽到他反抗大人的決定時大喊大叫“我不……”“我不要……”“我自己來……”。這個時候的頂嘴,是寶寶自主意識萌芽、獨立性逐漸增強的一種表現(xiàn)。
努力表達自己正當?shù)囊娊?/p>
有些父母屬于權(quán)威類型,寶寶處于弱勢地位,經(jīng)常沒有機會展示自己和表達自己的見解,于是只有通過頂嘴之類的反抗方式來表達想法。
以大人為榜樣
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因自身的緣故給寶寶樹立一些不太好的榜樣。比如,要求寶寶不能多看電視,但自己卻可以隨意隨時看電視。你本身做法不對,在教育寶寶時自然會遭到寶寶的反抗和頂撞。
胡攪蠻纏
如果寶寶出現(xiàn)極度無理、經(jīng)常性地頂撞和胡攪蠻纏,那可能是平時家庭教育過于溺愛、對寶寶百依百順,造成寶寶專橫的個性。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態(tài),歸根結(jié)底還需要改變你們的教育方式。
6招解決寶寶頂嘴
擺事實、講道理
當寶寶出現(xiàn)頂嘴等執(zhí)拗行為時,你要心平氣和地給他講道理,或介紹相關(guān)的知識,說明不能滿足他要求的原因。例如,下雨天寶寶非要淋雨,你可以告訴他:淋雨后可能會發(fā)燒、感冒,而生病以后就需要去醫(yī)院、打針吃藥。寶寶明白了堅持做某件事情的后果,就會自己掂量到底要不要繼續(xù)這種行為。
引導寶寶為自己申辯說理
不要對寶寶的頂嘴一味封殺、責難,而應(yīng)給他一定的空間,允許他表達自己的意見。在日常生活中,與寶寶有關(guān)的事,可以適當與寶寶商量后再做決定。只有寶寶清楚完整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你才能因勢利導,從根本上了解寶寶的內(nèi)心,進而解決成長的難題。
胡攪蠻纏時“冷處理”
如果寶寶出現(xiàn)經(jīng)常性的頂嘴,或者就是無理取鬧,你不應(yīng)用強制手段來逼他就范,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對寶寶的頂嘴表現(xiàn)出一幅毫無興趣的樣子,久而久之他就會明白,胡攪蠻纏不但無法達到目的,也無法引起父母的注意。等寶寶情緒平復后,你再就事論事給他講道理。
合理運用批評與懲罰
寶寶的執(zhí)拗行為頻繁發(fā)生時,可以適度地運用一些小懲罰。如無度吃糖,怎么勸阻都無效,你可以取消今天看動畫片的時間,或者取消周末去動物園的安排。請注意,你要堅持說到做到,讓寶寶承擔自己不當行為產(chǎn)生的后果。幾次之后,這種執(zhí)拗行為自然就會稍減。
父母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
你做錯事是難免的,但錯了以后一定要勇于向?qū)殞毘姓J錯誤,如果傷害了寶寶一定要向他道歉,千萬不要遮遮掩掩。在寶寶面前你能承認自己的錯誤,寶寶在潛移默化中就會把你的行為作為學習的參照,寶寶會認為爸爸媽媽和自己是一樣的,他們也會做錯事情。這樣,你和寶寶在平時的交流與溝通中,親子之間的情感就是平等溫馨的,親子之間的溝通渠道也是暢通的。在碰到寶寶頂嘴時,雙方能用心平氣和的狀態(tài)交流,你也能十分清楚地了解寶寶頂嘴的原因。
為寶寶樹立好榜樣
父母事事處處應(yīng)該以身作則。如果你尊重寶寶和他人,寶寶也能尊重別人。所以,從寶寶學說話開始,你就應(yīng)教他說“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倘若父母為人處事和氣,尊重長輩,給寶寶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寶寶也愿意聽從父母的教導而不再頂嘴。當他努力控制自己不頂撞別人時,就要及時告訴他:“你做得非常棒”。
教育叮嚀
切忌輕易打罵寶寶
不要在寶寶頂嘴時大發(fā)雷霆,或者簡單粗暴地用打罵來解決。在寶寶情緒激動時,切忌與寶寶針鋒相對,這將對寶寶的心理成長帶來負面影響。一定要冷靜、耐心地引導,幫助寶寶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
切勿將自己的負面情緒發(fā)泄在寶寶身上
父母盡量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化”而影響寶寶的情緒,更不能把工作和生活中的怨氣帶進寶寶的世界,遷怒寶寶,這會使寶寶的情緒變得激動而愛頂嘴。
切忌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與偏見
你有時候也會犯錯誤,如果自己犯了錯不承認,寶寶將從你身上學到這種“精神”。比如,你吃飯時挑食,寶寶也同樣學會挑食,寶寶還會說:“爸爸不吃青菜,我為什么要吃呢!”其實,犯錯不要緊,怕的就是知錯不改,將錯就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