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波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科學課正經歷著一場變革,從教學理念到教學實踐,都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從有效教學這一視角進行論述,依據相關教育教學理論,結合目前小學科學的學科特點,主要從教學準備策略、提問策略、多媒體選擇策略以及課堂管理策略四個方面,論述構建小學科學有效教學模式的策略,對構建小學科學有效課堂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有效教學課堂管理提問策略教學準備為了提高科學課堂教學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構建有效教學課堂,希望對廣大小學科學教師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教學準備策略
教學的準備策略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之初,對一個階段的教學活動進行規(guī)劃,筆者認為主要從制定教學計劃和確定教學目標兩個方面進行努力。
1.制定教學計劃的策略
在一個教學階段開始前,小學科學教師應該制定本學科的教學計劃。制定教學計劃是一門學問,但是常常得不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筆者認為,制定計劃應該把貫徹落實培養(yǎng)小學生教學素養(yǎng)的目的落實好,同時,要把內容落實到每一章節(jié)中。教師的教學計劃應該具有可操作性,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根據小學科學的學科特點,制定可操作性的教學計劃。在教學計劃中,要涉及到教學內容,要確定教學進度和教學時間,結合教學實際情況確定教學材料和儀器,要有教學評價的程序和結果評估。
2.確定教學目標的策略
小學科學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預設出教學活動的預期效果,有效的教學目標是構建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其對教學活動起著指向、激勵的作用。教師要依據教學特點和學生特點進行教學目標的選擇,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理論素養(yǎng)也影響到教學目標的選擇。在確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熟悉小學科學的課程標準要求和指導思想,制定切合實際,可操作性高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媒體的運用策略
多媒體手段的使用,是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把教學內容通過聲圖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對小學學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1.精心設計,巧妙構圖
多媒體具有較強的展現(xiàn)能力,能夠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小學科學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匠心獨運,巧妙構思。應該把和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圖文,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示給學生。同時,在多媒體頁面的設置上,教師要注意色彩的明暗交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要運用一些聲音效果,如改變語調,配樂的高低效果,等等,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是注意力。
2.突出重點
科學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時,要突出教學重點。結合小學科學的學科特點和小學學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把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運用的恰到好處。過多的依賴教學手段,不一定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同時,還要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
三、課堂提問策略
有效的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策略。有效的提問適合不同學科,不同學段的學生。提問是加強師生之間交流的重要手段,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讓教師隨時檢驗課堂教學的效果,幫助教師有效調控課堂教學的過程。有效的課堂提問,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特征之一。小學科學教師要依據自身學科特點,選擇適當的問題和技巧,針對不同節(jié)次的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提問的設計。有效的提問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而不是隨意說出的問題。
首先,提問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問題,不能為問而問,應該做到每個問題都有針對性,都起到較好的效果。同時,教師的提問應該促進學生的有效思考。如果教師的提問僅僅是讓學生回答“是”或者“不是”,而沒有思考的空間,那么教師的提問就是無效的。
其次,提問的方式也應該靈活多樣,教師應該把提問放到一個高度去認識,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
四、課堂管理策略
1.有效課堂管理的標準
教師應該明確有效課堂管理的標準,筆者認為,判斷課堂管理是否有效,主要看課堂實施的效果如何。比如,看學生是否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課堂的主要時間是否學生是否進行了有效的學習,教學預設目標是否實現(xiàn),課堂檢測和評估是否取得理想成績。一般而言,課堂管理的效果越好,課堂教學的效果越明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參與程度越高。
2.制定課堂規(guī)則
首先,教師應該明確,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是課堂順利進行的保障,也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保障。教師要確保課堂順利進行,就要制定規(guī)范的課堂規(guī)則,讓學生的課堂行為規(guī)范端正。同時,課堂規(guī)則也是學校教學目標的體現(xiàn),教師在制定課堂規(guī)則時必須重視。教師在制定課堂規(guī)則,也應該根據學科特點,結合班級特點和學生特點,這些都是課堂規(guī)則制定的重要參考因素。
其次,良好的課堂風氣也很重要。課堂風氣指的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好學的學習態(tài)度。一般而言,好的課堂風氣需要教師對課堂有效的管理,也包括教師制定有效的課堂規(guī)則。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活潑好動,這是他們的缺點,但是他們也非常容易被調動起來,只要教師善于運用教學方法,有積極的教學態(tài)度,肯定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同時能夠形成良好的課堂風氣。而小學科學這一課程雖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總體而言,比較受小學生的喜愛,因此,形成良好的課堂風氣也相對容易一些。
影響小學科學有效教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中已經提到一些,但是還有一些其他的有效手段。筆者認為,在提高有效教學方面,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和素養(yǎng),以及在實際教學操作中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都是促使高效課堂實現(xiàn)的重要手段。這需要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總結,也需要教師不斷地研究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陳峰.新課程物理課堂探究教學實施中的問題解決[J].課程教材教法,2005.
[2]陳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陳厚德.有效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