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紫霂
戰(zhàn)國時期,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次,秦王以十五座城為誘餌騙取趙國的“和氏璧”,但趙國大臣藺相如聰明機智,甘愿冒性命危險前往,最后完璧歸趙,也保全了自身。
在澠池之會上,秦王想借機侮辱趙王,讓趙王鼓瑟,但藺相如不畏強權(quán),以與秦王同歸于盡相逼,讓秦王為趙王擊缶,同時廉頗也在邊境做好了準(zhǔn)備,秦王又沒占到便宜。
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中立了大功,趙王封他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認(rèn)為藺相如光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沒真本事,不該得到如此高的地位。于是,廉頗打算為難藺相如,讓他下不了臺。藺相如卻常常對廉頗謙讓。直到最后,藺相如才向手下道出原因:不怕秦王,更不懼廉頗,但為了顧全大局,團結(jié)協(xié)作,不讓他國有機可乘,才不惜賠上面子和尊嚴(yán)。
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之舉讓廉頗十分慚愧,覺得不應(yīng)為一己之私,貶低了像藺相如這樣值得尊敬的人。于是,廉頗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忍痛來到藺相如府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負荊登門請罪,忙熱情迎接。
從此,他倆成了好朋友,齊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
湖南桃江縣桃花江小學(xué)
指導(dǎo)老師:鄒 席